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根據中職英語教學要求及非英語專業中職學生的興趣特點,嘗試引入職業性課堂活動教學,并通過實踐證明,注重職業性課堂活動的運用對提高中職英語課堂效率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積極意義,值得推廣。
【關鍵詞】中職""英語課堂教學""職業性課堂活動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4-0164-02
一"英語職業性課堂活動的提出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公司企業要求員工具備一定的英語能力,英語對于中職學生的就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中職學生普遍文化素質不高,在基礎課中,英語是令大多數非英語專業學生“排斥”的科目。原有的英語基礎薄弱、不良的學習習慣、英語課堂過度強調知識的講授等等,令中職英語陷入學生對英語課不感興趣,教師展開非英語班的英語教學難的困境。如何才能走出這樣的困境,讓英語為中職學生未來的職業“錦上添花”呢?筆者曾經嘗試用游戲活動的方式試圖找到該問題的解決方法,然而單純的游戲活動方式容易陷入為提高學生的興趣而游戲的誤區,而且在花費了大量時間之后,學生學到的英語有限,他們的綜合能力并沒有在課堂上得到充分有效的鍛煉。那么,是否有一種活動既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度,又能夠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綜合能力得到全面培養與提升呢?
大衛·庫伯的體驗式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研究、實踐等途徑中獲得知識或技能的過程。這一過程只有通過親身體驗才能最終有效地完成。語言教學中所指的體驗是教師以課堂為舞臺、以任何可用感官接觸的媒質為道具、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創造出值得學生回憶,讓學生有所感受,留下難忘印象的語言活動;它不是內容的獲得與傳遞,而是通過經驗的轉換從而創造知識的過程。對于以就業為目標的中職學生來說,實踐體驗學習尤為重要,而這種體驗如果能夠與學生自己感興趣的專業結合,是否能帶來更高的教學效率呢?中職英語教學大綱指出:中職學生英語學習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在職場中應用英語的能力,在英語文化基礎課的教學中應當創造條件讓學生體驗感知英語的職業性和實用性。為此,筆者認為在英語課堂上可以嘗試抓住學生對自己專業感興趣這個切入點,調動與其專業相關的各類資源,開展與學生專業緊密結合的職業性課堂活動,加強學生對英語課程職業性的認識,同時將學生專業能力的訓練與英語技能的學習相結合,讓英語課堂更豐滿,讓不同專業的學生在與自己專業相關的職業性活動中體驗英語知識的獲得。
二"英語職業性課堂活動的具體實施
為驗證讓學生在專業實踐活動中體驗英語以培養他們全面職業素養的有效性,筆者以我校12級眼鏡4班為試點嘗試引入英語職業性課堂活動進行教學。為了解在中職英語課堂推行職業性課堂活動的可行性,教學前,筆者抽取了本校12級眼鏡2班、12級眼鏡4班、12市場營銷1班、12市場營銷2班、12國商1班和12室內設計1班六個非英語專業班級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顯示,78.7%的學生很期待在他們的專業實訓室進行英語知識的體驗學習;89.4%的學生對自己的專業感興趣并希望英語老師了解他們未來職業中的英語需求;90.1%的學生希望英語老師能在教授英語的同時鍛煉他們的職業能力。了解了學生積極的意愿表示后,職業性課堂活動開始在我校12眼鏡4班設計開展了。下面筆者僅以在該班一次成功的職業性課堂活動設計為例,說明職業性課堂活動的具體實施及其有效性。
我們都知道,要切實培養好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讓學生在真實的職業情景中去完成實際工作任務以掌握和提高技能。因而,在教學前,應當盡可能地為學生創設真實的職業環境。針對該班眼鏡專業的學生,我們的英語教學場地設置在我校與寶島眼鏡集團合作的眼鏡實訓室。職業教學場地定好后,老師和學生的角色也需要重新轉變定位,具體可根據學生未來的工作崗位進行設定,此次授課中,在寶島眼鏡實訓室,筆者的身份是寶島眼鏡店店長,而學生擔任的是寶島眼鏡店實習店員的角色。根據霍蘭德職業興趣理論,店長課前對店員們進行了異質分組,每組負責一個柜臺,包含有一位企業型店員,一位實際型店員,一位常規型及兩位社會型店員,凸顯了我們工作團隊的職業性。在我們眼鏡店,英語學習不再是單純的語言學習,而是作為輔助學生更好完成工作的手段。總的來說,我們的教學過程主要分為三個層層推進的環節:早會、工作過程、工作總結及考核(課時:90分鐘)。
1.早會(15分鐘)
對于企業來說,通過早會可以培養員工良好的習慣及行為觀念,有利于優秀工作習慣的宣傳和促進,達到激勵士氣、交流溝通和提升整個公司員工素質的目的。對于我們開展職業性教學活動的課堂來說,我們的“課堂開場白”所要達到的目的與企業早會是類似的,因此,為了提前培養學生的良好工作素質,我們不再是從傳統形式的導入開始,而是以企業正常工作之前的“早會”形式展開。我們的“早會”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激勵性的英語口號(一分鐘)、推出上次課中的最佳員工分享經驗(主要是工作心得或建議,兩分鐘英語表述)、當次課工作安排(三分鐘),此三項任務完成后,我們即開始第四部分:與當次課有關的職場故事分享即傳統的英語單詞學習環節,它不再是簡單的圖片展示單詞和老師對單個單詞的反復帶讀,而是以課文單詞為核心設計了發生在眼鏡店里的有趣職場故事,引導“店員”們根據故事情景,主動嘗試理解故事中生詞,掌握英語詞匯在與其專業相關的情景中的運用,通過這樣的方式,“員工”們用英語溝通交流的面增加了,此外,“員工”們也更容易對這樣的英語詞匯印象深刻。
2.工作過程(60分鐘)
考慮到在學生未來職業中,最重要的英語能力在于讀寫和口頭表達,因此在這個環節,教學的重點放在了在眼鏡店日常工作任務中培養“員工”英語筆頭及口頭兩方面的能力。根據學生未來工作的實際情況,傳統英語課堂教學中簡單的組詞造句在我們的眼鏡店中轉變為引入英文版眼鏡店店員工作表格進行工作過程中能夠看懂英文表格并能用英語完成工作表格的英語筆頭能力實操,而傳統英語課堂中的兩兩英語對話活動轉化為不同角色“員工”就工作內容進行的溝通交流。
3.工作總結及考核(15分鐘)
“工作時間”結束后,我們對“員工”的評價不再是簡單地以他們在一次實踐中記住了多少英語表達為最終考核指標,而是參照企業評價方式,從“店員”的專業素養到英語語言的使用對他們進行綜合表現評價,既考慮了學生在此實踐體驗中表現出的專業素養及服務質量,又考慮了學生運用英語的實際情況,考核的重點放在了培養學生以英語技能的提高促進其專業和未來職業的發展上。最后,對于表現優秀的團隊和個人,店長老師還會將他們完成的英語工作任務及工作中的實踐照片在教室進行張貼展示,并定期評選出“月優秀團隊及個人”、“季度優秀團隊及個人”、“年度優秀團隊及個人”,以培養學生職業人的自豪感。
通過以上三個環節,我們的“店員”在幾近真實的工作實踐中體驗了英語的聽、說、讀、寫,達到語言的綜合運用。
經過兩個學期的職業性課堂活動實踐,筆者發現“員工”們進步明顯:他們更樂于與其他“同事”進行溝通交流,在工作中,他們的英語書寫及口頭能力得到更好的鍛煉,團體合作能力得到培養,工作責任感增強,職業素養得到升華。
三"英語職業性課堂活動的幾點思考
實踐證明,職業性課堂活動的引入,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在真實的職業場景中積極體驗和掌握英語技能與職業技能,提高核心就業競爭力,然而要更好地發揮職業性課堂活動的作用,作為中職英語老師,還需要克服以下幾個難點:(1)由于該課堂需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專業,設計與其專業相關的職業性課堂活動,這對英語老師的水平要求較高,除了英語知識,中職英語老師還需要多學習掌握各學生專業知識,了解學生專業的就業動態,把握不同專業對英語的崗位需求,這樣才能把英語教學與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聯系起來,突出英語的職業性,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2)學生缺乏在實際工作中運用英語的經驗,因此英語老師在開展職業性課堂活動前必須清晰地讓學生明白應該怎么樣做并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3)由于各行業專業性強,在實際工作中學生可能遇到用英語處理較復雜工作任務的情況,而在實際英語授課中受到學生現有英語基礎和實際職業經驗兩方面的限制,在課堂實踐操練的內容與學生未來工作實際相比相對簡單,且有一定的滯后性。
參考文獻
[1]〔英〕Tessa"Woodward.劍橋英語課堂教學系列:如何巧妙設計英語課堂[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編.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王洪武.學以致用改革中職英語教學[J].新課程研究(職業教育),2012(2)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