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是一個開放的社會,商品不在是符號化的必需品,任何東西都可以成為商業化的物質,所以我們需要設計,需要不一樣。
◆編輯/君君◆圖片提供/李迪
找到了可以自己和自己交流的樂趣
她大概是一個享受“孤獨”的人,安靜得很,和陌生人總是不知道該如何挑起話題,用她自己的話說:我是一個從小就不擅長和別人打交道的人,現在是不是有種說法叫做“社交恐懼癥”。不知是否因為這樣,所以她喜歡自己玩,喜歡自己動手做小手工,如果最初的“玩”可以稱之為設計的話,那應該是她找到了可以自己和自己交流的樂趣。
舒服就是最適合的
很多時候當我們在做一件事情,堅持了很久卻依然看不到光的時候,我們會彷徨,會猶豫…但李迪告訴小編:對于我不管之前努力的結果怎么樣,每天能坐在工作臺前都覺得很舒服,對我來說這樣就是適合。
玩出來的五彩斑斕
李迪之前是學油畫專業的,用軟陶做東西是大學畢業后開始的。大概是2007年吧,因為總去美術館那邊買顏料,不小心看到軟陶這種材料,五顏六色的就想買來玩一玩,在網上查資料,跟著一點一點的試著做。突然一下子愛上了,然后一沖動買了太多材料了,為了不浪費,就開始當品牌來做了。也有一種想要拿出來與大家分享的感覺吧,我希望我的產品絢爛多彩,五彩斑斕像肥皂泡。就這樣順其自然就慢慢做到今天了。
設計是一種與別人不一樣的需要
現在社會很開放,所有創作都能商業化,甚至有些你覺得不商業也可以做得商業化;當然最理想的商業效果是全地球人手一個,可是人類需要設計,就是需要和別人不一樣吧,設計多了,所以設計帶來的差異質量自然也就變得最重要,畢竟追求規模不是我自己能想想就好的,說白了一種設計的出現是為了滿足喜歡這類設計的人們,畢竟只有烤串兒才是最大眾的。
龜兔賽跑
相對來說我們在時尚類的設計行業暫時有些落后歐美吧,但是龜兔賽跑邊走邊唱,一點一點變好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