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栽培技術"/>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摘 要】本文介紹了超級稻甬優15特征特性及其超高產栽培技術,提出間歇浸種催芽、培育壯秧、適時移栽、合理密植、精量施肥、提前擱田、科學管水及病蟲防治等技術措施,以達到生態高效超高產栽培目標。
【關鍵詞】超級稻;甬優15;高產栽培
甬優15(甬粳4號A/F5032)屬秈粳雜交中稻,由寧波市農科院作物所與寧波市種子有限公司合作育成,2012年通過浙江省審定(浙審稻2012017),2013年2月農業部認定甬優15為超級稻。永嘉2010年永嘉縣開始試種甬優15,2012年開始在推廣應用。2013-2014年大面積推廣,生產上表現高產、穩產、抗病,部分田塊單產超800㎏,受種植戶的歡迎。
1.特征特性和產量表現
1.1特征特性
甬優15組合植株較高,株型適中,劍葉挺直,略微卷,葉色深綠,莖稈粗壯;分蘗力較弱,穗形大,著粒較密,一次枝梗多;谷色黃亮,有頂芒,谷粒橢圓形,稃尖無色,易落粒。2012-2014年在永嘉縣作單季稻試種表現為:平均有效穗11.5萬/667m2,株高125㎝,穗長24.4㎝,每穗總粒數291粒,每穗實粒數257.8粒,結實率88.6%,千粒重28.1g。全生育期145d,比對照甬優9號短4-5d。經省農科院植微所2008-2009年兩年抗性鑒定結果,平均葉瘟0.3級,穗瘟6.5級,穗瘟損失率2.4%,綜合指數為1.6;白葉枯病6.0級;褐稻虱9級。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2013年3月米質檢測,糙米率81.9%,精米率74.5%,整精米率44.4%,粒長6.4㎜,長寬比2.6,堊白粒率18%,堊白度2.8%,透明度2級,堿消值5.8級,膠稠度84㎜,直鏈淀粉含量13.4%,蛋白質8.9%,米質各項指標達到食用稻品種品質部頒3等和4等。
1.2產量表現
經永嘉縣農業局組織驗收,2012年永嘉縣碧蓮鎮邵園村百畝示范方平均產量743.8㎏/667m2,比對照增產9.7%。最高單產達784.6,創永嘉單季稻歷史紀錄。此外,甬優15在2012年度有4個示范片單產超700㎏(結實率90%以上)。2013年10月12日溫州市委農辦(農業局)對永嘉邵園村種植23.3hm2示范方進行現場驗收,平均產量814.1㎏,比對照增產13.1%。最高單產達857.3㎏。2014年10月8日對高產攻關田塊和百畝示范方進行現場驗收,平均產量823.3㎏,最高單產達858㎏。
2.單產800㎏栽培技術
2.1間歇浸種催芽
由于種子浸種時間過長(易滑殼爛種)會影響種子發芽率和發芽勢[1]。因此宜采用間歇浸種催芽,8:00時將種子用清水洗凈,浸種4h,間歇2h后用清水洗凈,14:00時浸種靈藥劑浸種6h后用清水洗凈催芽,20:00時第一次用溫水浸2m瀝種。1d用溫水淋種子3次,48-52h可以播種(芽是谷長一半),天氣晴朗可在16:00-17:00播種。
2.2育壯秧
單產800㎏栽培關鍵技術之一是培育壯秧,秧苗平均帶2個分蘗。選擇半旱育秧,永嘉縣平原稻作區于6月上旬播種,半山區稻作區于5月下旬播種,秧田播種量10㎏,做到均播勻播,播種后5-7d秧板不上水,1葉1心期后上1-2㎝秧板水。施25%復合肥25㎏,秧苗1葉1心時施1次斷奶肥,施尿素4㎏,次日選用40%氯蟲·噻蟲嗪(福戈)8g+20%三環唑50g噴施防治稻飛虱和苗瘟等病蟲害,可減輕黑條矮縮病的危害。插秧前4d秧田施尿素5㎏作送嫁肥,帶藥移栽。秧齡20d左右。
2.3合理密植
甬優15產800㎏以上主攻大穗,適宜密度為25×30㎝,手插8000叢左右,實行雙本插(單株分蘗率偏低),或機插密度為22×28㎝,每667m2機插10000叢左右,保證有效穗11-13萬/667m2。
2.4控氮減磷增鉀的精量施肥
根據甬優15的特征特性:施足底肥,早施分蘗肥,巧施穗肥,酌施粒肥。N:P:K=18.5:4.5:22。基肥每667m2施浙江頂農牌有機肥500㎏+25%水稻專用肥50㎏+氯化鉀15㎏(移栽前5-7d)+尿素10㎏(移栽前3d施入為宜)。插秧后5-7d每667m2施追肥尿素7.5㎏+氯化鉀5㎏。產量達800㎏以上施好穗肥是關鍵,以促進大穗,提高穎花數,提高結實率。在水稻幼穗分化4-5期每667㎡施氯化鉀8㎏+尿素2-3㎏。粒肥在水稻破口期和齊穗期分別每667㎡用噴施寶50ml或98%施諾-大肥旺200g+75%拿敵穩15g兌水60㎏噴霧[2-3]。
2.5好氣灌溉控制群體
水分管理的基本原則:淺水插秧,寸水活蔸,薄水分蘗,夠苗曬田,孕穗保水,齊穗跑水,成熟斷水。移栽后露田2-3次第1輕擱田在移栽后10-15d(比常規早5-7d)、第2次在移栽后18-20d、第3次在移栽后25d左右重擱田。通過多次擱田控制無效分蘗提高成穗率,增強田間通風透光,減輕病蟲害的發生(特別是紋枯病),腳踩不下陷為宜。甬優15在8-9月份正是孕穗、抽穗、開花、灌漿的關鍵時期,保持1㎝水層或灌“跑馬水”,保持土壤濕潤有利于根系通透性起富氧作用,在成熟前7d斷水,以利收割。
2.6抓好大田病蟲防治
永嘉縣碧蓮鎮邵云來種植戶甬優15于2013年5月22播種,6月12日移栽秧苗到大田。6月21日第1次噴藥主防螟蟲、稻飛虱:早晨每667m2用40%氯蟲·噻蟲嗪8g(2包)+20%三環唑80g+10%吡蟲啉16g(2包)兌水噴霧。移栽后18-20d大田封行,正是水稻從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化的關鍵時期,也是水稻病蟲害暴發時期;此期主防稻縱卷葉螟、干尖線蟲病、細菌性條斑病、紋枯病,農藥可選用:每667m2用10%阿維·氟酰胺懸浮劑30ml+48%毒死蜱100ml+30%苯甲·丙環唑+20%噻唑鋅100g加水60㎏以上粗噴霧。水稻生長后期主治褐飛虱、稻縱卷葉螟、二化螟、兼治紋枯病、稻曲病、稻瘟病,8月22日破口期前5-7d每667m2用40%氯蟲·噻蟲嗪12g+75%拿敵穩15g+25%吡蚜酮30g兌水噴霧;9月10日齊穗期每667m2用10%阿維·氟酰胺懸浮劑30ml+25%吡蚜酮30g+33%樂米佳80g加水60㎏以上粗噴霧。盡量選用低毒高效農藥,達到水稻生態高效超高產豐收目的[4-5]。
【參考文獻】
[1]陶開戰,白樸,葉汪萍.雜交稻種子發芽率低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雜交水稻,2005,20⑶:52-53.
[2]盛定建,陶開戰,劉相根.甬優9號精確定量栽培技術探討.種子科技,2010,28⑿:27-28.
[3]盛定建,劉相根,廖建春,等.葉齡模式在水稻栽培技術上的應用探討.安徽農學通報,2011,17⑷:69-105.
[4]白樸,盛定建,成宇,等.秈粳雜交稻新組合甬優9號的生態高效栽培技術.雜交水稻,2012,27⑵:41-43.
[5]盛定建,陶開戰,金愛菊.超級雜交稻甬優15高產栽培技術.雜交水稻,2014,29⑶: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