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酒館、酒吧還沒有興盛的年代,成都的街頭巷尾就有了許多供應(yīng)“泡酒”、扎啤和小菜的攤點,每到日落黃昏,在這些食攤的“坐場”范圍內(nèi)總是人聲鼎沸。這種被稱為“冷啖杯”的消遣方式直到現(xiàn)在還大受成都人喜愛。
成都人喝酒少不了擺“龍門陣”,上至新聞熱點,下至生活瑣事,無所不談、無所不擺。如果遇到世界杯這樣的球賽季,此起彼伏的吶喊助威更為喝啤酒這件事找到了理由。從瓶裝啤酒到扎啤,再到時下流行的鮮釀啤酒,成都人對啤酒的要求越發(fā)多樣。售賣鮮釀啤酒的地方多是集餐廳、啤酒屋、微型啤酒工廠為一體,在這里,你不僅能夠一嘗鮮釀的醇香之味,還可以品味多樣的下酒菜。
成都最早的鮮釀啤酒坊多以售賣德國啤酒為主,原因或許是德國人在啤酒釀造上的品質(zhì)追求有目共睹。早在公元1516年巴伐利亞公國的威廉四世大公就頒布了“德國啤酒純釀法令”,規(guī)定啤酒只能以大麥芽、啤酒花和水三種原料制作,所以直至今天德國啤酒都算得上是純正啤酒的代名詞。如今,德國境內(nèi)有上千家啤酒廠,生產(chǎn)的啤酒種類高達五千多種,據(jù)官方統(tǒng)計,每個德國人平均每年要喝掉約138公升的啤酒。“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德國人更熱愛啤酒的民族了!”經(jīng)營鮮釀啤酒坊的老板說道。
除了遵循傳統(tǒng)的釀造配方,成都市面上還有不少頗具創(chuàng)意的啤酒坊,不僅根據(jù)本地人的喜好調(diào)整啤酒口味,甚至還會加入咖啡等元素來博人眼球。與此同時,啤酒坊除了售賣啤酒,還提供如披薩、炸雞、沙拉、烤肉等豐富的下酒菜,好酒好肉吃上一頓,也讓喝夜啤酒有別樣的滋味。海燕在這里溫馨提示,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啤酒也要趁鮮喝
說起鮮釀啤酒,很多人喜愛它的原因莫過于口感上的獨特。雖然在釀造工藝上,啤酒都是經(jīng)過制麥、糖化、發(fā)酵、罐裝四個步驟,但鮮釀與瓶裝啤酒在配方上還是略有不同:瓶裝啤酒批量生產(chǎn),口味上較為統(tǒng)一;鮮釀啤酒雖然按照傳統(tǒng)啤酒配方進行制作,但釀酒師們總會有自己獨特的配方,會在原料的配比上做一些小小的調(diào)整,使得成品的風(fēng)味發(fā)生巨大變化。
在普拉那啤酒坊餐廳,啤酒釀制的全過程均由德國的釀酒師親自指導(dǎo),不僅沿用傳統(tǒng)生產(chǎn)工藝,就連所用的主要原料也從德國進口,從加工麥芽到完成成品,整個過程需要約4周時間。
由比利時人開設(shè)的自釀啤酒坊——啤酒窩BeerNest,除了售賣比利時啤酒外,老板還入鄉(xiāng)隨俗,對啤酒配方稍作修改,推出了多種迎合成都人口味的啤酒。在簡潔低調(diào)的歐式風(fēng)格建筑中,三種自釀啤酒可謂最具特色——小麥啤酒、印度淡啤酒、司陶特黑啤酒,它們不僅顏色深淺不一,味道也有明顯的不同:年輕人一般對小麥啤酒的接受程度更高,質(zhì)地清透且?guī)е烊磺逍碌墓阄叮挥《鹊【葡阄稘庥簦詭Э辔叮芏嗳说谝淮魏榷疾幌矚g,但是對于熟客來說,可是很有意思的啤酒;司陶特黑啤酒呈深褐色,口味甜而醇,有明顯的焦香麥芽味道,也是一款大受歡迎的啤酒。
下酒小吃不能少
單純喝酒難免讓人覺得滋味寡淡,于是下酒菜也成了各個酒坊的主角。與成都人印象中啤酒搭配煮花生、毛豆、鹵菜不同,由于文化和飲食習(xí)慣的差異,鮮釀啤酒坊的下酒菜大多具有異域特色,德國啤酒或比利時啤酒配搭的小吃多以西式簡餐和肉食為主。
普拉那啤酒坊餐廳供應(yīng)純正德國鮮釀啤酒和傳統(tǒng)巴伐利亞美食,不論是德式脆香豬肘、香烤豬排搭配德式酸菜,還是地道的德式烤腸搭配風(fēng)味醬料,與麥香四溢的德式啤酒一起都能為你帶來獨特的美味體驗。
韓國電視劇中風(fēng)靡一時的炸雞配啤酒,在成都的酒坊里也成為了經(jīng)典搭配。啤酒窩老板介紹說:“奧爾良炸雞翅、甜辣味脆雞柳等都是客人搭配啤酒的必點小吃。”烤得金黃的雞翅配上略帶甜味的醬料,搭配清爽口感的啤酒,不僅能起到解膩的作用,也讓啤酒的口感更為豐富。如果選擇漢堡、披薩等主食,叉能讓你正好在品酒的同時解決一頓正餐。
在鮮釀啤酒坊里,沒有骰子,沒有拼酒,也很少有喝得爛醉如泥的人,人們喝酒、聊天、享受美食,感受唇齒間麥香味的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