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
目前,我國的體育課程正在不斷改革,在改革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新的教學理念。在體育活動中,學生的發展占據了主體地位,這樣,每一位學生都感覺受益匪淺。對“胸前傳接球”來說,技術的含量是比較大的。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就需要走進學生們的活動中,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地鞏固方法,讓體育課程的理念得以實現。讓同學們更好地掌握傳接球技術,需要老師們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正常的教學中,需要老師進行講解示范,而同學們則根據老師的講解與示范動作自行進行徒手模仿練習,動作熟悉之后,可以持球練習。在傳接球的技術動作方面,老師的要求也是非常嚴格的,所以,有時候一個動作就要重復練習好長時間,這樣就讓同學們產生了厭煩的心理,使教學的效果不明顯。本文通過對案例的具體分析找到可以提高學生興趣的方法,并以此提高學生的傳接球技術。
二"案例描述
俗話說:百看不如一練。在福建省南安市柳城小學的一節體育課上,老師對同學們進行了一場實際的胸前傳接球訓練。
首先,在上課的開始,老師整理了同學們的隊形,并進行了簡單的練習,其后,又和同學們一起在籃球場慢跑練習,熟悉徒手操。簡單的熱身過后,老師就開始拿球給同學們,開始進行實際練習。
在最基礎的部分,老師講解了正面時雙手在胸前的動作,一邊講解一邊示范,分別把持球和接球的動作要領告訴了大家,在此過程中,老師講解的語言簡單易懂,動作表達到位,很好地演示了胸前傳接球的過程。當然,同學們的表現也是不容小視的,他們積極地配合著老師,認真地聽老師講解,以便可以掌握各個動作要領。在講解示范結束后,就輪到同學們上場了,按照四列橫隊的隊形散開,把男生女生各自分成兩組,讓他們面對面地進行練習。
在整個過程中,有一些男生的力氣相對較大,這樣,他們把球投出去的速度就相對較快,然而站在他們對面的同學就危險了,投過來的球會重重地砸到胸口上或者臉上,很容易把對面的同學弄傷,有的同學甚至會把砸到自己的球再直接砸回去。所以,這就需要老師引起注意,讓同學們把傳球的力度控制好。
在同學們自行練習了一段時間后,老師讓同學們進行了示范表演,表演結束后又進行了評價,然后在隊形不變的情況下同學們又繼續練習了起來。這樣,同學們反復練習,讓他們很快掌握了要領,變得越來越熟練。
三"案例分析
1.師生配合
在體育教學課程中要注意師生間的配合。老師通過簡單易懂的語言與生動形象的動作對胸前傳球技術進行講解,學生也積極進行配合。如果老師的講解復雜難懂,就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師生之間就會缺乏交流、互動與配合,教學效果將會大打折扣。
2.指導把控
學生在進行胸前傳球的練習時,老師要在一旁進行監督把控,不然一些男生投球力度大、速度快就易對其他同學造成傷害。因此老師要對學生的行為進行嚴格把控,指導他們掌握好傳球力度,讓體育課在和諧輕松的氛圍內展開。
四"案例啟示
1.確立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在構建主義學生觀中,學習者是中心,他們通過自身的知識與經驗,構建學習活動。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因此在體育課程的教學中要創造機會讓他們主動加入到體育知識學習中。在籃球的胸前傳球教學中,先讓他們自主交流關于籃球運動的知識,老師對他們主動提出的看法給予鼓勵與肯定,讓他們感受到尊重與理解。
2.使用互動的體育教學模式
體育課的教學相比來說有更大的靈活性,因此可以通過交流與互動的方式展開教學活動。學生分組進行胸前傳球的練習,通過小組內的互動交流可以提高學生對基本技術的掌握能力。另外,學生與老師間也要展開平等的交流與互動,增進師生間的友誼,完成主義知識理論的構建。
3.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
提高學習效率的前提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室外的活動練習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單一的練習方法又不利于教學任務的展開。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可以進行一些比賽或者游戲來吸引學生的參與。以胸前傳球訓練為例,在經過半節課的訓練之后可以將學生分組進行比賽,看哪組的動作標準,完成的傳球次數多。通過比賽的形式可以讓體育課堂的教學更加活潑生動。
4.提高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合作意識
體育活動尤其是籃球等球類運動,需要小組的協調配合。要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避免在運動過程中出現不必要的傷害。體育課程的開設不只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課程的設置還應該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學生合作進取的精神,在小組活動中互幫互助共同提高。
5.督促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正處在發育期,他們的骨骼正在不斷的成長,在傳接球的練習中,要讓他們保持正確的練習姿勢,在練習前要做好活動操,練習結束后做適當的放松。在老師的正確指導下,選用正確的鍛煉方法,讓同學們養成多做運動的好習慣。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