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路邊看到一個很大的廣告牌,上面是某家具企業做的廣告,寫著“受邀參加米蘭展”。心頭不禁一動:莫非這是指世界三大家具展之一的“米蘭國際家具展”?回去一查,果然如此。想到之前由于侵權嫌疑等問題,中國展商長時間被這樣高端的行業展會拒之門外,如今卻得以向世界展示獨特的中國元素,心頭暗暗為這家家具出口企業喝彩。
在全球國際貿易型展會上,中國展團的規模屢創新高,甚至直逼東道主的風頭。各大主辦方也紛紛看到,中國展商成為其展會上越來越不可或缺的力量,不遠萬里來華推介者比比皆是。而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步伐越來越穩健,中國受邀成為多個國際展會的主賓國,并以良好的整體展示獲得東道國乃至全球觀眾的好評,令人振奮。例如,中國成為2015年全球電子行業最大盛會——德國CeBIT主賓國,俄羅斯國際創新工業展主賓國,美國紐約書展主賓國……
出現這種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國本身經濟體量在世界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產品、服務乃至投資在世界各地隨處可見;另一方面,從展會自身的生命力而言,隨著很多發達國家經濟復蘇步伐緩慢,本土企業未能為展會保持現有水平或是進一步發展提供足夠動力,而中國展商在產品保持合理價格的基礎上,品質意識與國際推廣意識逐步增強,通過國際展會打入外國市場的熱情居高不下,赴外參展規模不降反升,成為國際展會保持生命力的一股蓬勃力量。
當前,“超級推銷員”李克強總理不斷在國外宣傳中國制造,這為促進中國經貿合作創造了更好的條件。“走出去”勢在必行,“走出去”豐收在望。對中國參展商而言,走出去是贏得國際舞臺的第一步,而如何更好地通過展會平臺打響品牌,收獲效益,是值得中國出展行業深入思考的議題。有良好的大環境,加上出展行業自身的不斷提升,中國出展明天會更好。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