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類礦井通風技術課程作為礦井通風專業的一門必修課,實用性很強,省內外不少高職院校在實踐中形成了“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本文在已有的成果基礎上,創新教學模式,提出了“教學做賽”四位一體教學法并應用于實踐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關鍵詞】教學模式""四位一體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4-0072-01
礦井通風技術課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課程,學生對該門課程的掌握情況,特別是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高低將對學生以后工作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通過研究,本文提出“教學做賽”四位一體教學法,即“教”指教師課堂講解知識點、演示基本操作;“學”指學生根據老師的講解及示范對知識點進行理解領悟;“做”指學生根據老師的示范自己動手實際操作;“賽”指對該門課程的重點內容設置技能大賽,通過技能大賽的形式,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達到以賽促教的效果。
一"現有教學模式分析
根據該門課程的性質,平頂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于2010年率先提出“教學做”一體化項目教學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時,該教學模式在其他專業也得到了推廣應用,但隨著學校學生招生規模的擴大,學生入學基礎相差較大,已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的需要。通過深入研究發現,現有“教學做”一體化項目教學實施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1)由于該專業學生較多,一般情況下,1個教學班由2個自然班組成,一次上課人數至少60人,這將影響教學質量。(2)學生上課存在不敢說、不敢做的情況,由于學生性格各異,45分鐘的課堂,老師很難照顧到每一個同學,外向的同學發言積極,機會較多,其他同學基本沒有機會。(3)設置實訓項目大多為全班1題,會出現實訓報告、上交作業雷同現象。
二"教學模式改革內容
1.建立教學激勵機制,調動教師參與教學改革的積極性
礦井通風技術課程實施“教學做賽”四位一體教學法,在此過程中參與一體化教學的老師必然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但課時計算與純理論教學相同。所以,一些教學課程流于形式,效果不夠明顯。為提高教學效果,從學校層面,制定四位一體教學法教學評價獎勵政策,并對課程實行單班教學。從2012級通風與安全專業3個班的學生開始,該門課程實行單班教學,由3名專業教師講授,嚴格控制學生人數,切實保障教學效果。同時,對單班授課教師實行評價學時獎勵機制:年終評價效果合格的班級,課時乘以1.2的倍數,對于教學效果良好的任課教師課時乘以1.3的系數,對于教學效果尤其突出的教師,課時乘以1.5倍的系數,切實激發教師主動性。
2.優化開發實訓項目,提高實訓教學效果
對于礦井通風與安全專業,校內實習實訓條件基本滿足學生實訓需要,但部分實訓項目應用價值不高,部分實訓項目還有待開發。為此要優化實訓項目,開發新的實訓項目,以滿足學生校內實訓需要。礦井通風技術課現有的實訓項目存在三種情況:一是部分實訓項目已沒有實際應用價值,二是部分實訓項目需要加大實訓力度,三是有些新的實訓項目需要開發。把原有12個實訓項目,優化整合為10個,刪掉CO濃度實測等4個項目,開發精密氣壓計的使用等2個項目,對通風阻力測定等2個實訓項目從實訓時間上進行延長。在此基礎上,編寫符合實際的實訓教程配合現行教材使用。
3.實現課程內容“成果化”,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程內容“成果化”,是指學生通過課程項目實訓形成一些有形或無形產品。該專業受自身特點的影響,一體化教學不會像機械類專業那樣,學生可以親自動手制造有形的產品,但是他們可以根據具體實訓項目撰寫實訓報告,為保證實訓質量,各實訓項目在數值設置上力爭做到人手一題,保證實訓效果,調動每個同學的積極性。
4.調整考核方式,著重過程考核
針對當前學生生源情況,完善考核體系,實行多樣化的考核方式,增加學生日常表現的所占比例,對于礦井通風技術課,考核內容感情態度所占比例由原來的10%調整為15%,操作技能由原來的40%調整為50%,突出學生的平時表現。同時,對操作技能的考核由任課教師1人考核變為課題組2~3人考核,增加過程考核的公平性。
5.開展職業技能競賽
為提高學生動手能力,提升學生語言表達、邏輯分析等綜合素質,從本課程21個實訓項目中挑選出6個實訓項目進行技能競賽。模擬國賽賽項進行方案設計、訓練指導,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和訓練的積極性,使學生在練中學、學中練,達到以賽促教的效果。
三"特色與創新
1.采用“教、學、做、賽”四位一體教學法,豐富了一體化教學模式內涵
創新了高職煤炭類專業課授課模式,解決了理論與實踐相互獨立的狀況和“教學做”一體化不足的問題。特別是將礦井通風課程若干典型工作任務設計成技能競賽項目,開展校內礦井測風工技能大賽,達到了“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的目標,完善、豐富和發展了“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
2.建立教學改革激勵機制,充分調動了教師參與教學改革的積極性
從學校層面,制定一體化教學評價獎勵政策,并對一體化課程實行單班教學。30人為一個標準教學班,嚴格控制學生人數,切實保障教學效果。同時,對單班授課教師試行評價學時獎勵機制,年終評價效果合格的班級,課時乘以1.2的倍數,對于教學效果良好的任課教師課時乘以1.3的系數,對于教學效果尤其突出的教師,課時乘以1.5倍的系數,切實激發教師的主動性。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