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筆者牽頭管理單位的老果園,在蘋果樹腐爛病防控方面總結了一些心得,希望對果農朋友有幫助。
1 " 對病原菌的認識
蘋果樹腐爛病的病原菌是一種果園習居菌,也就是“住”在果園里的真菌,專門危害枝干。歸納起來,它有以下3個特點:
" "1)弱寄生性。腐爛病菌一般只寄生在死組織上,這就是90%的病斑都發生在剪鋸傷口上的原因。因此,保護好傷口是防控腐爛病的關鍵環節。
" "2)潛伏侵染性。病菌初侵染時并不表現癥狀,潛伏一段時間后條件適宜才表現出潰瘍或干腐癥狀來。
" "3)強致病性。病菌的分生孢子一年四季均可侵染,甚至在冬季仍未休眠,只要溫度高于 "5 ℃就可膨大萌發;病菌不只侵染樹皮(韌皮部),還可侵染木質部,而且在木質部的擴展程度明顯大于韌皮部。病斑一年中有兩次擴展高峰,一次是3—4月,一次是9—10月,特別是春季,一天一個樣,擴展速度很快。
2 " 對防控腐爛病的認識
" "據調查,2012年陜西省蘋果園腐爛病病株率80.4%,平均每株病斑數2.4個,病株病斑數3個,可見腐爛病相當嚴重。筆者認為,蘋果樹腐爛病雖然發展速度快,但總體來說可防、可控,并不可怕。只要抓好以下4個方面,就能有效防控腐爛病,這在我們管理的蘋果園中也得到了驗證。
1)增強樹勢是根本。樹勢強腐爛病就輕,病菌只處于潛伏期難以擴展。增強樹勢重點抓好以下3點:一是增施有機肥。這是增強樹勢和提高果實品質的根本舉措,要想盡一切辦法增加有機肥施用量,爭取達到斤果斤肥的標準,且最好在9—10月施入,因為此時正值根系的第3次生長高峰,氣溫較高,墑情較好,土壤微生物活動旺盛,肥料利用率高。二是合理負載。只留大果好果,小果、偏斜果、病蟲果、腋花芽果(凍害嚴重年份可適當保留)一律疏掉,每畝留果數一般不超過1萬個。三是橋接,這是恢復樹勢最好的方法。4月下旬樹皮與木質部完全分離后,采取“T”字形橋接,用薄膜包嚴,防止雨水進入,用拉枝繩繃緊,以利接口愈合。
2)傷口保護最關鍵。一是樹立一個理念——夏季修剪更重要,多動手(拉枝、扭梢等),少動剪鋸。二是推遲修剪。改傳統的嚴寒季節修剪為春季修剪,即在果樹萌芽前15天左右把樹剪完,盡量縮短傷口愈合時間。據有關資料介紹,12月、1月修剪腐爛病發病率在90%以上,2月修剪腐爛病發病率為50%,3月修剪腐爛病發病率只有2.5%。三是修剪時要用消毒液處理修剪工具(尤其是鋸子),防止修剪過程中傳播腐爛病菌。四是邊修剪邊涂抹傷口愈合劑,最大限度地保護傷口。
3)涂干預防最有效。以夏季涂干最為關鍵。6月下旬至7月初正是落皮層形成期,此時老皮脫落新皮外露,病菌最易感染。用30~50倍液甲基硫菌靈或石硫合劑原液噴涂主干主枝,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及時刮治病斑。刮除是解決腐爛病斑最徹底的辦法,刮治時必須做到刮早、刮小(把工具和藥劑放在果園里,隨時發現隨時刮)、刮凈(超出病健交界處1 cm以上,刮至木質部發白),刮成立茬(棗核形),同時將刮下的病皮集中燒毀或深埋,減少果園中的病原菌基數。防治果樹腐爛病的藥劑種類繁多,筆者認為好的藥劑必須同時具備以下3個條件,即有一定的殺菌作用、有成膜成分(封閉傷口)、含營養物質(加快傷口愈合)。根據連續4年防控腐爛病藥劑篩選試驗,推薦涂抹后傷口愈合快、復發率低的4種藥劑——甲硫萘乙酸、腐愈、甲基硫菌靈糊劑、腐殖酸銅水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