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作性學習是目前新課標所倡導的重要學習方式,對語文教學更為適用,已經(jīng)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學生的關注。本文首先分析了合作性學習的概念,然后對語文課堂合作性學習的基本環(huán)節(jié)進行了分析,最后總結了有效構建語文課堂合作性學習的策略,以供廣大讀者參考。
【關鍵詞】語文教學""合作性學習""操作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4-0108-01
一"合作性學習的概念
目前學術界關于合作性學習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比較有代表性的主要包括:(1)合作性學習是學生在小組中進行學習,然后根據(jù)他們小組的成績作為最后評價的一種課堂教學方法。(2)合作性學習是教學中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在共同學習中最大限度提高自己和他人能力的學習。(3)合作性學習是教師將學生分配到異質(zhì)小組中,并要求他們完成課堂布置的任務。
通過以上定義可以看出,雖然不同學者對合作性學習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他們的論斷有很多相通性,比如都認為小組是主要形式、交流是學習辦法、小組成績是考查標準等。因此本文認為合作性學習就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充當指導者的角色,異質(zhì)小組為單位,學生互相之間進行合作互動,從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達到教學效果的目的。
二"語文課堂合作性學習的基本環(huán)節(jié)
語文教學與其他學科相比,更看重學生的想象能力,所以合作性學習模式比較適合于語文課堂。本文認為語文課堂運用合作性學習模式時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包括:(1)導學預習。就是語文教師在課前做好指導工作,根據(jù)課文的要求設計相應的情境,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對自己將要學習的任務有所了解,也能夠促使他們快速進入學習角色中。(2)講授自學。本文提出的講授自學與傳統(tǒng)教學中的講授自學存在一定的差別,后者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在課堂上接納知識,能回答老師所提出的問題。而合作性學習中的講授自學是為了合作預熱,通過教師的講授來啟發(fā)學生的思維,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讓他們能夠針對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也是為后續(xù)的小組活動做準備。(3)小組合作。學生通過自學后,已經(jīng)對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并且在分組時采用靈活安排的原則,保證他們之間的交流能夠達到更好的效果。在小組討論中,每個成員都可以提出質(zhì)疑,從而形成初步的共識。(4)匯報展示。小組合作結束后,每個小組要派代表向全班匯報本組討論的想法和結論,由于語文教學具有更大的主觀性,很多時候并不存在固定不變的答案,所以每個小組都可以對其他小組的匯報提出質(zhì)疑。小組可以在匯報展示環(huán)節(jié)不斷更新自己的觀點和結論,從而以最恰當?shù)姆绞胶徒Y果展示在全班同學面前。(5)總結評價。各個小組匯報展示結束后,教師應該發(fā)揮自己的指導作用,根據(jù)一定的評價標準對每個小組的結果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對其中比較好的小組應該提出表揚,從而能夠調(diào)動其他小組的積極性。另外一方面,教師還要對討論結果進行及時的歸納總結,從而將課堂主導權掌握在自己手里。
三"語文課堂合作性學習的構建策略
第一,做好合作性學習的前期準備工作。首先應該科學地組建合作小組,因為合作小組是其主體單位,也是開展合作性教學的前提。本文認為其組建應該堅持的原則包括:組內(nèi)異質(zhì)和組外同質(zhì)的原則,前者是考慮到各個學習小組中的學生在性格、能力、成績等方面都存在差異,而后者是指每個小組之間的實力都基本相當;自由組合的原則,因為合作性學習是非正式學生群體,是學生自由組合而成的,所以應該堅持這種原則。其次,做好導學問題的設計工作。導學案就是課前引導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進行預習的教案,能夠讓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有一定的了解,增強學習的趣味性,所以導學案設計對合作性學習特別重要。本文認為合作性學習模式中語文學科導學案的設計應該遵循的原則包括:問題的人文性和情感性,語文是一門具有很強人文性的學科,讓學生從導學案中看到人的感情、人的生活,增強合作性學習的情趣;問題的延展性原則,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語文的學習能力,應該在導學案設計中具有一定的延展性,這也是語文學科具有很大想象空間的重要表現(xiàn)。第二,做好后期的總體評價工作。評價是合作性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特別是語文教學更是如此,學生可以從反饋中了解自己進步的地方和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從而有助于他們在日后的學習中不斷改進。本文認為合作性語文教學中在評價方面應該堅持的原則包括:首先,要讓學生熟悉評價指標,這也是語文課堂教學的方向,評價的對象不僅包括學生個體,還要對合作小組進行評價,關注每一位學生在小組中的變化和成長,語文學科的評價主要包括內(nèi)容評價、態(tài)度評價和表達評價三個方面。其次要在不同時機選擇不同的評價方式,語文教學包括很多內(nèi)容,而評價時也可以根據(jù)所教內(nèi)容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評價方式,比如書面評價、口頭評價、教師評價、學生互評等方式都是適合于合作性學習的評價方式,還可以將各種評價方式進行自由組合。最后是在評價時要掌握一定分寸,因為合作性學習的評價是為了激勵學生學習,讓學生能夠更為自覺、主動地參與到語文學習中,所以評價應該尊重學生、能夠激發(fā)學生參與評價的興趣、能夠有一定的導向性。
參考文獻
[1]李惠君.合作學習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D].上海師范大學,2003
[2]高曉芝.合作學習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施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
[3]孫旻.中學語文課堂中的合作學習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