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媽準備在春節前來個大掃除。這天,她招呼老伴去超市,準備買一些洗滌用品。在超市,老兩口買了一大堆洗滌劑,有洗衣服的、擦地的、廚房用的、廁所用的,還有擦玻璃的。老兩口熱火朝天地干了兩天,望著窗明幾凈的屋子,老兩口很高興。可是晚上王大媽的手突然又痛又癢,起了很多紅疹;老伴呢,手雖然沒事,第二天臉卻突然癢起來。王大媽一看,老伴的雙眼、口周和脖子上有一片一片的紅斑,還癢得厲害。二人連忙趕到醫院。
醫生說,王大媽得了手濕疹,是由水、洗滌劑刺激引起的;她的老伴得的是過敏性接觸性皮炎,治療后經過測試,是對洗滌用品中的甲醛過敏引起的。
新型洗滌劑 種類多成分復雜
現在,各種洗滌用品已進入千家萬戶,是現代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多數都是相當安全的。但是洗滌用品中含有多種化學物質,如果使用不當或在某些敏感的人群中使用,還是有一些健康危害的。
洗滌用品的主要目的是去污、清潔。主要去污成分是表面活性劑,如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等。為了增加去污能力,近年來很多產品中還添加了各種酶,如蛋白水解酶、脂(肪)酶等,可以去除多種污漬。此外,為了提高性能及達到不同用途,有些洗滌劑中還加有研磨劑、軟化劑、氧化劑、漂白劑、泡沫劑、光亮 劑、金屬防蝕劑、多種溶劑、乳化劑、增效劑、殺菌劑、防腐劑等,功用各不相同。為了改善洗滌用品的顏色和氣味,還會加入色素和香精。
用洗滌劑 該稀釋的就要稀釋
這些化學物質對皮膚的影響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皮膚刺激,另外一個是過敏。比如,洗滌用品中的表面活性劑可以直接溶解皮膚的角質,祛除皮膚油脂,破壞皮膚的正常脂質保護膜,使皮膚干裂。尤其是堿性大的表面活性劑,更容易破壞皮膚脂膜,導致皮膚對環境中多種有害物質的防護力下降,出現瘙癢、疼痛、燒灼感及紅斑、小疙瘩、干裂、脫屑等改變,即刺激性皮炎。除了表面活性劑外,各種蛋白水解酶、脂酶、研磨劑、氧化劑、漂白劑等也可以直接損傷皮膚。
一般情況下,合格的洗滌用品刺激性是很小的,刺激性皮炎多在長期、大量、慢性接觸后,微小損害不斷累積的基礎上才會發生。但是,如果使用方法不當,比如應該稀釋后再使用的洗滌用品未加稀釋就使用,或為了提高洗滌效果盲目增加用量,或使用洗滌用品后未將殘留在手上或其他用品表面的洗滌用品沖洗干凈,則容易在皮膚接觸部位發生皮炎。有些人原本就有皮膚病,如患有濕疹、魚鱗病,或者是遺傳性過敏性體質,如患有過敏性鼻炎、哮喘或特應性皮炎等,則容易在接觸洗滌用品后發生刺激性皮炎。
消毒防腐劑 最易引發皮膚過敏
容易引起皮膚過敏的化學物質主要是消毒防腐劑,如甲醛及甲醛釋放劑等,香精、乳化劑、漂白劑也可以引起過敏。皮膚過敏的發生還與個人體質及接觸機會有關。由于防腐劑廣泛存在于食品、化妝品、洗浴用品、洗滌用品及家具、裝修用品中,我們每天都有可能接觸到防腐劑,因此很多人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致敏。我們研究發現,在濕疹患者中,有5.8%的人甲醛過敏。由于甲醛具有揮發性,所以致敏的個體在某次大量接觸時容易在面頸部出現皮炎。當然,如果用手直接接觸,也可以引發皮炎。
選洗滌劑 別盲目追新
1.消費者在選購洗滌用品時,一定要選擇合格產品,而且是經過多年考驗、信譽好的品牌,勿盲目追新。
2.使用前一定要仔細閱讀使用說明,嚴格按照說明書使用。
3.用量寧少勿多,強度寧弱勿強,收到清潔效果即可。
4.使用后要將手及清潔物體表面的殘留洗滌用品沖洗干凈,洗手后使用護手霜可以幫助預防皮炎。
如果有前面所述的體質問題,洗滌時可以戴上乳膠手套,但應該保持手套干燥,這樣可以預防皮膚刺激性皮炎及接觸性皮膚過敏。
廚房
廚房污垢的形成主要是食用油滴落和受熱部分蒸發而污染于用具上,加上塵埃,日積月累便形成了一層黏稠、附著力極強的油垢。廚房油污凈的堿性助劑能對油性污垢尤其是對油性聚合物污垢起皂化作用,溶劑能溶解油性污垢及有機碳化物,表面活性劑有洗滌去污、滲透分散等作用,從而能有效去除重油污。
地板
要根據地板材質選擇地板清潔劑。使用時,將適量的地板清潔劑倒入水桶內稀釋后再用于地板清潔。對于角落或地板縫等不易清理的地方,可用舊牙刷直接蘸地板清潔劑刷洗或直接將地板清潔劑倒在抹布上擦拭,然后再以清水沖洗。
(據《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