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性紙杯在生活中隨處可見,這種杯子輕便簡單、用完即扔,因此在招待客人或是在外用餐時都會用到。可是,當享受著一次性紙杯帶來方便的同時,卻很少有人會注意到紙杯的分類。普通的杯子尚且都為不同的飲品而標明使用范圍,難道一次性紙杯真的就是萬能盛裝者嗎?
一次性紙杯是“萬能”的嗎?
【回應】一次性紙杯不是萬能的。用冷飲紙杯裝熱飲,或是用紙杯喝酒,都有安全隱患。
很多消費者在使用紙杯的時候,只是為了圖方便,將一次性紙杯作為“萬能杯”使用,可是事實證明,一次性紙杯并不是萬能的,混用紙杯很容易造成安全隱患。
冷飲紙杯的表面要經過噴蠟或浸蠟處理。因為冷飲料會使紙杯表面積水,導致紙杯軟化,涂上蠟后便可防水。在0℃~5℃之間時這種蠟非常穩定和安全,但如果用來裝熱飲,只要飲料的溫度超過62℃,蠟就會融化,紙杯會吸水變形。融化后的石蠟雜質含量高,特別是它里面含有的多環芬烴有機化合物,是一種可能致癌的物質,隨飲料進入人體會危害健康。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食品包裝材料方面的專家張欽發教授指出,紙杯在生產中為了達到隔水效果,會在內壁涂一層聚乙烯隔水膜。聚乙烯是食物加工中最安全的化學物質。但如果所選用的材料不好或加工工藝不過關,在聚乙烯熱熔或涂抹到紙杯過程中,可能會氧化為羰基化合物。羰基化合物在常溫下不易揮發,但在紙杯倒入熱水時,就可能揮發出來,所以人們會聞到怪味。從一般理論上分析,長期攝入這種有機化合物,對人體一定是有害的。
而除此之外,國家食品包裝產品檢測中心的某工程師指出,用一次性紙杯喝酒,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由于乙醇易揮發,滲透性較強,更易與紙杯中含的有機溶劑相溶,從而發生滲漏。而且,現在市面上可見的一次性紙杯大多數在杯身上印有圖案,乙醇能夠溶解紙杯表面印刷圖案的油墨,而油墨中含有苯類有害物質,很有可能被消費者喝進肚子里,日積月累就會對消費者的健康產生嚴重危害。
一次性紙杯有分類嗎?
【回應】根據材質的不同,一次性紙杯可分為熱飲紙杯、冷飲紙杯以及冰淇淋杯。
紙杯并不是“萬能杯”,不是所有飲品及食品都可以用紙杯盛裝。實際上,看似簡單的一次性紙杯也有嚴格的分類,根據材質的不同,適用于不同的飲品及食品。根據國家標準《紙杯》(GB/T 27590-2011)的要求,一次性紙杯根據材質主要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PE紙復合材料,可耐沸水作熱飲料杯用;第二類是涂蠟紙板材料,通常用作冷飲料杯及常溫和低溫流體食品使用;第三類是PE淋膜紙材料,通常供冷凍食品使用,也叫做冰淇淋杯。相關專家指出,正是因為一次性紙杯有明確的分類,所以消費者在使用時應盡量避免混用,這樣才能保證既方便又安心。
如何選用一次性紙杯?
【回應】看紙杯包裝上標注的信息,選擇形狀飽滿、不易變形的產品;聞是否有異味,不要買顏色過白的紙杯。
隨著國家標準《紙杯》(GB/T 27590-2011)在2012年6月1日已正式實施,不僅對紙杯的原材料、添加劑、制品、包裝、印刷等提出了高于行業標準的要求,還首次對一次性紙杯杯身圖案的印刷位置提出了具體要求,要求“杯口距杯身15毫米內、杯底距杯身10毫米內不應印刷”。嘴部經常與杯口接觸,如果杯口處印刷圖案,油墨中含有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有害溶劑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紙杯國標的出臺可以有效減少一次性紙杯可能帶來的安全隱患,但記者在市場進行隨機采訪的時候發現,仍然有大多數的消費者對于紙杯國標一無所知,挑選一次性紙杯的方法仍是僅限于看品牌以及紙杯的厚度,同時,由于大部分的紙杯都沒有標明適用范圍,導致消費者在使用的時候往往會忽視這一問題,造成紙杯的混用。
有關專家提示消費者,在購買一次性紙杯時,首先要看產品包裝上標注的生產企業名稱、QS標志及編號、生產企業地址、產品執行標準、生產日期、有效期等信息。包裝太劣質、印刷太粗糙的最好不要買;其次應選擇形狀飽滿、不起皺、有一定厚度、不易變形的產品,如果杯身太軟或杯子撕一下就很容易破裂,則多數是不合格產品;第三要聞一聞是否有異味,如果打開紙杯包裝味道很大,大多是由于生產企業使用了劣質有毒油墨的原因;第四是購買時別貪圖顏色過白的紙杯,顏色過白的紙杯很可能加入了熒光性物質,它不容易被分解、排除,積蓄在體內會危害人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