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闡述了組織機構代碼電子檔案及其特點,分析開展了組織機構代碼電子檔案綜合應用研究的必要性,結合江蘇省組織機構代碼工作應用現狀,從組織機構代碼電子檔案主要應用領域、應用主要方式等方面對組織機構代碼電子檔案綜合應用進行了可行性研究。
【關鍵詞】 組織機構代碼 電子檔案 應用研究
【DOI編碼】 10.3969/j.issn.1674-4977.2015.05.002
1 組織機構代碼電子檔案及特點
代碼電子檔案工作是指通過電子掃描、數據庫管理等技術手段,將組織機構代碼檔案的原始憑證材料轉為電子數據,形成電子檔案數據庫的過程。代碼電子檔案工作是實施國家代碼網絡二期工程的重要內容。與紙質檔案相比,電子檔案具有以下明顯優勢:一是占用空間比較小,降低了保存成本;二是信息質量比較高,查詢和輸出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代碼工作效率;三是加強了對檔案資料的保護,提高了追溯數據真實性的響應速度;四是為檔案資料的部門共享和社會共享提供保障;五是為加強代碼工作科學監管,提升代碼工作管理水平提供了有效支持。
2 開展電子檔案綜合應用研究的必要性
在組織機構代碼電子檔案工作開展中,“重建設、輕應用”的問題嚴重,長期以來,從江蘇省的實際情況看,組織機構代碼電子檔案僅供省代碼管理中心日常數據核查過程中應用,使用效率較為低下,因此開展組織機構代碼電子檔案綜合應用研究尤為重要。具體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2.1 代碼內部工作需要
長期以來,受到代碼電子檔案系統V1.0版和V2.0版兩個版本的掃描系統數據不能合并、系統故障機器重裝數據丟失等客觀因素,造成了部分代碼管理機構存在“代碼電子檔案光掃不能用,想用不會用”的現象;由于目前使用代碼電子檔案系統的局限,不能及時查詢全省所有組織機構代碼檔案情況,這對代碼工作開展造成了一定影響。
由于代碼檔案工作的開展,各級代碼管理機構掃描的檔案數據越來越多,對各市縣代碼管理機構檔案存儲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并且由于目前使用的組織機構代碼檔案系統在各市縣代碼檔案數據丟失的情況下,省代碼管理中心無法返回各市縣上報的代碼電子檔案數據。
全省各級代碼管理機構迫切需要一個能查詢全省代碼電子檔案的平臺,方便調閱代碼電子檔案,減少由于代碼電子檔案存儲問題帶來的資金投入,提高代碼電子檔案存儲的安全性,減輕各級代碼管理機構的工作壓力和負擔。
2.2 代碼應用工作需要
組織機構代碼已廣泛應用于銀行、國稅、地稅、統計、海關、公安、法院、檢察院、信用辦等30多個部門,組織機構代碼在“誠信江蘇”、“平安江蘇”、經濟普查等社會關注的重大工程建設中發揮著積極作用。隨著組織機構代碼應用工作的不斷深入,各代碼應用部門對代碼管理機構提供的服務要求也越來越高,從應用部門調研的情況,代碼應用部門在相關業務中應用代碼數據的同時,也迫切希望代碼管理機構開放應用組織機構代碼電子檔案數據。
2.3 代碼自身發展需要
目前,江蘇省使用的組織機構代碼電子檔案采集系統由國家代碼中心研發,國家代碼中心基于電子檔案開發的系統主要為C/S模式,目前全國各省市代碼機構關于電子檔案系統均采用國家代碼中心的C/S系統模式。由于C/S架構的維護成本大且系統升級不易,我省組織機構代碼信息管理系統自2007年起啟用了基于B/S架構的系統,基于C/S架構的電子檔案系統己不能滿足我省代碼工作的實際需要,從滿足工作需要,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工作管理水平的角度,也急需我們推出適合全省代碼工作的電子檔案應用模式。
3 組織機構代碼電子檔案應用領域及應用方式研究
從江蘇省組織機構代碼電子檔案的應用現狀看,電子檔案的應用還是停留在內部事務的處理,面向公眾和社會服務沒有實質性進展,在檔案信息共享和業務協調等方面沒有相應舉措。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普及應用,政府管理向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轉變,本著“開放、便捷、先進、安全、規范”的理念開展代碼電子檔案應用工作成為大勢所趨。結合代碼電子檔案采集的內容、特性以及江蘇省組織機構代碼和電子檔案應用現狀,可在以下重點領域探索代碼電子檔案應用。
3.1 代碼內部管理應用
從提高代碼管理水平,提升服務效能方面入手,在以下方面應用代碼電子檔案。
(1)通過代碼電子檔案應用,提高代碼數據質量。在數據質量的核查和代碼數據質量的整改工作中,通過代碼電子檔案核查代碼數據的準確性,同時根據代碼電子檔案,對不合格代碼數據進行修改,提高代碼數據庫準確性。
(2)通過代碼電子檔案應用,提高代碼管理水平。在辦理代碼登記業務時,發揮電子檔案的可追溯性,如遇到可疑數據信息,可通過查詢代碼電子檔案將歷史電子檔案全部調出,核查代碼賦碼的準確性和代碼數據的真實性;在辦理代碼登記業務時,我們也可以通過代碼電子檔案調閱電子避免一些糾紛的產生。
(3)通過代碼電子檔案應用,推進代碼工作無紙化進程。采用信息網絡技術,實現組織機構代碼業務網上申報,可以減少代碼紙質檔案的產生,提高業務辦理效率;同樣,在辦理代碼登記業務時,直接掃描登記批準證書、身份證件等申報材料原件,不僅節約了紙張,更是提高了代碼電子檔案的質量。
3.2 電子政務領域應用
以已有組織機構代碼應用為基礎,拓展代碼電子檔案的應用,重點推進代碼電子檔案在創新社會治理、提升公共服務、預防懲治腐敗、加快誠信建設、擴大信息共享等領域的深入應用。
(1)通過代碼電子檔案應用,提升監管能力和服務水平。通過相關代碼應用部門,如銀行、公安、稅務、住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部門在相關業務中,遠程查詢或調用電子檔案,可以提升服務和監管能力,提高服務效能。
(2)通過代碼電子檔案應用,提升預防和懲治腐敗水平。通過代碼電子檔案在紀檢監察、法院、檢察院、公安、審計、銀行等部門的查詢應用,為立案偵查、案件執行和反腐倡廉工作提供重要線索,進一步提升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科學化水平,形成懲治和預防腐敗工作合力。
(3)通過代碼電子檔案應用,有效推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信息的準確是確保對失信行為進行監督和約束的基礎,在社會誠信建設中,信息如果不真實可靠,就會給失信行為以可乘之機,代碼電子檔案包括了組織機構自成立起至今的全部登記信息,為信息的真實可靠性提供了有效依據。
3.3 電子商務領域應用
電子商務是應用信息化手段進行商務活動的行為,在電子商務建設中,交易的安全性一直是困擾電子商務界的一個重大問題,對交易主體進行身份認證已被證明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有段。在身份認證方面,組織機構代碼數據和代碼電子檔案占據了獨特優勢,組織機構代碼工作代表的是國家和政府的管理行為,而不是商業機構的信譽;通過遠程查詢組織機構代碼,可以核實交易主體提供的登記批準文件、機構地址、法人代表姓名、身份證件等商業信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在交易之前便可將風險降到最低程度。
作者簡介
朱峰,高級工程師,江蘇省標準化研究室代碼管理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組織機構代碼管理應用、信息化、標準化等。
(責任編輯:張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