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使用符號,就是“互聯網+”,據說草案中沒有,李克強總理定稿時親自加上的。
不出意料之外,一時間“互聯網+”概念成為熱詞。股市中互聯網概念再次狠狠漲了一波。
互聯網再次襲來
互聯網不是一個新鮮事物。國內最早觸網的一批人早在1996年就通過水木清華BBS這樣的早期論壇觸摸到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2000年,國內三大門戶網站新浪、搜狐、網易已經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當時廣為流傳的段子是:一個乞丐掛了個牌子“乞討.COM”,錢就嘩嘩地進來了。當然這個段子靠譜地預兆了互聯網泡沫破滅時刻的到來,很快網易股價跌至53美分,面臨退市。
互聯網第一次浪潮在2002年來到。網絡技術與移動運營商之間的聯合開創了新的應用,通過中國移動、聯通和電信等移動運營商的支付渠道,網站成功地賣出了包括文字、圖片、聲音(IVR)在內的多種手機產品。而那個時候,智能手機尚未出現。
2002年的大浪淘沙拯救了新浪、搜狐、網易等一大批上市公司,也淘汰了那些類似“乞討.COM”的泡沫網站。
回過頭來看,當下最火熱的應用莫過于移動互聯網,竟然與當年拯救互聯網的應用異常神似:網絡+手機。只是,技術已經全然不同,智能手機的出現,將互聯網概念推向移動互聯網,網絡技術翻開全新的一頁,人人都成了低頭族,這個世界,正在通過手機這個物件,全部相連。
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互聯網+”一詞終于在國家層面道破了社會發展的方向:網絡上將重建一個全新的世界。
各個行業都來加一加
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
“互聯網+”的“+”號,就是“結合”。我們理解移動互聯網提供應用終端,云計算與大數據提供數據挖掘與分析,物聯網讓物物相連,再與現代制造業的結合——那幾乎可以在有實際物質支撐下重新構建一個虛擬的世界。
這個世界目前還是無限虛空,已經有先行者開疆辟壤。
“互聯網+集貿市場”,就成了“淘寶”;“互聯網+出租車”就成了“滴滴”、“快的”;”“互聯網+吃飯”,就成了“大眾點評”;“互聯網+理財”,就成了“余額寶”;“互聯網+傳統紅娘”就是“世紀佳緣”;“互聯網+地圖”就成了“高德地圖”……
除了這些明確的應用之外,當你有不懂的問題需要問“度娘”的時候,你已經在使用百度的搜索大數據了;當你查詢到自己的一個包裹“正從昆山倉庫轉出,運往北京”的時候,你已經享受到物聯網技術了。
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在“兩會”上如是說:“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將在全面擁抱‘互聯網+’戰略中獲益。”這是先行者對后來人的召喚。
根據騰訊統計,截至2014年年底,各級政府已經在微信上開通了近2萬個公眾賬號,面向社會提供各類服務。武漢交警通過微信服務號能在60秒內完成罰款收取,這項功能一年能給武漢的司機們節省140萬小時時間,節約警力300人。這是“互聯網+政務”的應用。
另外,目前我國已經有近100家醫院,上線了微信全流程就診,超過1200家醫院支持微信掛號,服務累計超過300萬患者、為患者節省超過600萬小時,平均每個患者少花兩個小時看病。
最近“飼料大王”劉永好對媒體表示自己正在思考一頭奶牛如何搭上“互聯網+”的快車,希望能應用現代互聯網技術和思想來顛覆農業生產和資源配置。
阿里研究院的研究報告專門提出了“新農人”的概念。具備互聯網思維,服務于三農領域的生產、經營、研究等服務的人,其核心就是“三農+互聯網”。許多有互聯網知識的白領、大學生,投身“三農”服務,預計未來在政策的持續催化下,這一群體將日趨壯大。
劉永好不妨考慮下多雇傭一些這樣的年輕人。
“互聯網+”銀行更不用說,互聯網金融早就風風火火發展起來。一方面騰訊、阿里巴巴這樣的網絡巨子涉足金融領域,開辦網絡銀行,另一方面傳統銀行也在抓緊時間開拓互聯網應用和產品。在這樣的大網絡背景下,巨頭們如同逆水行舟,稍一不留神就會喪失稍縱即逝的機會,落后于時代。
可見,“互聯網+”戰略上升到國家層面后,想象空間正在被進一步放大。
只有傳統的思維,沒有傳統的產業。“互聯網+”這個加號,將激發全社會無窮的創造力和活力。想參與重建世界的偉大工程中來嗎?進入互聯網行業吧!
互聯網不是萬能鑰匙
總理報告一出,“互聯網+”呼聲四起,人們言必稱“互聯網+”,唯恐落后于時代潮流。
有人談及互聯網+醫療時激動不已,認為醫療互聯網來臨的時代,醫生和護士這樣的職業都會消失。
聽到這樣的言論不禁讓我們警惕泡沫是否會又一次來襲。雖然在遙遠的未來世界不排除這種理想國的到來,但在可預見的五年十年,即便醫療都加上智能互聯網,我們只能期盼互聯網能為人們找醫生看病和買藥帶來一些便利:在線看醫生、在線買藥……也就是說,“互聯網+”,加的是傳統行業,不是替代傳統行業。
利用移動互聯網打車的新興行業給人們出行帶來了豐富智能便捷的選擇,但也帶來了不少問題。專車的合法性仍然處在政策的灰色邊緣,整個出租車行業的社會管理模式也面臨新的挑戰。來自美國的最受用戶歡迎的UBER打車應用雖然在全球遍地開花,但已經遭遇德國、日本甚至美國本土內華達州等政府的叫停,因為該應用正在挑戰現有的出租車管理制度。
互聯網應用的確可以從技術上重構這個世界,但必須以“互聯網+”的形態進行,即不能脫離這個真實世界,特別是傳統行業。如果沒有傳統行業作為發展的基礎,互聯網依然只是泡沫。這個事實在互聯網第一次泡沫破滅時已經為實踐所檢驗。
所以,總理報告中用的是“互聯網+”而不是“互聯網”,強調的是“結合”,只有與傳統行業相結合的互聯網,才能獲得永續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