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在蘇州生活區以及各大高校的實地考察、問卷調查和走訪,針對蘇州生活區和各大高校的居民及學生對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概念、方式和環保意識進行了分析和總結。同時在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蘇州自身的實際情況和特點對蘇州的生活垃圾處理提出一些初步的對策。
【關鍵詞】城市生活垃圾""蘇州""現狀""垃圾分類
【中圖分類號】X79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4-0012-02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增長,人口的增長以及人們對物質需求的急劇增加,城市生活垃圾的產量也隨之增長。雖然我國近年來對城市生活垃圾逐步重視起來,但整體的處理水平仍舊較低。2005年4月1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頒布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07年7月1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頒布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也正式施行。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已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本文以蘇州生活區以及各大高校為例,通過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以及實地考察,針對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現狀進行了分析。
一"蘇州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概述
城市生活垃圾即居民日常生活過程中所產生的固體廢棄物,與工業廢棄物、醫療廢棄物、建筑廢棄物等不同,其包含廚余垃圾、廢舊衣物報紙、廢舊電池等有毒有害的固體廢棄物。城市生活垃圾強調的是居民日常生活、消費、辦公等所產生的垃圾,即居民的生活垃圾。國內許多城市采取的處理方式是焚燒和填埋。總的來說,城市生活垃圾對周邊環境還是有比較大的危害。
在對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中,即收集、運輸、處理和清理過程中,往往會產生對大氣、水源和土壤有害的物質。這種后果不僅影響到了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個人的身體健康,同時也對市容市貌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直接影響到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成為社會城市生活亟待解決的一大難題。
蘇州同國內外許多城市一樣,面臨著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難題。蘇州對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所采用的模式為:混合投
放——混合收集——集中運輸——集中處理。以蘇州七子山生活垃圾填埋場為例,七子山生活垃圾填埋場按照“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標準”,結合蘇州市的實際情況,采用衛生填埋來對城市生活垃圾進行處理。垃圾衛生填埋作業工藝路線如下:運輸——卸料——鋪放——壓實——覆蓋——消殺。為了不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建設了以下四個部分設施來處理城市生活垃圾,分別是填埋庫區、進場道路、生產管理和污水管線。生活垃圾最后會在指定的作業單位由推土機推平壓實,并且再利用藥物來消滅蚊蠅,為了不污染周邊的水體,所產生的滲瀝液會通過污水管線進入城市污水處理系統。同時會通過使用導氣設施收集沼氣交由沼氣發電場進行綜合利用。總的來說,蘇州對于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正處于不斷完善的進程中。
二"蘇州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存在的問題
目前,許多國家的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技術已經非常成熟,關于生活垃圾處理的立法也趨于完善。德國是西方最早實行循環經濟理念的國家之一,并且針對城市生活垃圾處理進行了一系列的立法,以求完善地處理城市生活垃圾,并且發展循環經濟。各大世界經濟強國(美國、德國、英國等)對城市生活垃圾采取衛生填埋的方式,但也有少部分國家如日本、丹麥、瑞士等采取了焚燒處置。相較而言,蘇州對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還是略顯落后。
1.居民、學生的垃圾分類意識淡薄,垃圾分類技術標準模糊
從2000年開始,蘇州借鑒國外的垃圾分類方式開始在一些居民小區試點進行垃圾分類,但是到了2015年的今天,蘇州仍舊在進行垃圾分類的試點。不難看出蘇州離全面實行垃圾分類還有巨大的距離。也有不少居民、學生表示,他們對于“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機垃圾”“無機垃圾”“可燃垃圾”等難以進行區分。因此,垃圾源頭的混雜給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造成了巨大的工作量,降低了處理效率。
2.政策法規的不健全
2005年蘇州出臺了《蘇州市城市建筑管理辦法》,2009年蘇州出臺了《蘇州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但是并沒有引起公眾的重視,從2000年開始的社會倡導一直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2015年蘇州將出臺《蘇州市生活垃圾分類促進辦法》,確立全市垃圾分類模式、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和個人的社會責任,以及具體促進措施,將社會倡導升級到立法規定,以求促進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發展。
3.垃圾處理的宣傳不夠
從走訪的各個小區和各大高校來看,許多居民和學生對垃圾的分類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意識,但是由于居民和學生對于垃圾處理知識的匱乏,以及社會、學校、媒體等宣傳的力度不夠,導致生活垃圾的處理停滯不前。因此,對于如何正確地處理、分類垃圾還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難。
4.垃圾收運體系的不健全
自2012年起在各個小區設置了21個垃圾收集亭,但是到2015年,垃圾分類仍未在全市普及,垃圾運輸車輛和垃圾收集亭的數量也有限,垃圾分類投放和運輸系統還是不夠健全。
三"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戰略思考
1.政府引導
第一,政策保障。參照各國對于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政府的立法保障和積極倡導無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例如日本具有完備的法律保障,日本的《環境資源保護法》《固體廢棄物處理和清潔法》《再生資源法》《食品再生利用資源法》等等。德國頒布的《廢棄物處理法》《廢物分類包裝條例》《循環經濟與廢棄物處理法》《可再生能源法》等等。正因為各國對于生活垃圾處理的重視,它們的垃圾回收利用率也非常高,同時也促進了環境的保護,加強了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因此,蘇州政府應加強完善有關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面的立法和監管機制。一方面引起居民、學生對于垃圾處理的重視,另一方面統籌協調政府有關部門和各個區,切實地把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擺上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同時,也可以借鑒各個國家具體城市的處理辦法,細化分工,將工作落實到各個崗位。
第二,完善基礎設施。為了加大蘇州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工作力度,提高蘇州市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公害化處理能力和水平。(1)應該以生活垃圾源頭減量為導向,將垃圾分類收集亭普及到各區,減少垃圾處理的難度;(2)以循環經濟和可再生能源為核心,安排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使資源可以再生利用,造福大眾;(3)將環境保護作為目標,健全垃圾處理設施規劃,將城市生活垃圾對環境的傷害降到最低。
第三,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的普及。一方面蘇州市應擴大生活垃圾分類的試點,將垃圾分類普及到各個居民生活區以及各大高校;另一方面蘇州市應通過媒體向大眾積極宣傳垃圾分類的作用,提高居民的自主意識,各大高校也應積極地向學生宣傳垃圾分類的知識,不斷地提高公眾的垃圾分類意識。
2.公眾意識
第一,垃圾分類的宣傳。公眾是垃圾分類的主力軍,他們自主地對生活垃圾的分類處理對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運作起到巨大的作用,能夠從源頭上減輕負擔并且提高效率。但是,公眾對于生活垃圾的處理往往受到自主意識、生活習慣等的影響,因此要不斷地強化公眾的垃圾分類意識和環保意識,同時完善垃圾分類的硬件設施,以方便大眾。
第二,適當的措施。各國對于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之所以能夠不斷地完善優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國家法律的強制性規定。一些國家對于一些對垃圾處理不當的行為采取了經濟處罰的措施。因此,蘇州可以在法律不斷完善的情況下,參照各國成功的方式,結合自身的特點,采取適當的獎懲措施來鼓勵公眾。
四"結論
隨著蘇州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流動人口的增加以及公眾物質需求的增長,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已經刻不容緩,這不僅需要政府的鼓勵支持,也需要引起公眾的重視。我們相信在對國外成功方式借鑒的基礎上,政府的引導和公眾自主意識的不斷增長,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體系能夠日益完善。
參考文獻
[1]劉盛萍、蔡敬民、吳克等.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現狀及對策探討[J].合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4)
[2]黃志強.蘇州市區生活垃圾分類現狀及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14
[3]馬曉鳳.中小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戰略思考[D].西南交通大學,2007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