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主要以閱讀為主,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是廣大老師十分關注的問題。本文主要從強化朗讀練習;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認字學詞,為閱讀打好基礎;培養小學生的朗讀能力等方面來闡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閱讀教學效率的措施。
【關鍵詞】語文""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4-0111-01
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在于如何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因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中心環節是閱讀。如何加強小學生的朗讀訓練,如何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如何讓學生養成閱讀的習慣,都是廣大老師十分關注的問題。那么,在具體的教學中,如何采取措施,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呢?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在此談談個人的做法。
一"強化朗讀練習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強調,把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貫穿于整個語文教學中。因此,我們老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要強化朗讀的練習,不要怕花時間,要給學生充分朗讀的機會。在具體的教學中,要采取各種形式的閱讀方式,諸如,領讀、點名閱讀、互讀、自由朗讀等等,最終達到使每個學生都能讀的流利、讀的正確,最好將情感融于閱讀之中。
強化朗讀練習的目的,使學生能夠正確而流利地閱讀,正確而流利的閱讀是有感情閱讀的基礎。這里說的正確,就是要讀準字音,不要有方言,此外,在閱讀的時候要注意讀好兒化音以及輕聲;流利地閱讀,是能夠按照句逗停頓,將整個文章自然地、順暢地讀到底,而不是一字一頓地讀下去。一個小學生,能讀到流利而富有感情是不容易的,需要長時間的訓練,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需要反復的朗讀才能達成這一教學目標。
強化朗讀訓練,首先要給學生充分的朗讀時間,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新課改要求老師將學習的權力還給學生,要把讀書的時間交給學生,如果沒有做到這一點,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無疑成了一句空話。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給學生朗讀的時間是很少的,常常是蜻蜓點水,如雁掠過,甚至將閱讀作為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過渡環節,給學生朗讀的時間不會超過10分鐘。事實上,語文教學不能用老師的講解來代替學生的朗讀,朗讀是學生的主觀感受,只有讓學生的主觀感受多一點,才能促進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假如老師在語文教學中講的多,學生讀的少,是很難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的。
二"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好的閱讀習慣對提高閱讀能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小學低年級學生坐不住、沒耐心、自制能力比較差,常常讀一會兒,就亂動,有的在書本上亂畫,有的還撕書頁,這些壞習慣要及時糾正,否則會影響到日后的學習。培養低年級學生的閱讀習慣,從哪里入手呢?很顯然,首先從珍惜書本開始。一個不愛惜書本的學生,怎么能讀好書本上的內容呢?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老師要求學生要愛惜書本,保護自己的書,不能在書上亂畫,讓學生養成好的閱讀習慣,這樣不僅能提高閱讀的效率,還能成為學生的個人財富,使學生享用終身。因此,老師務必保持清醒的認識,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養成好的閱讀習慣方面敢于下大的力氣,使學生養成邊讀邊思考的習慣,在閱讀課文的時候,不做任何小動作,遇到生字的時候,養成查閱工具書的習慣。比如,在讓學生閱讀《十里長街送總理》時,因為小學生對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并不了解,廣大群眾自發的到長安街送別周總理的感人場面也沒有親眼看到,他們就無法富有感情地朗讀,為了使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富有感情地朗讀,可以先讓學生收集相關資料與圖片,了解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背景,從而使他們從內心產生對周總理的敬愛之情以及失去周總理的悲痛之情。
三"認字學詞,為閱讀打好基礎
為了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要做好認字學詞教學,認字學詞是流利閱讀的基礎,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認字教學是比較枯燥的,假如不采取一定的措施,教學效率是很難提高的。為了提高認字教學的效果,老師要針對小學生的身心特點,采取必要的措施,讓學生有興趣學習,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比如,采用猜謎語、編兒歌以及開火車等等方式,讓學生邊學邊玩,不感到學習的枯燥。
四"培養小學生的朗讀能力
朗讀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學生整體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學生在朗讀課文的時候,不是簡單地閱讀文本,而是融合了自己的情感,它不僅能規范了學生的語言,還能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要盡量給學生充分閱讀課文的時間,盡量以讀促思,以讀替講。古人說得好,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教學總得讀。”于永正老師曾經說過:“語文教學的所謂‘亮點’,首先應該在朗讀上。”作為語文老師,我們要注重“培養和訓練學生大聲朗讀課文的能力”。
學生在閱讀課文的時候,總會遇到一些問題,老師要引導學生解決這些問題,這樣能減少無效閱讀,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為了能更好地了解學生,知道學生哪些地方不懂,就要給學生創設寬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敢于在課堂上說出自己不懂的地方,進而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在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老師要采取有效的、積極的教學措施,讓學生喜歡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在閱讀的過程中,用心去領悟課文的內容,從而全面地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