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天,火辣辣的太陽讓人只想一頭扎進空調房中不愿出來,當久候的夜色來臨,深夜食堂般的餐館給人帶來別樣的美食體驗,就連重口味的食物似乎也變得清涼起來。想要感受成都的夜色之味,本期海燕帶你一探究竟。
五月初夏,成都人便喜歡趁著夜色約上三五好友,尋一處燒烤攤,擼串兒、豪飲、絮絮叨叨聊天……伴著微風和美食盡情享受夏夜的清涼。
除了燒烤攤,深夜食堂風格的餐館也是吸引年輕人聚會的場所之一,在調低室內燈光的同時,時下流行的節奏鮮明的音樂也必不可少。為了保持這種獨特的氛圍,有的餐館甚至不設座椅,人們一邊站著用餐一邊隨著音樂律動,吃飯變得越發趣味十足。
昏暗的光線加上斑斕的色彩,夜的氛圍便足夠了。從陽光里走進夜色中,人的感官變得敏感,這時候對食物的渴求越發有增無減。除了胃口大開,創意十足的小餐點、改良后的燒烤、無餐具盛裝的海鮮食物等無不令人眼前一新,迫不及待想一嘗美味。
夜·萌貨
在裝修中加入各種可愛元素的創意小館讓“深夜食堂”有了另一種詮釋:不規則的外部墻壁上掛滿了店主自己設計的卡通玩具,店內極富創意感的桌椅在幽暗的燈光下錯落有致地擺開,整個店面呈現出“暗黑古堡”的視覺感。
就連菜單上的菜名也十分有趣,令人只聞其名不知其意,等到菜品端上桌后一看才恍然大悟。例如“竹二代”這道菜品,選取細嫩的筍尖煮熟后搭配具有濃郁蒜泥香味的醬料,再以“香菇”造型的包子做裝飾,而包子中裹入的又是香菇餡料,真真假假令人難以分辨。又如蓋著“被子”的“熊小萌”,以飯團做成熊臉的造型,金燦燦的“被子”其實是蛋皮,揭開“被子”吃到的則是杏鮑菇與冷吃兔。這些極具創意的搭配和造型已經超越美食本身,不少被萌翻的好吃嘴紛紛表示,完全被廚師的構想和創意所征服。
夜·烤貨
幾何圖案的彩色地板、透著紅色燈光的玻璃墻、餐桌上方直直懸掛的一盞燈……盡管燈光五顏六色,但墻上隱隱約約的圖案卻讓整個餐館的環境透著些許神秘。小小的隔斷令就餐變得私密起來,而獨具格調的背景音樂和電視屏幕上播放著的秀場視頻又讓餐館有了一絲生氣,簡單的一餐飯顯得豐富有趣。
獨特的環境或許并不稀奇,但一到用餐高峰期就需排號等待的長隊證明這里的美食也是深受好吃嘴的歡迎。將烤熟的黔魚淋上濃郁醇厚的醬汁,鍋底點上小火可以在保溫之余燜熟配菜,趁著熱氣品上一口,魚肉的鮮香滋味直往嗓子里鉆。灑滿蔥花和折耳根(魚腥草)的包漿豆腐被端上餐桌時還滋滋地冒著熱氣,薄薄的豆腐塊裹著辣椒、花椒、孜然等調料,焦香的表皮韌性十足,柔韌之余滿嘴都是豆腐的鮮嫩口感。
夜·鮮貨
隨處可見的漁船、漁網、海星、貝殼等裝飾,搭配整體偏藍色調的燈光,使得食客一進入店內就猶如置身海底世界一般。除了原生態的環境,店家采取的無餐具就餐模式更是噱頭十足,搭配著迷離的氛圍,讓你體驗原汁原味的海洋風情之夜。
為了保證食物的美味,店家選擇的都是每天空運過來的新鮮“水貨”——“水貨蟹”選用野生紅毛蟹烹制而成,搭配秘制醬料,微辣鮮美的滋味讓你唇齒留香,撒上白蘭地后用火點燃,更給人帶來奇妙的美食體驗;“海鮮鹵拼”則是將鹵汁與海鮮混搭,獨特的烹飪方法帶來了令人驚喜的味覺享受,食材脆爽彈牙之余醇厚的鹵汁在口中久久不散,使得鮮味也有所提升。
夜·食貨
在成都走街串巷,一座烤架、幾張桌椅組成的燒烤攤十分常見,不過這樣的小攤只能為你提供成品,想要自己動手、享受燒烤的樂趣還得找對地方。
用火炙烤食物可以說是人類最原始的烹調方式,燒烤大概算得上是它的現代延續。以恐龍化石造型裝飾的店面頗有些考古現場的意味,而厚重的金屬桌椅、昏暗的燈光和節奏感強勁的音樂又營造了動感的現代氛圍。
燒烤雖然美味,但在室內選擇木炭作為燃料十分冒險,煙塵和明火安全是一大難關,所以技術改進和設備改良顯得尤為重要。為了讓食客體驗地道的燒烤,店家采用強勁的抽風設備保持店內空氣流通,特制的烤串在烤架上隨著配套的鏈條自行轉動,食物均勻受熱散發出陣陣鮮香,撒上各式香料,滋滋作響的美味不禁讓好吃嘴大呼過癮。奧爾良烤翅、蜜汁菠蘿精排、烤五花肉……每一種食材都成就了獨特的美味,再搭配店里的鮮釀啤酒,閑情野趣與美食體驗便都齊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