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壓力容器,英文:pressure vessel,是指盛裝氣體或者液體,承載一定壓力的密閉設備。只有同時滿足下列三個條件的容器,才稱之為壓力容器:(1)工作壓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工作壓力是指壓力容器在正常工作情況下,其頂部可能達到的最高壓力(表壓力));(不含液體靜壓力)(2)內直徑(非圓形截面指其最大尺寸)大于等于0.15m。且容積(V)大于等于0.025立方米,工作壓力與容積的乘積大于或者等于2.5MPa-L(容積,是指壓力容器的幾何容積);(3)盛裝介質為氣體、液化氣體以及介質最高工作溫度高于或者等于其標準沸點的液體。
【關鍵詞】密閉設備;壓力;氣體、液體
1.特種設備的管理
1.1壓力容器簡介
壓力容器,是指盛裝氣體或者液體,承載一定壓力的密閉設備,其范圍規定為最高工作壓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壓),且壓力與容積的乘積大于或者等于2.5MPaL的氣體、液化氣體和最高工作溫度高于或者等于標準沸點的液體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動式容器;盛裝公稱工作壓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壓),且壓力與容積的乘積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氣體、液化氣體和標準沸點等于或者低于60℃液體的氣瓶;氧艙等。
1.2壓力容器設備管理
壓力容器投入使用前,應核對該設備的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安裝及使用維修說明、監督檢驗證明等,并最遲在投入使用后30日內,向質量技術監督管理部門申報登記。登記后應將檢驗合格標識置于或附著于該特種設備的顯著位置,并建立特種設備檔案。禁止使用監督檢驗或者定期檢驗不合格的壓力容器。
壓力容器運行期間應保持完好的防腐層。防范壓力容器的“跑、冒、滴、漏”。運行期間應維護保養好安全裝置,減少與消除震動。停用的壓力容器,一定要將其內部介質排除干凈,特別是腐蝕性介質,要經過排放、置換、清洗、吹干等技術處理。要經常保持容器的干燥和清潔。
嚴格執行特種設備的維修、改造有關規定。特種設備的大修、改造須由取得相應資格許可的特種設備修理改造單位進行,并督促修理改造單位及時辦理告知手續。修理改造的特種設備須經檢驗合格方可投入運行。并經檢驗合格后,修理改造技術資料最遲在投入使用后30日內存入設備檔案。
企業對特種設備實行專人管理雙包制度,即每臺特種設備均明確專職管理人員,專職操作工;管理人員、操作工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對特種設備安全運行負責。
2.壓力容器設備的檢查、檢驗
2.1檢查方式
壓力容器本體及運行狀況的檢查主要包括壓力容器的銘牌、漆色、標志及噴涂的使用證號碼是否符合有關規定;壓力容器的本體、接口(閥門、管路)部位、焊接接頭等是否有裂紋、過熱、變形、泄漏、損傷等;外表面有無腐蝕,有無異常結霜、結露等;保溫層有無破損、脫落、潮濕、跑冷;檢漏孔、信號孔有我漏液、漏氣,檢漏孔是否暢通;壓力容器與相鄰管道或者構件有無異常振動、響聲或者相互摩擦;支承或者支座有無損壞,基礎有無下沉、傾斜、開裂、緊固螺栓是否齊全、完好;排放(疏水、排污)裝置是否完好;運行期間是否有超壓、超溫、超量等現象;罐體有接地裝置的,檢查接地裝置是否符合要求;液壓試驗后的壓力容器應無滲漏,無可見的變形。試驗過程中無異常的響聲。對抗拉強度規定值下限大于等于540Mpa的材料,表面經無損檢測抽查未發現裂紋時合格。
2.2檢驗要求
由于結構或支承原因,不能向壓力容器內充灌液體,以及運行條件不允許殘留試驗液體的壓力容器,可按設計圖樣規定采用氣壓試驗。試驗所用氣體應為干燥潔凈的空氣,氮氣或其他惰性氣體。碳素鋼和低合金鋼制壓力容器的試驗用氣體溫度不得低于15℃。其他材料制壓力容器,其試驗用氣體溫度應符合設計圖樣規定。氣壓試驗時,試驗單位的安全部門應進行現場監督。應先緩慢升壓至規定試驗壓力的10%,保壓5~10分鐘,并對所有焊縫和連接部位進行初次檢查。如無泄漏可繼續升壓到規定試驗壓力的50%。如無異常現象,其后按規定試驗壓力的10%逐級升壓,直到試驗壓力,保壓30分鐘。然后降到規定試驗壓力的87%,保壓足夠時間進行檢查,檢查期間壓力應保持不變。不得采用連續加壓來維持試驗壓力不變。氣壓試驗過程中嚴禁帶壓緊固螺栓。氣壓試驗過程中,壓力容器無異常響聲,經肥皂液或其他檢漏液檢查無漏氣,無可見的變形即為合格。壓力容器氣密性試驗壓力為壓力容器的設計壓力。對盛裝易燃介質的壓力容器,如果以氮氣或者其他惰性氣體進行氣壓試驗,試驗后,應當保留0.05-0.1MPa的余壓,保持密封。
2.3壓力容器的緊急停運
當壓力容器工作壓力、介質溫度或壁溫超過規定值,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時;主要受壓元件發生裂縫、鼓包、變形、泄漏等到危及安全的現象;安全附件失效;接管、緊固件損壞,難以保證安全運行;發生火災等直接威脅到壓力容器安全運行的情況;過量充裝;液位超過規定,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壓力容器與管道發生嚴重振動,危及安全運行;有其它危及安全的異常情況時,操作人員應立即采取緊急措施,并按規定的程序,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
3.壓力容器常見缺陷的形式及修理
3.1容器內襯缺陷
若內襯表面有裂紋、針孔、點蝕、焊縫內有夾渣等缺陷時,可通過磨消的方法修理,當磨消深度較深的可以進行補焊修理。內襯大面積鼓包,首先在消除泄漏后可用水壓脹復,但脹復壓力不得超過容器耐壓試驗壓力,小面積鼓包可用機械法脹復,對奧氏體不銹鋼襯里的容器嚴禁用火焰加熱脹復。凡經脹復、補焊或經更換的金屬內襯,應檢驗襯里的修復質量。常用的檢驗方法如下:一是空氣檢漏法,一般可選用肥皂水作為檢漏介質,檢漏時由檢漏孔向襯里層間通入0.05MPA的空氣,然后在焊縫上用肥皂水檢查其泄漏情況;二是氨滲透法,是向襯里層間通入0.05MPA的氨氣,然后用酚酞指示劑進行檢漏,采用此法時襯里層間最好先以氮氣置換;三是采用超聲波泄漏檢測儀檢測。密封面由于長期生產的腐蝕,檢修碰損劃傷或短期泄漏時高壓氣體沖刷形成溝痕,可用細銼刀、油石、砂布消除溝痕,以去掉溝痕為宜,保持修理后密封面平整。
3.2內件缺陷修理
對損壞或有嚴重缺陷的密封件、緊固件和其他零部件進行更換,新更換的零部件必須進行質量檢驗。對已產生彎曲變形但尚可修復再用的零部件,如溫度計內外套管、副線管、觸媒筐、保溫殼等均可按要求進行調直調平修理。對已發現裂紋用砂輪機打磨,每打磨0.5~1mm深度用著色法檢查一次,直至裂紋消除,再進行補焊。
4.結語
壓力容器的用途十分廣泛。它是在石油化學工業、能源工業、科研和軍工等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都起著重要作用的設備。壓力容器一般由筒體、封頭、法蘭、密封元件、開孔和接管、支座等六大部分構成容器本體。目前,世界各國均將其列為重要的監檢產品,由國家指定的專門機構,按照國家規定的法規和標準實施監督檢查和技術檢驗。
【參考文獻】
[1]GB6654-1996《壓力容器用鋼板》、GB3531-1996《低溫壓力容器用低合金鋼鋼板》、GB19189-2003《壓力容器用調質高強度鋼板》.
[2]壓力容器制造.2001.
[3]楊申重.壓力容器設備管理與維護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