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金融還處在發展階段,我們要用理性的目光看待,客觀公正。
余軍(小牛在線COO):
P2P做消費金融最大優勢是普惠性
小牛在線COO余軍認為,消費金融將會是2016年互聯網金融最大的風口,也會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我不能說我最看好哪些領域,應該說這些細分領域都是非常有前景的,也是我們未來要做的一些市場細分領域,像京東、阿里這些電商巨頭做消費金融,確實具有黏性較強的消費場景,但是這些消費場景通常額度較少,而且只針對平臺小額購物,無法解決其他日常需求,覆蓋人群沒有互聯網金融企業廣。我認為P2P企業做消費金融才是有天然的優勢,互聯網金融的最大優勢就是普惠性,任何人,只要你能夠上網,都可以在不同層次上享受互聯網金融所帶來的消費好處。”
王崇羽(財路通CEO):
P2P利率下調是普惠金融必然結果
“生活中,有非常多的人遇到這樣的難題,就是一切都準備差不多了,就缺少額度比較小的資金。P2P的誕生和迅速發展,正是源自于此——為小額資金需求者提供金融服務。P2P收益率已屢創新低并且下降趨勢仍在繼續,但是這是普惠金融的必然結果。P2P平臺的一端,連接的是短期融資者,他們希望能夠迅速獲得所需資金用于改變生活,同時融資成本也不能太高,如此一來,P2P收益率下調有助于有效降低借款方的資金成本,吸引更多優質資產,形成良性循環,讓普惠金融的理念真正幫助到更多的人。”
徐展勤(抱財網創始人):
P2P應完善監管 營造健康發展環境
“中美兩國互聯網金融興起的歷史環境差異較大,美國傳統金融行業繁榮發達,金融法規完善,金融產品供應充分,利率市場化,社會信用及評估體系健全,小微企業通過傳統金融可以解決大部分融資需求,直至2008年金融危機后P2P企業才受到一些關注。而中國傳統金融至今沒有放開充分競爭,金融供給不足,利率管制,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持續凸顯。2013年,互聯網金融尤其是P2P的蓬勃發展,充分反映了市場的迫切需求,加之今年國家鼓勵金融創新及普惠金融政策性意見的出臺,讓國內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更加有‘矩’可循。應明確平臺法律地位、分類監管,在提供征信支持的基礎上不斷細化、完善法律法規,為P2P行業營造健康的發展環境。”
陳捐清(仙邦控股集團高級CEO):
P2P處于大浪淘沙的階段
“P2P理財方式是可以彌補傳統金融理財產品的不足,P2P讓老百姓的理財投資門檻更低、收益更高。但當前P2P處于大浪淘沙的階段,理財投資客應以穩健投資P2P為主,適當配置,分散投資。P2P未來會成為更為重要的理財方式,和國外類似,甚至會有大型機構進場做P2P理財,未來中國理財產品一定會更加多樣化。”
向雋(迪蒙網貸系統CEO ):
P2P將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式小微銀行
“P2P肩負著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是國家和政府力挺P2P的根本原因。隨著互聯網金融的不斷發展,P2P平臺不斷增多,P2P將發揮小微銀行的作用,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式小微銀行。”
杜曉山(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所研究員):
P2P行業應做到創新與監管平衡
“目前,1/3的P2P機構有問題,數量龐大。出問題的P2P機構70%左右屬于詐騙性質,剩下的就是管理不行、風控不行、水平不行。這就是P2P行業的發展狀況。P2P行業正在逐漸規范,但具體的P2P實施管理辦法還未出臺。普惠金融非常好,如果要把普惠金融做好,把互聯網金融、P2P行業做好,必須要堅持一個正確的方向,就是要求它健康可持續發展。而要達到健康可持續發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鼓勵其不斷創新,同時要按照經濟和金融運作的規律防范風險,進行適度有效的監管,使創新和防控、創新和監管達到完美平衡。”
付東海(民信董事長):
P2P平臺實行負面清單制將是一種趨勢
“對于P2P行業的監管,一直以來業界多聚焦于三種方案:備案制、牌照制、負面清單制。可以說這三種方案各有利弊,但P2P平臺實行負面清單制將是一種趨勢。監管機構細化負面清單,明確哪些事情P2P不能做,并且明確處罰機制,并樹立基礎的行業規范(如信息披露機制、資金托管機制等)。這樣一來可以既保護P2P行業的健康發展,防止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發生,二來避免給自己背上沉重的監管負擔,防止下一個剛性兌付行業的產生。”
董駿(積木盒子CEO):
P2P應占資產10%以內
“每個垂直領域都有自己的牌照管理和交易的要求,但對客戶來說,我們希望其在進行P2P理財時,可以適當控制其資產配置,并匹配更多標準化金融產品。考慮到不同投資者的不同理財需求,多元化的理財產品被逐漸普及,我們建議客戶在做綜合資產配置的時候,P2P占其資產10%以內。”
簡育清(好利網CEO):
投資人變“挑剔” P2P用戶體驗須提升
“目前,P2P投資人已經不再是初級的小白用戶為主體,投資人教育已經相對成熟了,變得較以往更理性。投資人對平臺的選擇也更加“挑剔”了,因此P2P平臺開始變得更加注重用戶感受,包括產品的創新性,使用的便捷性,信息的公開透明度等等。未來,平臺甚至不排除滿足用戶私人定制需求,定向優化用戶個體感受,這或許會是P2P網貸行業的發展趨勢。”
陸浪濤(“財火火投資者聯盟平臺”作者、資深互聯網金融人士):
不能太迷戀P2P平臺背景
“近兩年國內P2P發展迅速,但由于征信系統不完善,存在一定的經營風險。目前,國內的P2P還處于‘線上線下結合’階段,即線上尋找投資人,線下尋找借款人。國資系平臺也不例外,即使擁有更強大的信用背景,也存在項目逾期、壞賬和違約等風險。”
胡玉昂(余額E貸CEO):
看好高校市場
“高校學生存在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之間的矛盾突出,不少企業把目光聚焦高校市場,給大學生提供消費金融服務。余額E貸推出的“高校樂”消費理財產品,就是為滿足大學生‘超前的’消費需求,每個月償還的費用也在其生活費之內,可謂兩全其美。相對于企業大額網絡借貸項目,高校樂主打中小額借貸項目,還款周期短,項目風險可控性強,違約逾期風險較低,年化收益最高達到18%。”
錢多多(上海知名網貸平臺相關負責人):不要盲目抹黑行業
“P2P網貸平臺在運營過程中,應以穩健發展為前提,不斷加強合格投資人對于風險的認知水平,加強投資人對于騙子平臺的甄別能力。同時,也應該呼吁所有媒體人,不過分夸大P2P行業,不盲目抹黑行業,本著客觀、理性、公正的原則來看待這個新興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