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需要高中政治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適當的指導、誘發探究思維、引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轉變方式等方法,讓學生有效地參與到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來,在探究未知轉化為已知的過程中發展能力、獲得知識。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探究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4-0092-02
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當中,怎樣使學生更好地經歷探究、樂于探究,進而形成探究能力?這就需要高中政治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適當的指導、誘發探究思維、引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轉變方式等方法,讓學生有效地參與到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來,在探究未知轉化為已知的過程中發展能力、獲得知識。下面結合筆者多年的高中政治教學實踐經驗,就如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進行探討。
一"精心創設問題情境,誘發學生探究思維
課堂教學強調的是學生的主體作用,就是通過學生自己主動地去探求未知的世界,然后從中獲得體驗與知識,但是這并不是說老師的主導作用就“靠邊站”了。然而,老師的主導作用恰恰體現在給學生探究性學習設置問題,這是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前提,接著就需要老師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對問題恰到好處地進行點撥,以便積極引導學生展開思考、進行質疑。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作為“引路人”的老師就需要對課程進行重新組合并設計問題。這時老師可以通過具有代表性的事例、情景、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誘發學生展開探究,調動他們的思維,引導學生敢想、敢問、敢質疑。例如,在講授“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一節內容的時候,精心設置了“一個關于畫家考試誰在規定的時間里畫出最多的駱駝誰就被錄取的故事”這樣一個情境,并把問題“倘若你也是一個畫家,你會怎樣畫?”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帶著解決問題的目的去學習,不僅一下子激發了學生躍躍欲試的欲望,產生了主動探索的想法,而且尋找答案這個過程就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善于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也是學生從中獲得知識的過程。
二"充分聯系生活素材,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新課標中要求學生學習的內容須是有現實意義的,只有這樣才會有利于同學們積極、主動地展開交流、推理、驗證、猜測、實驗、觀察等教學活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老師應當將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情況跟所學的知識充分地結合在一起,創設與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比較有興趣的情景,進而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使同學們主動地去探究新的知識。比如在“樹立正確的就業觀”一節,老師可以讓同學們來思考“倘若你作為一位企業人事部門的主管,你會聘用怎么樣的畢業生呢?”“倘若你作為一名單位的領導,你會對下屬提怎么樣的要求呢?”如此,同學們就會馬上聯系到日常生活中所遇見過或聽說的,借助日常生活中的見聞去做出判斷,由已知類推出未知,這個過程不僅讓學習成了一項探究的活動,也讓學生從中獲得了新知識和新能力。
三"提倡實踐操作,注重探究過程
探究性學習其中的一個目標就是使學生們獲取親身參與探究過程的實踐體驗。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為學生們提供足夠的體驗機會,積極引導學生們在實踐操作過程中得到學習和鍛煉,在課堂中玩,在玩中學會知識、培養探究能力。比如,在講授“普遍聯系”這一內容的時候,老師可以設計如下體驗活動:請你設計我校即將在教學區建設的綜合大樓,并請你說說設計這棟大樓的思路。由于這是教學區的綜合大樓,在設計的時候就應當周密考慮諸如資金、采光以及與原來周邊建筑物的協調關系等各方因素,涉及地理、物理、經濟、環境等知識。最后通過思考,使學生在探究的過程當中學會了運用“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觀念來分析問題,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整個過程中,老師為學生創造了一個寬松的探究環境,學生可以發散思維,自由發揮,用各種各樣的辦法去探尋問題的對策,探究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就是開動腦筋、拓展思維的過程,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四"組織討論交流,體驗探究成果
新課標強調教育需面向學生并讓學生廣泛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高中政治教學過程當中,老師應當多組織同學們進行交流和討論,進而培養合作精神。通過交流合作,使同學們分享了情感,還獲得了知識、發展了能力。比如,在講授“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內容的時候,老師可以組織同學們分組討論“倘若你是一名人大代表,針對目前高考要不要文理分科這一問題,你會怎樣履行職責?”同學們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接著依照自己的看法形成自己的作法;在小組中進行討論,交流各方意見,最后形成小組報告。這樣在教學中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交流,不僅營造了輕松活潑的課堂氣氛,還讓同學們在討論中學習別人的長處,在討論中學會發現、學會探究,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
五"轉變傳統方式,鼓勵創新思維
探究能力的培養也強調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所以,學生在具體知識點的學習過程中也應當創新思維,掌握一定的學習技巧,改變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學會運用探究性學習方式。
第一,需要將知識點進行關鍵詞化。高中政治課程不僅章節多,而且內容繁雜,囊括了哲學、經濟、政治、文化四大領域,面對眾多的知識點,如何理解、掌握?這不僅要學,而且要學會提高學習的效率。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那就需要學生學會在眾多的知識點中進行歸納和概括。如何掌握歸納和概括呢?這就需要學生學會找準“關鍵詞”,借助“關鍵詞”掌握要點,進而記牢知識點。比如說,在學習“價值規律”的3個作用時,老師可以教學生用“調節、刺激、促進”3個詞將價值規律的3個作用關鍵詞化。這樣3個詞就比3句話好記多了,不僅減少了學生的記憶量,還提高了學習的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對關鍵詞的歸納、概括既可以出自老師,也可以來自學生。
第二,需要將抽象的理論知識進行事例化。在高中政治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出現過很多繞口、生澀,甚至是難以理解的理論知識,這時不妨讓學生采取一種探究性的學習方式,即把抽象的理論知識通過具體的事例來說明,這樣就能讓學生通俗易懂,還方便記憶,消除了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繞口、生澀、難以理解的學習情形。比如說,關于社會主義國家強有力的“宏觀調控”,這個抽象的“宏觀調控”就可以聯想到平時的“國家對銀行存款基金率的調控”“國家對房地產行業的調控”等。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在進行探究性學習的過程當中,關于具體事例的選取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也可以是實物、圖畫、圖表等直觀性的。
第三,善于將事物之間的異同對比化。在高中政治課程當中,有許多基礎知識點是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這些知識點的原理、概念或者相反,或者相近,只要善于對這些原理、概念、知識點加以對比區分,那么就可以建立它們彼此間的具體聯系,并通過這個具體聯系掌握它們的異同點,從而使得學習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比如說,在學習“價值”這一概念的時候,就可以采取對比的方式,找出“價格”“使用價值”“交換價值”“價值規律”等概念的具體聯系,并通過這個具體聯系掌握它們。
六"結束語
總而言之,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一方面需要教師合理的引導,另一方面需要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老師應當在課程教學過程當中創造各種有利的條件,指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反之,學生也需要在學習過程當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這一原動力,通過關鍵詞化、具體的事例化、對比化等來強化探究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付巧珍.高中政治課程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探究性[J].教育教學論壇,2012(20)
[2]張亞洲.學貴自主重在探究——略論高中政治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4(23)
[3]王楠.高中思想政治新課改實施過程中的對策思考[J].科學導報,2014(3)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