

“世界海拔最高的葡萄天堂、世外桃源般的迪慶高原,位于香格里拉平均海拔2400米的世界自然遺產“三江并流”河谷腹地,高原產區的葡萄主要以名貴赤霞珠為主,它適應性強,成熟較晚,非常適合迪慶的氣候特點,且它的天然糖份高,無需添加任何理化成分,即能獲取最佳品質的口感。”——這是香格里拉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對于自身產品和品牌的認知。在中國葡萄酒行業中,香格里拉這個品牌以其產品品質和獨特的品牌文化,已經被許多消費者熟知。
在走訪德欽葡萄酒產業時,成立于2000年的香格里拉酒業是被提及最多的企業名稱,它的發展和德欽葡萄酒產業幾乎同步,作為高原葡萄酒的先驅,香格里拉酒業見證了產區的起步和壯大,對于大香格里拉產區的發展和未來很有發言權。記者采訪了香格里拉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崔可栩,他向我們展示了香格里拉酒業的發展藍圖。
葡萄酒的后起之秀
據崔總介紹,香格里拉最初是從事青稞酒生產的,目前也是國內唯一的青稞干酒生產企業,擁有萬畝藏區青稞種植基地,年產逾萬噸的國際先進釀酒發酵和灌裝生產線,古老的傳統釀酒技術與現代精湛工藝結合,生產技術日臻完美。“大藏秘”青稞干酒憑著其悠遠深厚的歷史文化和卓而不凡的出眾口味,博得了人們對她的無限鐘愛。2009年公司被云南省科技廳認定為“云南省創新型示范企業”;2010年公司技術中心被省工信委認定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011年被云南省科技廳認定為“農產品深加工科技型企業。
隨著中國葡萄酒消費的發展,香格里拉高層敏銳地洞察到未來的發展趨勢,并開始致力于研究進軍葡萄酒領域,“高舉高打”的策略,為香格里拉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香格里拉在發展葡萄酒這條道路上走的較慢但走得很穩,從涉足葡萄酒之初就有明確的定位:走產品高端化、營銷差異化道路,釀造具有香格里拉獨特風格的葡萄。要想釀出好酒就要有優質的葡萄園,產出好葡萄。為此,香格里拉在德欽、山東蓬萊、河北秦皇島等中國優質釀酒葡萄產區建立了自己的原料基地。從第一批葡萄酒開始,其高原葡萄酒系列一經問世即屢獲國際殊榮。
在釀酒葡萄基地管理上,香格里拉酒業與國內外知名產區及世界名莊進行廣泛交流,同時結合香格里拉產區特點,制定了《香格里拉釀酒葡萄種植技術規范》。對葡萄實行限產,基本控制在400公斤/畝左右。同時葡農在收獲葡萄的時候都會進行嚴格的篩選,只有品貌皆優的葡萄才能被選中摘下,送往酒廠再進行一番甄選之后將最優質的60%入釀,最大程度地保證香格里拉葡萄酒的絕佳品質。
在釀酒技術方面,公司擁有一支專業的葡萄種植與葡萄酒研發以及青稞種植與釀酒的技術團隊,同時與相關院校及科研機構建立技術合作和交流的平臺,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同時也聘請澳洲釀酒師進行釀酒技術合作與交流。在資金投入方面,香格里拉不惜成本每年都從法國引進高品質的新橡木桶,用來儲存最好的酒。
香格里拉高原葡萄酒以其獨特的品質和口感,在國內外屢獲金獎:2008年榮獲第三屆亞洲葡萄酒質量大賽金獎,2009年榮獲第三屆“克隆賓”杯國際葡萄酒質量大賽“特別金獎”,2009年榮獲香港國際美酒品評大賽銅獎,2010年4月榮獲第四屆亞洲葡萄酒質量大賽金獎。這一系列榮譽是對香格里拉酒業堅守品質最好的回報。
由政府與企業合作主導產區發展
據崔總介紹,2000年德欽開始規模化種植葡萄,香格里拉酒業就與當地政府進行了緊密合作,制定規劃,邀請專家進行調研論證,提供苗木,推廣種植技術,成立基地部,付出了很多努力。德欽葡萄園從最初的三千畝,發展到如今的一萬三千畝,香格里拉酒業功不可沒。
由于產地分散,交通不便等原因,每年在葡萄成熟收獲時,香格里拉酒業都面臨著很大壓力,要在短時間內將葡萄收購并運到釀酒車間,確實是一個“大工程”。“作為香格里拉高原產區的一個主導企業,每年在收獲之前,我們都要和當地政府一起進行協調,根據葡萄園不同成熟時期,統一來協調安排不同村莊收獲的時間,針對一些特殊村莊,比如說交通特別不便利的,我們就要提前來做好采收的組織,運輸的組織等具體解決措施。
崔總對德欽政府為發展葡萄酒行業所做出的努力非常肯定。他表示,釀酒葡萄的種植是行業的基礎,德欽把葡萄種植和釀造作為主導產業來做,投入巨大,充分表明了政府發展葡萄酒產業的決心。首先,德欽的土地資源有限,可開發利用的土地很少,近十年的時間,葡萄種植面積從原來的三千畝發展到一萬三千畝,這離不開政府的宣傳、推廣以及在經濟上給予葡萄種植戶支持,在基礎設施方面的巨大投入;其次,在葡萄種植過程當中,政府提供的技術指導、管理服務,尤其是在質保服務方面,政府的大量工作確保了葡萄從生長季節一直到收獲都處在比較有序的狀態,在葡萄采收階段,政府在葡萄采收、組織、運輸等等過程中,起著主導性作用。為了確保整個產區的健康發展,當地政府與企業共同反復斟酌,商討制定了大香格里拉產區優質釀酒葡萄的種植技術規范,對產區內優質釀酒葡萄的規范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推動分級制度和產區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大香格里拉產區要走高端路線,已經是各方面共識,這就對葡萄的品質和種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崔總介紹說,香格里拉酒業一直在做有機認證方面的工作,在現有的一萬三千畝葡萄園當中,大約已經有3000畝葡萄園取得了有機葡萄園和有機葡萄產品的認證,管理要求非常嚴格,有非常明確的規范和標準在約束。
鑒于特殊的葡萄園分布,是否可以參照法國等國家,建立適應當地發展的分級制度?對于這個問題,崔總表示公司已經在進行這樣的嘗試了,并且已經試釀了一些產品,比如東水村的赤霞珠等等。建立分級制度,對于產品的規范以及市場運作,都是很有好處的。現在中國葡萄酒分級制度的探討還只處于起步階段,但筆者認為,德欽縣是一個非常好的模板,這里無所不在的小環境和特殊性給分級制度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此外,崔總談道,隨著中國葡萄酒走向個性化和差異化,各個產區也都在做地理標識產品保護認證的相關工作,香格里拉酒業已經和德欽縣政府進行合作,對這個項目進行研究和探索。“地理標識產品保護認證對于一個產區非常重要,會更加有利于對外宣傳和提升品牌價值,同時對于產區的規范和長遠發展,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崔總表示。
適時調整產品與市場策略
眾所周知,目前中國葡萄酒市場處在調整期,在這個時期內,許多葡萄酒企業都調整了發展戰略。對此,崔總表示:
“最近一段時間,外部市場環境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國家政策也進行了調整,對中高端酒類的市場有一定的影響。從企業的角度來說,也必須直面非常現實的外部環境。我們首先還是要堅守產品品質,做高性價比的產品,堅持走品質之路。同時,根據外部環境變化,企業對產品結構和市場定位進行了一些調整。葡萄酒是個世界性的產業,我們不僅面臨國內同行的競爭,更要與全世界的優秀產品同臺競技,要生存下去,必須依托自身優勢,充分發掘產區的特性,在品種、釀酒工藝的選擇上下工夫,采取差異化的競爭策略,用高品質,個性化的產品贏得市場。另一方面,也要和當地特色的文化結合起來,賦予產品和品牌更多的內涵和生命力,贏得消費者的認同。
堅守品質,扎根高原
談及未來的發展,崔總表示企業將堅定不移把發展重心放在大香格里拉產區。“通過十多年的經營和發展,我們進行的各項技術性研究都表明這是一個非常有特色的產區,生態條件與世界其它的產區相比非常具有獨特性,在不同區域都能夠產出高品質的葡萄,也能釀制出風格差異性、典型性非常強的葡萄酒產品。雖然處在一個大的產區范圍內,但由于種植的分散,每個村莊、每個葡萄園甚至每個地塊都有自身的特點,我們要做的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找到最適合的品種,比如在相對海拔低一些,熱量更豐富的地方,可以種植西拉、赤霞珠等品種,在海拔高一些的地塊種植像梅洛等品種,在2600米以上高海拔的位置,就可以種植一些適應冷涼氣侯的霞多麗等品種。我們做了很多工作,通過各種實驗和統計數據,對現有的產區進行更科學合理地細分。”
“品質化、個性化、高端化是我們堅持的發展思路。復雜多樣的生態條件,多民族多種信仰和諧存的文化背景,賦予了這個產區獨特的產品品質和文化內涵。和世界其他產區相比,這個產區可以說獨樹一幟,無論從產品本身,還是從文化內涵等方面,都有很多值得發掘和研究的價值。”崔總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