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測繪技術是一個很古老的學科,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測繪儀器設備迅速發展,新儀器不斷出現。本文旨在探討新型測繪技術在地形側臉中的應用。
關鍵詞:測繪技術;地形測量;應用
一、測繪技術的發展
測繪技術是一個很古老的學科。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國就已經繪制了水平極高的“地形圖”。隨著歷史的發展與沿革,測繪技術已拓展成為一門系統的、多分支、龐大的的學科。特別是近年來隨著電子、計算機、通信等先進技術在測繪領域的應用,已基本實現了傳統測量技術向數字化技術體系的轉變。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測繪儀器設備迅速發展,新儀器不斷出現。在全站儀方面的重要發展是長距離棱鏡全站儀的出現,免棱鏡全站儀的免棱鏡視距由初期幾十米發展到當前的一千米以上。
二、地形測量
地形測量指的是測繪地形圖的作業。即對地球表面的地物、地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置和高程進行測定,并按一定比例縮小,用符號和注記繪制成地形圖的工作。地形圖的測繪基本上采用航空攝影測量方法,利用航空像片主要在室內測圖。但面積較小的或者工程建設需要的地形圖,采用平板儀測量方法,在野外進行測圖。
三、測繪技術在地形測量中的應用
測繪技術在地形測量中的應用應遵循“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級到低級”、“步步有檢核”的原則。下面本文重點探討測繪技術在地形測量中的作業順序及注意事項。
1.側前準備
確定測站點時,要盡量保證大的可視區域,同時還要保證有可通視的已知點。所以,在實際作業時一般將測站點定在較高的坡或山頂,以避免經常遷站。架設儀器時,要保證儀器架穩,一般是將三腳架的腿間距稍微放大些,保證平穩。角度過大將導致全站儀過低,給觀測帶來不便,同時也影響觀測員的行動;角度過小時全站儀放置不穩,存在儀器損害的潛在危險。觀測前要進行儀器的校驗,對準已知點,以保證數據均為可信數據。檢查中心連接螺旋是否旋緊,對中、整平、量取儀器高、開機。按提示輸入測站點點號及固定坐標、儀高,后視點點號及、坐標、鏡高,儀器瞄準后視點,進行定向檢測。儀器定向后,即可進入“測量”狀態,輸入所測碎部點點號、鏡高后,精確瞄準豎立在碎部點上的反光鏡,按“回車”鍵,儀器即測量出棱鏡點的坐標,并將測量結果保存到前面輸入的坐標文件中,同時將碎部點點號自動加1返回測量狀態。再輸入鏡高,瞄準第二個碎部點上的反光鏡,按“回車”鍵,儀器又測量出第2個棱鏡點的坐標,并將測量結果保存到前面的坐標文件中。按此方法,可以測量并保存其后所測碎部點的三維坐標。立鏡時要保證鏡竿盡量豎直,每個碎布點保持間距20-25米左右。實際碎部點間距大多在20米左右,符合精度要求。全站儀能夠自動保存數據,讀數較快。
2.測中注意事項
在測量完儀器能測量范圍后或遷站時,要進行一次測站點檢和。檢和方法為:重測某一已知點(一般為后視控制點),檢驗兩次誤差是否符合技術要求。如果誤差超出范圍則所測數據有誤。無碼作業的優點是采集數據速度快,缺點是只能是采集數據,無法對數據的性質進行分類記錄,所以如果外業數據采集作業采用的是無碼作業,在觀測同時要進行草圖的勾繪,如:山脊線、山谷線、探槽等特殊數據就要在草圖上記錄下來,以便內業作業。一般由一人主測,另一人勾繪草圖。在碎步測量支站時,有時站支的太遠,定向要跑很遠,為了避免這樣,可以一下支出兩站,讓兩站較進,一個做擺站點,一個做定向點。有些全站儀在換電池后須重新定向,但跑尺的正在另一個山上或很遠,再去定向很費時費事,除了可以在搬站時換電池,還可以在電池快沒電之前,先測一個點,然后換下電池,再用測的這個點定向。
在平原地區,野地地形較簡單,但主要溝坎不可放過,因地勢較平坦,高程點可以稀一些,但有明顯起伏的地方,高處應延坡走向有一排點,坡下有一排點,這樣畫出的等高線才不會變形,畫上溝坎后,等高線鉆進溝坎,這樣等高線才不會相交。平原地區的房屋應在一排房的兩邊控制,不可以用短邊兩點和長邊距離畫房,那樣誤差太大。有必要時該上房則上房,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些地方無法看到,可用儀器把周圍打出來,里面的用鋼尺量,不要以為鋼尺量的不準,實踐證明,量出來的和測的一樣準,而且可以提高效率。測圖時一定要注意電桿的類別和走向以及是否有地下接口。有的電桿上邊是輸電線,下邊是配電線或通訊線,應畫主要的。成行的電桿不必每一個都測,可以隔一根測一根或隔幾根測一根,因為這些電桿是等間距的,在做內業時可用等分插點畫出,精度也很高,但有轉向的電桿一定要測。道路要測一邊,量出路寬,這樣畫出來才好看。地下光纜不可放過,但有些光纜,例如國防光纜須經某些部門批準方可在圖上標出。在測山區時,主要是地形,但并不是點越多越好,做到山上有點,山下有點,確保山脊線,山谷線等地性線上有足夠的點,這樣畫出的等高線才想且不變形。在山區特別是在半山腰建的房子,要把周圍的大坎畫出,這樣在圖上才可看出房屋是一層層的,有立體感。在山區測圖最好在山頂或半山腰設站,這樣可以減少搬站,效率高。
3.測后制圖
測量員要對各種地形地物有一個總體概念,知道什么地物由幾個點畫出,一般點壯物一個點,線壯物兩個點,圓形建筑物三個點,矩形建筑物四個點等。這也是對測圖軟件的熟悉程度。碎步草圖,在山區要和地形聯系起來。房屋相對位置要畫好,這樣回去后便于處理內業和查錯。有寫地物如電桿、井蓋,可提出單獨畫,會使草圖清晰不亂。
四、結論
與傳統白紙測圖相比,全數字地形測圖不僅僅是方法的改進,而是技術本質的飛躍。它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打破了內外業的界線,從首級控制到最終成圖,實行一體化作業,并且大大減輕了室外作業的強度,縮短了成圖周期。打破了分級布網、逐級控制的原則。一個測區可一次性整體布網、整體平差,控制網可以是任意混合,所需控制點數目比傳統白紙測圖大大減少,圖根控制的加密可與碎部測量同時進行。
參考文獻:
[1]王超.現代測繪技術自動化技術在地形測量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36).
[2]王光芒.新測繪技術在現代測量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致富向導,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