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六成家庭中女性消費超男性 職業女性同樣顧家
“如果沒有女人,世界上所有的錢就失去了意義。”這句“名言”在微信、微博上轉載甚廣。事實也是如此,最近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雖然多數女性的收入不如家里的另一半,但是對中國經濟的拉動卻超過了男性,六成家庭中女性消費最多。

前程無憂日前在網上發起“誰對中國經濟的貢獻率更大”投票,1248位在職人士參加了這一調查,其中男性占42.4%。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中國女性的就業率高達61%,職場中女性占比44.7%。由于城市的第三產業(服務業)迅速發展,在不少發達城市已經超過第二產業,女性在零售、保健、醫護和顧客服務等行業中已占到大多數。但本次調查發現,七成家庭中收入高的為男性,9.7%的家庭男女收入接近或相等。
能掙的人未必會花。調查顯示,60.8%的家庭中女性消費最多。與此同時,59.5%的家庭由女性掌管家庭財產,在買房和投資等重大消費事項上,29.3%的女性占有主導權。“她經濟”正在成為眾多服務型企業的收入和利潤來源。
如果說男性收入水平對家庭生活水平起著絕對的支柱作用,那么女性則對家庭財產的穩健度和增長能力更有影響力。事實上,職業女性不僅在經濟上擔當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家庭中承擔的職責也未見減少。數據顯示,71.3%的家庭中女性在子女教育中占主導,62.1%的家庭中女性做家務更多。(來源:《北京青年報》)
英首位女性駐華大使吳百納履新 29年前曾在中國教英語
自1972年以來,英國駐華大使中首次出現了女性面孔。3月18日,新任英國駐華大使吳百納在英國駐華大使官邸舉行了上任后的首次記者會。記者會上,吳百納用中文做了10分鐘的介紹。作為首位英國駐華女大使,她被認為是英國外交界的“中國通”,履新之前已經備受關注。
吳百納和中國的緣分已近30年之久。年輕的吳百納對中國充滿興趣,1986年就來到中國,先后在武漢和南開大學教了兩年英語。她說自己從那時候開始了解中國。1994年吳百納加入英國外交部,此后分別在中國、俄羅斯、歐盟和聯合國工作過。2003年至2009年,吳百納在英國駐華大使館工作,先后任政治參贊和公使,曾在英國外交部擔任經濟與領事司司長。吳百納說,自己的中文名字是倫敦一位熟悉中國文化的老師給取的。外交部長王毅此前表示,期待吳以“海納百川”的精神推動兩國關系取得新的發展。吳百納則表示,“希望我能夠不負這個名字。”(來源:《新京報》)
致同:中國內地企業女性高管占比四分之一女性對網絡社交平臺利用率更高
致同會計師事務所3月5日發布了《國際商業調查報告》,結果顯示,中國內地企業女性高管占比25%,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2%)。女性在管理支持類崗位如人力資源、財務管理上依然具有優勢,分別有30%和23%的人力資源總監和首席財務官由女性擔任。但僅有7%和5%的首席執行官和合伙人由女性擔任,顯示內地企業核心管理層男性的主導地位仍然十分明顯。
本次調查對男女職場晉升途徑和職場發展相關因素進行了對比分析。結果顯示,受訪者中,有86%的內地企業女性高管以非管理層的身份進入所在企業(34%為應屆畢業生,52%有一定經驗),男性受訪者的比例僅為66%(30%為應屆畢業生,36%有一定經驗)。與此對應的是,男性直接進入企業管理層(18%)和創辦企業(16%)的比例更高。可以看出,女性通常在對自己可以勝任管理職位有百分百把握的時候,才會申請升職或得到委派;而社會對男性的信心往往更高。
同時,調查顯示男女的社交途徑也有所差異。有51%的女性認為正式工作會議是最容易接觸到工作機會的場合,而男性則更傾向于在一些以社交為目的的活動會議上捕捉機會。此外,男性在其他社交場合也表現得更為活躍,如飲酒和文體活動等。但女性受訪者對于網絡社交平臺的利用率更高,35.4%的女性表示通過網絡社交圈謀求更多的工作機會,男性受訪者的比例僅為23%。
在調查中,生育(41%)和家庭壓力(37%)被普遍認為是阻礙中國女性職場發展的最主要因素。
葛蘭素史克中國區再裁員涉資深員工 制藥巨頭遭遇裁員寒潮
公開消息顯示,GSK在其3月6日的一份通告中表示,將開除中國區大約110名員工,這些被辭退的包括總監、大區經理以及代表等各級員工。值得注意的是,與之前解聘主體為普通銷售員工不同,此次涉及的主力人群為資歷在5年甚至10年以上的資深員工,解聘的原因則是員工相關報銷、藥品推廣等方面的違規行為。
GSK在中國裁員引起軒然大波,各大制藥巨擘也相繼披露裁員計劃。
3月9日,諾華制藥啟動新一輪成本削減計劃,CEO Joe Jimenez表示,公司將徹底查看后勤部門的工作效率;同時,公司將裁撤疫苗業務的相關員工。對諾華來講,裁員勢在必行,一方面公司早就希望對成績持續不佳的疫苗業務有所行動,另一方面,諾華與GSK的合作也會造成大量的人員重疊,裁員不可避免。此外,諾華還希望削減其全球業務服務部門的成本,分布在全球的7000余個相關崗位需要被重組。
同時,另一制藥巨頭默沙東的裁員計劃也將啟動。去年默沙東正式宣布與抗生素巨頭Cubist達成協議,將以每股102美元溢價35%現金收購Cubist,總價值高達95億美元。好景不長,今年5月5日,Cubist公司即將迎來裁員“殺威棒”。默沙東計劃對Cubist公司在美國麻省列克星敦市的研發機構進行裁員,并徹底關停這一地區的辦公機構,默沙東方面同時還宣布正在著手重組波士頓地區的所有部門,這意味著,裁員大潮或許剛剛到來。(來源:福布斯中文網)
“董小姐”怒了格力手機來了
《中國企業家》2015年第3期
3月18日,格力總裁董明珠在中山大學演講時,突然宣布“格力手機出來了”,“我現在就在用”,并秀出傳說中的格力手機,讓會場觀眾大感意外。該事件也迅速獲得媒體廣泛報道和網友的強烈關注。
“董小姐”突然做手機不禁讓人聯想到她與雷軍在2013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上的10億元對賭。隨后,坊間就一直有格力要做手機的傳聞。而今年董明珠也有過幾次挑釁的放話,1月份董明珠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放言,“格力做手機分分鐘滅掉小米”。而前不久在全國兩會期間,當有人問及“格力會不會做手機”時,董明珠也是很火爆的說,“當然有可能,完全有可能,我絕對不是說突然想的。”她還進一步解釋,“格力有6個研究院,電器的很多功能與手機密切相關,要是我做手機,我就讓消費者三年不換手機,這是我對消費者負責。”
據網上曝光的諜照顯示,格力手機采用白色后殼,大概為5.5英寸屏,上尖下圓,外形并不出眾。董小姐現在亮出手機,從外表看來,不免讓人感到她有些賭氣、任性而為的意味。不過,從另一方面看,其實這也是行業競爭壓力使然。
在此前,格力已推出晶弘冰箱、格力空氣凈化器、TOSOT大松小家電等產業,格力已在智能家居有所布局。據悉,格力有自家智能手機無線控制平臺,據稱消費者下載一個app,就能遠程操控家中的格力空調,未來TOSOT大松小家電、晶弘冰箱、格力空氣凈化器也將實現類似的智能控制。
目前手機行業仍然非常的火爆,人人都想做手機終端,搶占移動互聯網入口。但是盡管現在手機行業門檻很低,能做成功并不容易,一方面是由于國內市場容量已趨于飽和;同時,中華酷聯和小米都在走精品化和規模化路線,留給新手機品牌的時間已不多了。
不過,董明珠的話,也不是隨口說的,按照之前格力的布局,她說的時候應該已決定將格力手機作為格力智能家居生態核心硬件,跟格力家電一起銷售。不過這樣,它可能也會面對一個尷尬的局面,如果格力手機必須和格力空調一起銷售,消費者可能不會去買格力空調,如果格力空調也能支持其他手機平臺,那格力為何要特別造出一款手機?
話又說回來,格力也有自己的優勢,就像董明珠所說的,“我有6個研究院”,“電器的很多功能與手機密切相關”,同時其還有三萬家線下專賣店可幫助宣傳銷售,但在互聯網時代,這些能否助格力手機實現成功,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