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全面推進,國際標準開始在更深的層面上影響著國際市場的發展。各國在國際標準化領域所占的份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該國在國際市場中的地位。在國際市場的競爭中將會逐漸形成一種“得標準者得天下”的趨勢。縱觀國際,很多發達國家都逐漸摸索除了一條最適應本國發展的標準化道路,而中國與之相比,標準化的工作才剛剛起步,若是想要在國際市場上握有主動權,擺脫這種受制于人的局面,那么我國標準化建設的當務之急就是要啟動標準化人才的培養戰略,為我們國家從根源上培養更多實用型的標準化人才。
【關鍵詞】 標準化人才培養 標準化人才戰略 標準化人才培養體系
【DOI編碼】 10.3969/j.issn.1674-4977.2015.05.004
1 標準化人才培養的作用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國際標準已經成為了國際間貿易重要的規則,同時也促進著國際間貿易的有序發展。在這樣一個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時代中,標準對于各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所起到的作用,開始日益彰顯。要想在世界的貿易市場中擁有話語權,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培養專業化的標準化人才,而標準化人才的培養問題也成為了世界各國關注的熱點。
在當今社會,如果我國生產的產品的技術或是標準一旦上升為國際標準,那么我國的產品就可以在全球化的競爭中獲得極大優勢。反之,如果我們要使用對別的國家、企業有利的國際標準,在生產過程中就難免會根據標準改進生產工藝和改良生產設備,而這部分的投入也會消耗大部分的資金,從而導致在國際市場的競爭中處于劣勢。
如何讓我國生產產品的技術或是標準可以達到領先水平呢?究其深層原因,就是要擁有一批堅實的標準化人才隊伍。人才是科技進步和社會不斷發展的重要基石。隨著全球經濟化的不斷拓展,標準的范圍已經變得越來越廣,在很多領域都需要標準的制定和引領。只有擁有一批高質量的標準化人才,才能讓我國在各個領域的發展都具有話語權。
2 我國標準化人才培養現狀
標準化所傳遞的是現代、開放、發展的社會理念,而這種標準化意識卻不是與生俱來的。我國的標準化建設與發達國家相比起步較晚。一個國家要想真正的意識到標準化的重要作用,還需要不斷的引導和教育,這也就是標準化的人才培養。在很多發達國家,都將標準化上升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同時還特別注重根據國際上的變化適時地調整標準化戰略,這樣更有利于本國在國際貿易中掌握話語權,從而實現國家利益的最大化。我國與發達國家相比,一直以來只是注重標準作為生產所需的技術文件的功能,而忽視了標準化在國際競爭中的更為重要的作用。
我國目前的標準化技術人員很大程度上都是“半路出家”,很多都是因為工作的因素而進行的標準化培養,而這種培養往往也沒有經過系統性的培訓,只是師傅帶徒弟似的教學方式。這樣就使我國出現了需要標準化方面的人才,才想到去培養人才。而這種方式也使得我國的標準化人才極度匱乏。
近些年來,我國一些高校也曾經試圖探索過在課程中加入標準化的內容,以期為我國培養更多的標準化人才。雖然,這樣的意識是具有前瞻性的,可是在實際實施的過程中,很多高校只做到了在其他專業下設標準化方向,而不是與標準化完全相關的特設專業。這樣的教學方式,雖然會增強學生的標準化意識,可是原有的專業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側重點,標準化只是作為選修出現,在這樣的大前提下,高校所期望的標準化應發揮的作用就會被大大的削弱,而從高校走出的學生還是無法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專業的標準化人才。要培養一個專業的標準化人才需要很多特殊的要求,這絕非是僅僅依靠課程的標準化方向就能完成的任務。
3 標準化人才培養對策
3.1 建立國家層面的標準化人才培養體系
縱觀世界上一些發達國家的標準化人才培養理念,核心就是要將標準化變得更加普及,讓國家的各類人群都能了解標準化知識,這也就是標準化的基礎建設。在完成這項工作之后,就要培養更加專業化的標準化人才,這樣才能讓標準化真正的助力于國家的發展。
而我國如果要想逐步擺脫標準化發展的瓶頸,這就需要將標準化人才培養上升到國家高度,這樣才能讓標準化教育得到重視。要制定一個標準化發展的戰略,同時積極尋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勢產業和領先技術,技術、產權、標準進行有機結合,才能為國家未來的標準化發展發揮最大的作用,才能在標準化領域取得更大的突破。
同時,我們還需要借鑒發達國家的標準化人才培養方式,將標準普及化,并連接在每一個領域當中。在重點培養專業化標準化人才的同時,還要加大對標準化的宣傳以及推進力度,讓標準化真正地走入千家萬戶。
3.2 在教材中增加標準化的內容
想要培養合格的標準化人才,還要從教育入手。以前,我國對于標準化的教育方面相對薄弱,基本上沒有什么專業性的標準化知識教學。而一些發達國家則是從基礎教育開始,就將標準化的知識貫穿其中,讓國民在開始接受教育的同時,就已經有了關于標準的意識,并且能夠很好的將標準化的知識運用到生活當中。
因此,我國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標準化教育方式,一方面將標準化相關的知識融入到教材當中,以實現對標準化教育普及的目的;另一方面要在標準化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不斷的構建、完善標準化體系,讓標準化不再是單獨的一個分支,而是真正能夠作用于產業發展和資源配置。
3.3 運用標準化理念辦好標準化專業
標準化并不是單一的分支,而是一項綜合性的活動。培養合格的標準化人才并不僅僅是讓他們掌握相關的標準化知識,更要讓他們知道標準應該如何運用到生產、生活中,同時還應該準確的知道當前的標準有哪些利弊。而這些專業素質就需要系統的、專業化的教育方能實現。而這就必不可少的需要我們能夠建立起標準化專業,而不是僅僅滿足于基礎的標準化理念的滲透。如果要想真正培養出高精尖的標準化人才,讓他們在國際競爭的舞臺能夠更加游刃有余的發揮他們應有的作用,這一天對于我國來說,可能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但只有逐步的讓標準化在我國形成的一個完整的體系,才有可能讓我國未來的發展變得錦上添花。
作者簡介
高磊,本科,工程師,從事代碼工作21年,參加過4次遼寧省地方標準的制訂。
(責任編輯:張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