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公共選修課資產評估學的課程特點、教學目的出發,總結了財經類高校資產評估學教學實踐中存在教材應試性較強,缺乏專業的針對性;教學過程手段方法單一,缺乏實務實訓;考核方式過多依賴卷面,實踐操作考核較少等問題,并以銅陵學院為例,提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措施,應突出教學內容的實用性、趣味性、實務性、執業性與參與性。
【關鍵詞】資產評估學""公共選修課""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4-0069-02
公共選修課教學是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和提高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在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寬闊的視野和完善的知識結構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從教學內容改革的角度出發,以銅陵學院為例,探討如何提高學生學習公共選修課資產評估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課程介紹與教學目的
資產評估學是為適應市場經濟和資產評估行業發展需要而產生的一門新興學科,該學科具有極強的政策性、理論性、技術性、實務性和應用性。自2005年兩所高校開設資產評估本科專業以來,至今還不到十年的時間,因此在教學上還有許多值得探討的地方。銅陵學院已開設資產評估學課程十余年,2013年還開始招收資產評估本科專業,進行專業教育。作為財經類高校的一門公共選修課,本課程既包含了資產評估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又涉及各種類型資產的評估實務,不少專業的學生還能在此門課程中獲得與本專業相關的知識,融會貫通為己所用,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目的。選修此門課程的學生來自全校不同的專業,有會計學、保險學、金融學等財經類專業的學生,也有法學、知識產權等非財經類專業的學生,財經類專業的學生有些已經修讀過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等專業基礎課,而非財經類專業的學生則大多沒有涉及過此類課程。
作為公共選修課的資產評估課程不是培養資產評估的專業人才,而是復合型的應用性人才,因而,在設計教學內容之前,首先應明確課程的教學目的,理清專業基礎課和公共選修課的區別,否則會使學生覺得力不從心,失去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根據銅陵學院學生的特點,筆者確立公選課資產評估學的教學目的是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資產評估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常見類型資產的評估程序和評估思路,并能應用相關的理論和方法思考和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經濟問題。
二"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資產評估學是財經類高校的基礎課程之一,但與歷史悠久的會計學課程相比,起步較晚,發展仍不成熟,教學中存在如下問題:在教材方面,多數高校使用的都是國家注冊評估師考試的專用教材,應試性較強,缺乏對各類專業的針對性,因而不完全適合應用性本科院校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手段方法單一,缺乏實務實訓,多以理論講授結合習題演練,雖然任課教師也認為實務很重要,但在實際中教學由于實踐單位聯系的困難、運行軟件的缺乏等問題,都難以達到預期目標;在考核方式上,過多依賴卷面考試,而學生實踐操作的測試幾乎為零,導致學生學習主動性不高,被動接受知識,因而,教學質量總體不高,教學效果不夠理想。筆者通過教學發現,銅陵學院學生普遍認為資產評估課程有很多公式,要計算,是數學等等,這就要求教師除了要具備良好的理論功底,更要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實務教學等方面下功夫。
三"精心取舍教學內容,調動學生積極性
在教學實踐中,筆者認為在授課中應精心取舍教學內容,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程理念,強化實用性、趣味性、實務性、執業性和參與性,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能。
1.引入現實生活問題,突出課程的實用性
資產評估活動與現實生活聯系非常緊密,將資產評估課程知識教育與現實經濟活動有效對接,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助益匪淺。一方面,資產評估涉及的很多數學公式,學生反映難,但基本的評估原理和公式不能掌握就會影響后面知識的學習,使學生喪失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教學中應處理好抽象與形象的關系,把抽象的數學模型轉化為形象的生活問題,增強課程的實用性。例如在講三大方法評估時尤其是收益還原法時,單純地講解公式,學生會感到很枯燥、乏味,筆者發現收益法中的純收益不變,收益年期有限情況下的計算公式與現實生活中貸款額度和月供的計算公式一樣,通過將此類關系學生畢業后工作生活的內容加入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如,時下購買汽車已成為家庭投資的重要項目,講機器設備評估時將二手車的殘值評估引入課堂,
為學生今后選車、購車提供參考意見,拓展他們的視野;另一方面,將行業發展的最新動態和社會熱點問題有機融入課堂教學來不斷豐富教學內容。例如,筆者在導論部分引入關注度較高的一些熱點案件,從資產評估學的角度進行點評;在講房地產評估時將目前熱議的以房養老、共有產權房等問題,結合房地產價值評估的難點對這一制度能否施行進行探討;在講企業價值評估時將知名企業的收購重組,像聯想并購IBM的PC業務,TCL并購阿爾卡特等作為實例給學生講解;在講無形資產評估時將莫言的著作權、可口可樂公司的品牌價值評估作為引導案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等。通過引入現實生活問題,引導學生從資產評估的視角來思考和解決問題。
2.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教學的趣味性
目前,高校公共選修課選課盲目、上課沒有興趣、混學分的現象比較嚴重,因此,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是開好公選課的關鍵所在。資產評估是一門理論性相對較強的學科,為了將知識性與趣味性結合,在教學中可以借助現代化的網絡資源,將機器設備評估中二手車鑒定評估師的現場錄像引入課堂,將教材中沒有涉及的珠寶玉器的評估和古玩字畫的鑒定估價視頻加入教學內容,使學生對評估過程有直觀和深刻的印象。通過這種觀摩教學,學生會被評估師扎實的評估知識、敏銳的職業判斷所感染,也能感受到評估師行業的重要性和其中的樂趣,從而大大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此外,還可以采用專題講座法、案例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如在第一講,可以做兩個專題,一是孫子兵法與資產評估,將古代兵法與現代學科做對比剖析,讓學生理解資產評估的基本概念和要素;二是從資產評估立法看評估行業的發展,將資產評估與行業發展相關的立法結合。
3.注重教學實踐環節,增強課程的實務性
資產評估是一門實務操作性很強的新興學科,具有非常強的技術性、實踐性。除了讓學生學到系統的有一定深度和廣度的理論知識外,還應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因此,需寓實務于教學。在教學中嘗試運用項目導向化、班級公司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進行模擬評估,組建任務小組,以職業崗位操作為主線,按照業務受理——評估準備——現場勘查——評定估算——提交報告的流程,達到鞏固課堂教學內容,使學生全面掌握資產評估實務操作的目的。比如,在講房地產評估時,以銅陵市五環國際小區的住宅為例,讓學生對其進行評估。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小組成員具體任務自行商討分配,老師起輔助指導作用,讓學生找尋學校附近的參照物如恒大綠洲、水晶城的住宅進行比較修正,在進行資料收集、現場勘查、評定估算等過程后,分別由各組選派代表闡述評估思路和過程,以及評估中遇到的困難并把經驗分享給全班同學,老師再對整個過程進行點評和總結歸納。通過參與評估學生發現在描述被評估對象時這樣看似簡單的內容,實踐起來并不容易,繼而學生不但對理論知識有了掌握,還可以避免眼高手低的毛病。此外,在教學中開展一到兩次專題講座,聘請評估公司或事務所有實踐經驗的資產評估師,讓學生深入了解評估實務,彌補實踐教學環節的缺陷。筆者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效果良好。
4.借鑒“三師”資格考試,體現課程的執業性
公選課除了傳授知識外,還應開拓學生的視野,對學生就業有所幫助。資產評估學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目前還處于探索階段,不像會計學一類的學科已經發展得很成熟,大多是在財務專業下建立起來的。為了適應社會需求,不少學校更多地把注冊資產評估師與注冊會計師、注冊稅務師放在一起作為學生職業的選擇,因此筆者認為還可在“評估”上多做文章,結合資產評估學課程的特點,將評估行業中的相關執業資格考試的內容穿插于課程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將注冊資產評估師與行業聯系緊密的注冊土地估價師和注冊房地產估價師資格考試關聯起來,構建橫向和縱向的“三師”一體的執業關聯教育,拓展學生的視野。
5.轉變課程考核方式,強化學生的參與性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筆者在資產評估學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轉變單一的以一篇論文或期末開卷考試的考核方式,強化學生的參與性,讓考場走出書本、走出教室。單一的考核方式,往往不能全面反映學生對課程學習的真實效果,也不利于考察學生的創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很多教師都在課程考核上都非常贊同采用多種考核方式相結合的考核方法,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在教學中,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方式考核:一是實行隨堂考核制,如講完收益法的計算公式,當堂讓學生做練習,做到隨堂考核,也能檢測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控制教學進度;二是課后項目加分制,在一些需要消化吸收的內容上,下課時留一個可以拓展或鞏固知識點的作業,讓學生自己鉆研討論。下次上課由學生來講解,對于做得好的學生給予加分。三是多角度評分制;對學生的評價包括自我評分、組員評分和教師評分。考評內容包括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過程評價主要評價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的參與度、積極性等。結果評價包括學生合作的程度、發言次數和評估報告質量等。
四"結語
當前,對于資產評估學公選課課程內容進行改革,就需要從教學內容的實用性、趣味性、實務性、執業性和教學效果的綜合考評等幾方面入手,努力做到教學內容不斷加以更新注意實效性,教學方法不斷加以完善注重靈活性,教學手段不斷加以豐富注重趣味性,教學效果考評不斷加以改進注重參與性,使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和輕松愉快的環境下不僅能學到更多的知識而且更多地掌握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參考文獻
[1]張瑤瑤.“三師一體”助推評估專業教育[N].中國會計報,2012.6.29
[2]王海春.資產評估專業雙語教學的現狀與思考[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3(10)
[3]申海霞.獨立學院《資產評估學》課程教學問題研究——以山西大學商務學院為例[J].經濟師,2013(12)
[4]于翠芳、石春紅.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資產評估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經濟師,2014(1)
[5]劉杰、蔣昕.以就業為導向的資產評估課程教學改革[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1(12)
[6]張小芳.資產評估教學模式探討[J].價值工程,2012(15)
[7]程玉英、劉麗、周曉輝.資產評估課程實踐教學研究[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2(2)
[8]張晗.網絡在資產評估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網友世界,2012(5)
[9]張彩英、劉洋.資產評估模擬實驗教學的可行性分析及實踐探索——以內蒙古財經學院為例[J].財會通訊,2009(21)
[10]吳慧香.項目導向的無形資產評估教學模式構建與實施[J].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2012(4)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