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層塑膜大棚已廣泛應用于設施蔬菜、葡萄等作物的早熟栽培,近兩三年陜西大荔縣有些冬棗種植大戶帶頭試用,也收到了良好效果。從大面積推廣考慮,我們重點考察了組裝式鋼管無立柱拱圓雙膜大棚、帶立柱塑鋼雙膜大棚和原普通塑料大棚改建的簡易雙膜大棚,發現雙膜棚1月10—25日搭蓋棚膜,至3月初發芽,7月10日左右棗果上色,緊跟著普通日光溫室(俗稱土溫室)冬棗上市,上市時間比普通單膜棚提早15~20天,3年生樹平均畝產值2萬元以上,5~10年生盛果期樹平均畝產值3.5萬元,比單膜棚高1倍。如按各類型棚的壽命折算年均投資,其投入產出比可達1 ∶ 10~15。
1 " 雙膜棚優勢
與“土溫室”相比,雙膜棚的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 "1)產量較高。雙膜棚棗果雖然比“土溫室”棗果晚5~7天成熟上市,售價相應要低,但產量卻高出后者1倍左右(“土溫室”多因前期地溫低,“上焦下涼”,營養失調,花蕾發育質量差,坐果少,只有正常產量的40%~50%),同時土地利用率較高(“土溫室”土地利用率僅60%左右),因此兩者畝產值不相上下,甚或雙膜棚還要稍高于“土溫室”。
" "2)棗果質量好。“土溫室”中后期無法大通風,果實成熟期室內溫度偏高,日較差小,二氧化碳不足,再加上環割、控水等人為促早熟措施的影響,加速了成熟進程,直接影響棗果的風味、品質及耐貯性。雙膜棚則無上述缺陷,所產棗果的甜度、脆度、汁液和風味明顯要好。
2 " 推廣建議
2.1 " 鼓勵興建組裝式鋼管無立柱拱圓雙膜大棚 " 多處的試驗示范結果表明,組裝式鋼管無立柱拱圓雙膜大棚結實耐用,增溫穩定,易于調控,管理方便,是進一步提高冬棗設施栽培能力和效果的發展方向。同時,也有利于以“洋”帶“土”,全面推進設施栽培技術水平的提升。其使用壽命長達10~15年,但一次性投資較大,建議先動員冬棗種植大戶使用,并從貸款上給予支持。考慮冬棗促早栽培對早春季節快速升溫的第一需要,目前多數通用型鋼管無立柱拱圓大棚的棚體似有些偏高,早春升溫相對緩慢,熱空氣在上層,下部溫度低,不利于早熟栽培,建議參照表1酌情改進。
2.2 " 組織自建改良式鋼管拱圓雙膜大棚 " 從一些戶的實踐看,自建改良式鋼管拱圓雙膜大棚比購置商品棚可節省投資1/2~2/3。改良,即以“洋”帶“土”,土洋結合,要點有二:①外層棚體仍嚴格按照單層棚體骨架標準選購鍍鋅鋼管等材料進行裝配,以確保堅固耐用,而內層膜可改用粗鐵絲支架,以節省成本,方法是先在外棚架下縱向拉3~5道鐵絲,再在其上隔2.5~3 m橫向拉道鐵絲。②為盡可能保證早春快速升溫的第一需求,適當降低棚體高度,跨度大、曲率偏小時酌情增設中排鋼管立柱,鋼管立柱比水泥柱遮光少,便于棚內耕作。
綜合協調早春季節升溫、高溫季節通氣降溫、抗風雪荷載能力及方便耕作等需求,在自建或選用組裝式商品冬棗雙膜大棚時,建議外層棚采用帶肩棚體,肩高以方便人工作業為宜,不宜太高,其棚體結構可參照表1標準。
2.3 " 全面改造普通單膜大棚為簡易雙膜大棚 "借鑒工業生產“洋”式雙層塑膜大棚利用膜間滯凝空氣隔熱的原理,大荔縣安仁鎮阿石村梁益明、白文廣利用自己原建的竹木+水泥樁舊棚(棚較矮,頂高約2.5 m,有利于早春快速升溫,雖曲率偏小,又因有多立柱支撐而比較牢固,具有較強的抗風雪能力),在原棚膜內拉建鐵絲網架鋪設二層膜,改建成一個實用、高效的簡易雙膜大棚。具體方法是:在中部水泥立柱頂下25~30 cm處原有縱向鋼(絲)拉線基礎上,再沿邊樁的內側縱向拉道鐵絲,然后由兩邊縱向鐵絲橫向給每樁拉1道鐵絲,在棚面下整體形成一個鐵絲大網支架,以便在網架上鋪設農膜(可用上年的舊膜),并沿兩邊鐵絲拉線向下展至地面,用一長竹竿卷膜通風。
" "該改建方法簡單,取材方便,成本低廉,畝均材料、人工費不到1 000元,增溫促早效果顯著。白文廣的改建棚于1月23日架膜扣棚,比一般單膜棚早1個月左右,未曾采用其他人工加溫措施,但棚內冬棗生育期顯著提早,3月5—6日發芽,4月10日左右開花,7月10日左右果面著色,上市時間比普通單膜大棚提早近20天左右,5年生樹平均畝產值3.5萬元。由此可見,將大面積的單膜帶立柱普通塑膜大棚改建為雙膜大棚效果好,增值快,效益高。
3 " 栽培要點
3.1 " 適時上膜升溫 " 冬棗自然休眠期需冷量為580小時,在陜西大荔地區常年1月中旬可解除自然休眠進入強迫休眠期,根據當年氣候狀況可于“小寒”至“大寒”適時上膜扣棚。一般不用人工加溫。為促進升溫特別是提升地溫,注意采取如下措施:①冬灌分墑松土后及早覆蓋地膜;②外層棚膜必須選用透光性能好的新棚膜,內層膜可用舊膜,從橫向鐵絲上拉過展開,兩張膜的接合處用小夾子夾緊,有立桿時立桿周圍可用塑料膠帶粘嚴實;③大棚四周設置裙膜(下邊壓實),外圍再覆蓋1 m寬的地膜。
3.2 " 搞好曲線換氣 " 選晴朗中午14:00左右隔段揭開一側的外膜和另一側的內膜,曲線換氣3小時。扣棚1周左右至“雨水”前,間隔7天左右,進行兩次。
3.3 " 及時揭開內膜 " 雙層膜覆蓋溫度高、濕度大,但透光率低、光照強度差,容易導致莖葉徒長。一般在芽長約5 cm、5片葉后,視天氣情況卷起內層膜,晴天午揭晚蓋,“清明”后全部卷起。“清明”前后遇晚霜,采用溝灌和蓋內膜的方法可實現雙保險。
3.4 " 暑天防止日燒 " 雙膜棚7月上中旬高溫期也是棗果上色期,為防止日燒,應及時溝灌和覆蓋遮陽網。有棗農實踐,此期上蓋內層膜1~2周可免棗果日燒,又不遮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