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學技術的發展及政府對農業的重視與改革使得玉米雜交制種技術在農業中得到了不斷地推廣與普及,然而,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我國的玉米制種質量及玉米產量仍然不盡人意。本文就影響玉米雜交制種產量和質量的原因進行了一定的分析,在此基礎上,針對這些原因,本文提出了一些能有效提高玉米雜交制種產量和數量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雜交制種;產量;數量
玉米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其年播種面積達到了2千萬平方千米,然而,我國近年來的玉米產量幾乎只有美國玉米單產數量的一半。提高玉米雜交制種的質量與數量,不僅能大幅度地減少我國的玉米播種數量、增加我國的玉米產量,還能有效提高農民的收入、適當緩解國家糧食緊缺及食品安全等問題。
1.影響玉米雜交制種產量和質量的原因
如今,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逐漸推動了農業的技術進步,與此同時,政府對農業發展的重視也進一步加大了農民對農作物產量及質量的要求,特別是在玉米雜交制種方面,由于政府大力投資玉米育種制種項目,補貼種子生產經營,大大降低了農民的農業生產風險[1]等原因,玉米雜交制種的技術在農業生產中得到了不斷地推廣與普及,然而,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玉米雜交制種的數量及質量仍然不盡人意,究其原因,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1育種純度較低,不夠優質
玉米種子的純度影響著玉米雜交的質量,純度越高的玉米種子越能體現出雜交時的優勢,然而,目前在優質玉米種子資源方面我國存在著一定的資源匱乏現象:首先,一些部門在育種時,為了早出品種,往往在玉米親本自交狀態還未穩定時就提前利用,這就導致部分玉米發生種性分離的現象,使得培育的種子中參雜了一些劣質種子,從而導致種子的優質性有所下降;其次,在進行育種時,由于親本緊缺等原因,一些部門會重復利用父本或進行親本超代繁殖,這就導致父本由于繁殖過多而產生混雜的現象,從而致使玉米種子得質量下降、純度降低;最后,由于輻射、化學污染、環境不良等原因,玉米在進行雜交制種時會產生少量的基因突變,突變后的玉米再進行制種時會往往會產生繁殖混雜現象,這就導致玉米種子的純度及優質性大大降低。
1.2制種手段較差,缺乏技術
第一,制種隔離措施不到位;一些制種人員為了增加制種產量、擴大制種面積,在進行制種時,其往往人為縮短制種隔離距離,與此同時,在制種區域內,不同玉米品種之間距離較近又缺乏有效的隔離手段,使得不同品種的玉米互相串粉,從而導致在玉米制種時產生了大量的偽雜交種,嚴重影響了種子的純度及質量。第二,母本去雄不夠徹底;母本可以采用人工、機械和化學這三種方式進行去雄,然而,母本去雄的時間十分緊迫、任務量過大,在大面積育種時采用人工去雄會加大玉米雜交制種的成本及風險;其次,機械去雄雖然能加大去雄效率,但是由于玉米生育期存在不同,機械在進行去雄時往往會存在疏漏,導致一些母本存在去雄不徹底的現象;最后,化學去雄雖然理論上能加快去雄速率,但其污染較大、成本較高,故很少采用。因此,在進行玉米制種時,由于母本去雄手段及技術方面存在不足等原因,玉米制種的數量及質量還需要極大的改進。
2.提高玉米雜交制種產量和質量的對策
提高玉米雜交制種的數量及質量不僅能加大玉米的產量,提高農民的收入,還能使農作物土地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適當的緩解國家糧食緊缺等問題。因此,加強玉米雜交制種育種,尋找提高玉米雜交制種產量及質量的對策十分重要,針對目前育種純度較低、制種手段較差等問題,其解決對策有:
2.1保證種子純度,提高制種質量
首先,確保自交系的的玉米純度,在進行玉米自交時,應嚴格按照自交系的要求及程序進行繁殖工作,不能將來源不清、混雜退化、純度低的親本自交系用來制種。[2]與此同時,嚴格做好制種隔離措施,確保不同玉米品種隔離區的距離不小于300m,并根據地勢、風向等要求適當調整隔離間距或增加防護隔離措施。其次,進行超前集中去雄去雜,在進行母本去雄時,要做到及時、干凈、徹底,即:在玉米雄穗露出還未散粉或母本最后一葉露頂時立即進行抽雄拔出工作,將其全部拔出,做到及時徹底、不留殘枝;與此同時,每日至少進行一次定期觀察及去雄工作,以避免由于玉米發育期不同而導致去雄疏漏的現象,同時,去掉的雄穗要掩埋或帶出玉米育種地,以減少由于人為因素造成的花粉互串傳播的現象。
2.2進行規范種植,提高制種產量
首先,選擇合適的種植土地,在進行玉米種植地選擇時,要嚴格遵循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地力均勻,土壤肥沃,旱澇保收等原則[3],以保證玉米得到良好的培養環境,從而使玉米能正常的發育、生長,進而有效地提高玉米生長發育的一致性及整齊性,使母本抽雄時間基本一致,從而增大抽雄效率及抽雄質量,有效提高玉米制種數量及質量;其次,選擇合適的播種時間及播種數量。①在播種前,要根據環境的溫度、濕度及土地地勢、酸堿性程度等條件來分析玉米的生育時間,從而確定親本的最佳播種期,減少由于過早或過晚播種而導致玉米制種產量下降的情況。②在播種時,適當加大播種數量、增大播種密度,有效減少由于親本生長較差、保苗較低而導致的惠穗量較少、制種產量過低的現象。
3.結論
玉米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提高玉米雜交制種的質量與數量,不僅能大幅度地減少我國的玉米播種量、增加我國的玉米產量,還能有效提高農民的收入、適當緩解國家糧食緊缺及食品安全等問題。然而,目前我國的玉米制種技術雖然得到了大面積的推廣和普及,但制種水平還需要一定的提高,與此同時,由于育種純度較低、種子不夠優質,制種手段較差、缺乏一定的制種技術等原因,我國的玉米雜交制種產量及數量還存在嚴重的不足,針對這些不足,我們需要提出一定的解決對策:只有保證種子純度以提高制種質量,進行規范種植以提高制種產量,我們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玉米雜交制種產量及數量存在的問題,才能使制種技術在農業中不斷地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丁廣玲.初探如何提高玉米雜交制種育種技術[J].農業與技術,2013,08:100.
[2]郭建芳,武忠,王世榮,丁健,黃欣,高瑞紅.提高玉米雜交制種產量及質量的五個關鍵技術措施[J].農業科技通訊,2015,02:120-122.
[3]丁廣玲.初探如何提高玉米雜交制種育種技術[J].農業與技術,2013,0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