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不敢想象,入住一家完全用冰雪建造的旅館會是什么樣的感覺?
年年重新建造的冰雪奇跡
1990年春天,法國冰雕藝術家喬納特·德瑞特在瑞典的尤卡斯耶爾維鎮的一座圓柱形建筑里舉辦了一場以冰為主題的展覽。但不巧的是那天夜里小鎮上所有的旅館都住滿了客人,很多參觀者只能在大廳里鉆進墊著馴鹿皮的睡袋里睡覺,冰雪酒店由此應運而生。現在的瑞典尤卡斯亞爾比冰雪酒店有5000平米,內有酒店、教堂、藝術中心和配備冰雪屏幕的多媒體大廳。它由30000噸雪和4000噸冰建造而成(圖2),雪的作用主要為了讓建筑結構更牢固。整個建筑唯一能看到金屬的地方是盥洗室。客房的冰床上覆蓋了厚厚的床墊和鹿皮,還配有高級睡袋。睡袋可根據個人的需求調節溫度的高低,幫助在-7℃的環境下取暖。冰雪酒店每年都會隨著炎熱夏日的到來而消失殆盡。大約3月份左右,人們從托爾訥河上采集冰塊和雪,整個夏天將其儲藏在附近的倉庫里, 11月份開始動手打造。
躺在床上觀賞北極光
在芬蘭白雪皚皚的北極圈里,撒利塞卡鎮的卡克斯勞太恩度假村建造了20個冰雪玻璃穹頂客房,它們分散在樹林中,專門供客人夜間欣賞北極光。(圖4)酒店半圓形的冰雪玻璃穹頂客房由特殊的可升溫玻璃材質制成,可保持室內正常溫度,并能防止玻璃表層因為室內外的溫度差而結霜或泛起水汽。另外配備一個洗漱間和一張超級豪華舒適的大床,即使室外溫度降至到-30°C,也能舒適地躺在床上,觀賞璀璨奪目的星河。
穿三層衣服入睡的地方
魁北克冰雪飯店在最寒冷的冬季向客人開放。它幾乎完全用冰雪建造,按一年一度設計競賽優勝者的方案進行設計(圖5)。它每年要使用1.5萬噸雪和50萬噸冰塊,聘請60名工人,花大約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建成。像建造沙堡一樣,先用金屬框架將冰雪塑造成飯店的形狀,隨后幾天勞倫山脈寒冷的空氣使冰雪逐漸變硬,直至將框架拆除。在這里休息會在入睡前在戶外溫泉泡上10分鐘。入睡要鉆進冰床上的專用睡袋,上面再加蓋保溫性極好的鹿皮氈子。由于客房的平均溫度在-5℃~-2.8℃,客人一般要穿3層衣服。
氣球幫助打造冰屋圓頂
加拿大蒙特利爾雪村除了獨立的私人冰屋之外,還包括一個擁有15套標準客房和10套至尊套房的冰雕酒店,主題套房內配備有手工刻的各種主題的冰雕和家具。這里的冰雪餐廳很有特色,客人要坐在鋪有溫暖毛皮的冰座位上,木餐墊可以防止佳肴從冰桌上滑掉,餐廳以一個發光的LED照明燈為中心。冰酒吧(圖3)是蒙特利爾雪村的一大亮點,客人可以在這里喝飲料或跳舞,甚至觀看超大型液晶顯示屏幕上的比賽。蒙特利爾雪村每棟房子的圓頂狀結構靠的是巨大氣球的幫助。先讓氣球充氣變得圓圓的,然后用冰將其周圍包裹起來。一旦冰變硬了,再在上面逐步增加更多的雪層。等至氣球突然爆裂后,里面便形成圓形洞穴(圖1)。一個個神奇的晶體建筑物聳立在蒙特利爾雪村,為所在的圣海倫島提供了華麗的城市景觀。(編譯/李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