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筆者從三個方面入手進行了淺談: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二、聯系實際,激發學習興趣;三、指導學生鞏固概念和深化概念。
【關鍵詞】素質教育""化學""聯系實際""鞏固""發揮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4-0130-01
在教育教學中正確實施素質教育是當今學校教育改革中一項艱巨的系統工程,作為一名中學化學教師,應在教學中把握好教材內容,利用好教學手段,充分掌握學生的心理特征,在化學學習中把學生引入一個發揮才能的學習園地,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素質教育的最終目標就是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實踐能力,將來更好地為社會做出貢獻。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正確落實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改變單純為了應付考試而讓學生被動地、機械地接受知識的教學。要用先進的教學模式和手段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效率,優化課堂結構,在教與學的雙向活動中要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主人翁的作用,而教師作為課堂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現代教育趨勢決定教師和學生的關系不再是“一桶水和一杯水”的關系,而是“導演和演員”的關系,導演“導”的正確與否,演員“演”的好與壞,都影響整個戲的效果。所以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學習,學生在整個學習中要認真對待學習,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質量。如學習氧氣的性質這一節課里,如果教師通過課堂演示得出實驗結果,學生對整個實驗過程印象往往不深,思維發揮不充分;若換成學生自己設計試驗方案,自己親自動手實驗,讓學生在試驗中親自去比較實驗結果,會進一步加深學習的印象,進一步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設計能力,從而提高了素質教育的教學質量,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實踐能力。
二"聯系實際,激發學習興趣
豐富的現實生活對學生有著神奇的吸引力,都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表演雜技中的“燒不破的手帕”,深夜出現的“鬼火”,爆發的“火山噴發”等現象,常常讓人想不通,難解釋,實際上這些現象都是一些化學現象,用化學知識就能一一解釋清楚,最終會一目了然。因此在素質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激發學生聯系實際生活,用強烈和豐富的感性材料使學生爆發思維的火花。如在講稀有氣體時,引導學生聯系街道上五顏六色、五光十色的霓虹燈,這些都是利用了稀有氣體的物理性質來制作的;講到二氧化碳這一內容時,可讓學生思考并回答如下的問題:二氧化碳有什么用途?為什么滅火器可用二氧化碳來制作?人工降雨又是怎么一回事?實際上這些都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性質來實現的;在講到一氧化碳時聯系到煤氣中毒,從而引出一氧化碳的毒性以及如何防止煤氣中毒的相關問題;在講到鋼鐵時可提出鋼鐵是如何制得的,鋼與鐵有什么區別、如何區分鋼與鐵,又如何防止鋼鐵生銹等自然的、社會的、生活的實際,把學生領進化學王國里,激起學生心頭的層層浪花,蕩起學生化學的思維,解決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問題。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化學就在我們身邊處處存在,從而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化科學素質和心理健康素質。
三"指導學生鞏固概念和深化概念
化學概念具有鮮明的實踐性,教師對化學概念的教學必須遵循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在教學中應有效地通過化學實驗及其現象的觀察、分析,圖表和模型的展示,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感性材料,通過深層的挖掘,逐漸上升為理性認識,自然形成概念。任何一個化學概念,都有若干個關鍵詞語,這些詞語是揭示概念內涵的關鍵,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中教會學生抓關鍵詞語,領會概念內涵。例如:純凈物是一種物質組織的,其中關鍵詞語是“一種物質”,只要準確地抓住了這一關鍵詞,就不會把明礬判斷為混合物。更重要的是給學生提供主體的、直觀的、形象的實物,從而增強直觀性和形象性,引導學生發揮想象能力,讓學生積極地去思考,較全面、系統、較深刻地學習知識和掌握化學概念。
總之,化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很多,但更重要的還是在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指導學生掌握和深化概念以及聯系實際激發興趣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化學知識的吸引點,如:化學實驗現象以及現象中表現出來的特性吸引學生集中精力學習化學知識,掌握學習規律和方法,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和創新欲望,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學好化學和提高素質打下堅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