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森林資源是林業行業的根本,是森林全部工作的起點以及終點。現在,國內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對森林資源的需要量越來越多,森林資源沒有節制的運用狀況越來越嚴重,久而久之,肯定會國內經濟增加以及生態條件形成不良作用,所以,要確實增強森林資源管理,改善森林資源管理法律法規以及林業政治管理手段、更新森林資源管理思想、提升森林資源管理基層員工素養等全面手段建設以及健全森林資源管理系統,以促進國內森林資源管理的生態化、信息化以及科學化發展。
【關鍵詞】森林資源;管理現狀;解決
做好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是每一個生活著這個地球大家庭中的人類應該具有的責任,環境與當代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保護好現在的居住環境,是人們在生活中的重要任務之一。生態文明的建設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需要與人類的協調中共同進步。森林作為陸地生態系統中重要的主題及自然資源,對保護生態平衡及社會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森林資源管理的重要意義
森林資源是林地和其成長的森林統一稱呼,包含樹木資源、林中以及林下動植物和森林環境等。森林資源管理是針對森林資源保護、培育、更新以及運用等工作所進行的一整套具有決定性以及組織性的考察、組織、策劃、管理、調整、檢測、監管等行為,如對森林資源進行詳細考察以及統籌策劃,統計森林資源資料、創建森林資源檔案、擬定森林經營方法,確定林地產權,對于森林采伐進行限制、重新種植、檢測、檢驗,還有和森林經濟有關的事項。當今社會中,森林在發展過程中因為人為經營行為以及自然要素作用的程度顯著增強,森林資源一直處在增減動態改變的過程中。森林資源實質上歸屬于自然資源,不過其又具備一定的經濟價值,因此其不僅是森林生產的物質根本,同時也是衡量森林工作成果的關鍵標示。在國民經濟以及社會快速發展的現在,重視以及增強對森林資源的管理和監管、創建更加合理有用的管理系統非常重要。
2.森林資源管理的現狀
在林業能源管制上,國內林業能源管制機構不但擬定了一套林業能源管制系統,還擬定了相關的機制和標準,下了很大的功夫,完善了林業能源監控管理系統,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木材市場供應了大批的木材。目前我國的國土資源中,林業覆蓋從1949年的8.6%增到了現在16.55%,增長了一倍,由此可見,我國的林業資源從整體上來看,還保持著持續增長的狀態,林業增長的形勢代表著國內林業能源美好的發展前景,并和全球林業整體下滑的總趨勢相反。但是目前林業資源管制作業中存在著很多問題。如管制不到位,力度不強,并且部分地區存在著損壞林業資源的情況。如過度開發,亂砍亂伐以及占用林業土地進行耕地等,使林業資源受到了嚴重的危害。
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制度和法律法規等方面,國家森林資源管制還不夠完善。森林資源管理法規不配套,基本上還處于“人治”的狀況中,給不法分子制造了鉆漏洞的機會,從而經常發生有法不依的現象。另外,集體和個人之間的利益不但存在著分配不均的情況,還存在著流失嚴重的情況,沒有理清責、權、利之間的關系;二是我國很多林業主要是以經濟效益為宗旨,缺乏永續前進的思想,只側重于眼前的利益,生態環境認識并不到位,對保護林業和生態的意識薄弱,致使森林資源并沒有真正的發揮出它的經濟效益。另外,缺乏開采砍伐的硬性標準,導致區域內具有嚴重的水土流失情況,從而降低了抵御洪澇災害的能力,保護森林成了形式主義,成了口號;三是目前,林業資源管制中,還沒有找到切合實際的林業資源管制制度,管制措施不合理,手段也不高,如:考察、策劃、管制、開采砍伐等制度。因此,為了使管制資料能夠整體的分享,林業資源管制必須要創建完善的林業資源管制手段,完成精確地考察和計算,同時在整體上還要完成計劃和策劃,實施高效率強力的管制和監察,從而合理的開采砍伐;四是目前國內很多森林地區,并沒有合理的森林運行計劃,每年預測采伐量的時候數量不準確,沒有制定可實施的林業運行計劃。
3.加強和改進森林資源管理的策略
3.1杜絕林地逆轉
以往在培育發展森林資源時,忽視對現有森林資源的保護管理,一些鄉鎮為了局部利益,或對林業法律法規落實不夠,造成超限額采伐問題,使有林地變成疏林地,疏林地變成無林地,使林地逆轉。針對上述問題,必須制定林地保護利用規劃,嚴格實行林地用途管制。首先進行林權證發證工作;二是明確落實責任,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凡是出現超限額采伐,毀林造成林地逆轉的一經發現追究責任人的行政責任;三是加強征占用林地的審核審批,杜絕非法占用林地、毀林開墾的事件發生;四是對一些低產林、疏林地由林業局下去調查,合理確定更新;五是加大執法力度。
3.2強化森林資源管理意識
“思想意識是行動的先導”。要在森林資源管理部門、員工以及林區地方政府和群眾中培養和樹立“靠山育林”的新觀念;要積極宣傳,并通過拓展宣傳渠道、豐富宣傳形式提高宣傳效果,使森林資源管理生態化發展和可持續性發展的觀念深入民心,并體現在具體的森林資源管護行為之中來。
3.3完善配套政策法規
要建立和完善森林資源管理政策法規體系。首先,要針對森林資源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和執行策略,掃清法律法規的死角,使森林資源管理工作有法可依;其次,要根據森林資源管理工作的具體實際,加大對森林資源法規政策的執行力度,明確權利和責任,爭取做到層層有人負責、事事有人把關,嚴厲打擊和懲治亂砍濫伐、超額采伐、非法占用林地、毀林開墾等破壞森林資源管理的行為。
3.4提高森林資源管理員工的素質
首先,要加強員工的培訓工作,通過短期培訓、長期培訓和待崗培訓等多種形式強化員工的業務技能、信息技能和職業素質,提高森林資源管理工作的質量;其次,要加大投入,改善森林資源管理基層單位的辦公和住房條件,建立并完善相應的人才激勵機制,形成“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用人環境,使員工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得到較好的體現。
4.結束語
森林資源是一種可再生資源,可是森林資源的再生速度卻遠遠趕不上人類對森林資源的使用和破壞速度,因此,重視森林資源的保護及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保護、管理森林資源是一項非常艱巨、非常巨大的任務,這需要大家一起共同努力,通過這種措施來完成這項任務。
【參考文獻】
[1]郭會玲,蔣敬,許嵐,吳君霞.環境公益訴訟與森林資源保護若干問題探析[J].林業資源管理,2011(1).
[2]王安珍,李根萬.市場經濟下國有林場面臨的問題與改革思路[J].中國林業,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