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紀九十年代,被媒體冠以“中場發動機”的馬明宇被球迷們親切的稱呼為“馬兒”。踢球的“馬兒”變成了培養球員的“馬哥”“馬校長”。歲月在馬明宇身邊流過,似乎一切都變了,但他說:“足球始終是讓握感到幸福的事。”
“馬兒”的幸福生活 “每天的生活都圍繞著足球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45歲的馬明宇說這句話時,臉上帶著孩子般的純真笑容。在接受采訪前,馬明宇帶著記者經過球場,他一面介紹培訓情況,一面帶著笑意看著場上奮力奔跑的孩子們。
從全興隊球星到國家隊隊長,從球員到校長,歲月漸漸帶走了馬明宇身上的光環,他也逐漸從球場中央走到了幕后。無論是對球員馬明宇還是足球學校創建人馬明宇來說,伴隨了他幾十年的足球絕對稱得上是人生主題,并且是讓他快樂的主題。
時值暑期,正是孩子們前來接受足球培訓的高峰期,馬明宇每天都會到由他和老隊友鄒侑根參與創建的820仁德青少年足球俱樂部,看看孩子們的訓練情況,有時還會親自上場指導。“每當看見孩子們踢球時流汗拼搏的樣子,我都能感受到他們的快樂。你看他們一個個曬得黑亮黑亮的,多 么帥氣!” 今年,馬明宇剛剛代表成都城市仁德隊參加了中國足球協會舉辦的“中華杯”c組(45歲以上)足球賽。談起這個比賽,他顯得神采飛揚,“過去的前輩、隊友在這個比賽中又聚到了一起,還能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馳騁在賽場上,別提有多開心了”。顯然,年齡并沒有阻止這群足球“老人”們踢球的腳步。
從未停止的腳步
2002年,馬明宇作為國家隊隊長帶領中國隊闖入世界杯決賽圈后激流勇退,將重心轉到了青少年足球培訓上,創辦了“明宇足球俱樂部”。為了培養青年球員,十多年間,馬明宇為青少年足球培訓投入了上千萬元人民幣。
在馬明宇創辦足球學校的前期,家長們對于把孩子送到足球學校學習的態度并不樂觀,馬明宇和團隊在那時有過迷茫和無奈。但馬明宇沒有停止自己的腳步,因為在他看來,青少年足球培訓在足球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以前我經常和隊友聊到,我們很幸運地經歷了中國足球的一個黃金時期,我希望年輕一代的孩子們也能在濃厚的足球氛圍中成長。同時,我也想把自己積累的經驗傳播下去,為中國足球做一些事,回饋社會,反哺足球。”
2014年5月,馬明宇出任四川省足球管理中心副主任,主要負責分管青少年足球培訓的工作,這被看作是川足名宿“反哺”四川足球的代表性事件。如今,馬明宇一面欣喜地看到人們對足球重燃的信心,一面也清醒地認識到自己肩上的責任。“我們現在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把政策落實到實處,在絕佳的機遇面前,我們要時刻做好準備,進一步完善青少年足球培訓制度。”
技術型球員的執著
在球員時代,“體格強健”“速度出眾”一直都不是馬明宇的標簽。“我小時候身體不好,剛開始踢球時,我又瘦又小,因而技術就成為了我關注的焦點。”成為一名技術型中場球員意味著更辛苦的訓練和更多的付出,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甲A賽場上,馬明宇細膩的腳法和出色的表現充分說明了他付出了多少努力。
今天,從事青少年足球培訓工作的馬明宇更加重視對學員技術的培養。“影響一名足球運動員素質條件的因素很多,在我看來,腳下技術是核心之一。”馬明宇認為,一名球員的體力和速度會隨著年齡增長和競技狀態的下滑顯著減弱,但腳下技術卻不會,相反,它會成為一名球員最寶貴的財富。馬明宇和他的培訓團隊在技術培訓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并且他們還樹立了一個觀點——不輕易以身體素質等先天條件來判斷一個孩子是否適合踢球。為此,他們贏得了許多家長的認同。帶著對技術的執著,馬明宇相信他和團隊能夠在青少年足球培訓這條路上穩健地走下去,并且越走越好。
QA
Q=《成都女報》 A=馬明宇
Q:帶領國家隊闖入2002年世界杯決賽圈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A:這個問題很多人問過我,其實沒有大家想象中的激動和特別 當我們真正進入決賽圈的時候,反而沒有之前在沈陽五里河體育場出線時的激動心情了,就像在經歷一場再平常不過的比賽。
Q:你如何看待校園足球?
A:我覺得校園足球不僅僅是培訓足球技能這么一件單一的事情,更多的是對弦子們心理、身體素質等方面的鍛煉?我們不需要去談孩子是否有天賦,即使他以后不從事足球及相關職業,這也將成為他成長中的一段重要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