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闡述了信息技術與中職數學課程整合的意義,“趣用”信息技術,以迸發學生學習激情;“拓用”信息技術,以加寬學生視野,突顯專業性;“巧用”信息技術,以點燃學生創造性思維;“恰用”信息技術,以強化學生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等四個途徑,以達到提升中職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信息技術;中職數學; 整合有效性
1.信息技術與中職數學課程整合的意義
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整合是我國新數學課程標準中的基本理念之一,信息技術與中職數學課程整合是指在中職數學教學過程中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人力資源和課程內容有機結合,共同完成中職數學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在中職數學教學中,既要傳授知識,又要發展中職生的多種能力,著力培養、提高學生應用信息工具獲取、處理、應用、生成、創造信息的能力。筆者就數學課堂教學中,怎樣活用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整合,提高中職數學教學效率做了以下的探索。
2.“趣用”信息技術,以迸發學生學習激情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學習激情的重要性。好奇則是人的天性,中職學生更為明顯,他們對新、奇的事物特有激情。因此將信息技術融入數學課堂教學中,可激起并調動學生各個感官的參與,迸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激情,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例如,教學“數列的概念”時,讓學生先觀看雜技表演《疊羅漢》視頻片段,畫面是這樣:自下而上各層人數依次是:5、4、3、2、1、1、1。引出數列的概念;
又如,通過制作卡通聲音播放數學故事《棋盤上的麥子》:
畫面一,古印度有個國王打算獎賞發明國際象棋的宰相,當國王問宰相希望得到什么獎賞時,宰相說:“我想向你要一些麥子,然后分給貧苦的百姓。”
畫面二,國王聽了哈哈大笑:“這有何難?要多少你說吧。”
畫面三,宰相說:“請在這張棋盤第1個小格放1粒麥子,第2小格放2粒,第3格放4粒,照這樣下去,每個小格數量比前一格增加1倍。我只要擺滿64格就夠了。”
畫面四,國王以為只要1小碗麥子就打發了,他吩咐衛兵們按宰相的要求去做。
畫面五,國王驚訝地張大了嘴,即使把全國的麥子搬來,也填不好64個格子。
畫面六,若64格都放滿的話,需要 18446744073709551615粒麥子,是當時全世界2000多年生產的糧食之和。這張棋盤每格的數字依次是 。
通過“趣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景,迸發學生學習激情,讓學生在樂中學數學,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拓用”信息技術,以加寬學生視野,突顯專業性
作為中職學校文化基礎學科的數學,應具有較強的基礎性和工具性,應具有鮮明的職業特色。目前,大多數中等職業學校的數學課程內容沒有明顯的專業特點,而且還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邏輯性。也就是說,幾乎各個專業的數學課程內容基本一樣,與中職學生的專業沒有聯系,或與專業課銜接不緊密,缺乏實用性,致使很多中職學生認識不到數學的價值,更不能體會到數學對其所學專業的作用,從而中職學生只顧專業課的學習,忽視了公修課特別是數學課的學習。為此老師得想方設法使數學課能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專業課的實際問題。因此,在中職數學課堂教學中加大數學信息量,拓寬知識面,開闊學生視野也就尤為重要。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運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把與其所學專業有關的課本外的數學內容,通過文本、圖象、聲音、動畫、視頻等形式多方位傳授給學生,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而且最大限度的擴充教學知識量,讓學生跳出課本內容的局限性,加強數學與專業之間的橫向聯系,擴大專業學科向數學的滲透,填補數學教材中專業知識的短缺,拉近數學知識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距離,拉近數學知識與相應專業的距離,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輕松地獲得相應的理論知識,也同時接觸到課本以外的許多新鮮事物,拓展學生視野,增長學生的見識,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專業課的實際問題,真正做到數學課為專業課服務,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參與率,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4.“巧用”信息技術,以點燃學生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即是數學思維的獨創性,是利用已學過的知識和經驗以新異、獨創的方式解決問題,不依賴、不盲從。在教學過程中,設置數學情境是前提,提出數學問題是核心,解決數學問題是目標,應用數學知識是歸宿,培養創新型人才是關鍵。為此,“巧用”信息技術,通過對定理、結論的延伸,用特殊性、一般性引出新定理、新結論,通過更換問題的條件,考察結論的變化,以此來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火花;通過歸納思維、類比思維的訓練,提高學生發現問題、作出猜想、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以通過對猜想的否定,提高發現反例的能力;也可以通過對猜想的肯定與論證,提高發現、證明問題的能力。
例如,問題:方程x=
的解x0的取值范圍是( )
A (0,1) B(1,2) C(2,3) D(3,4)
本題枯燥、抽象,學生感到無從下手。當老師采用幾何畫板軟件,作出函數y=x3,y=
的圖象時,學生馬上可以直觀解答。
隨著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的整合,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多媒體、Powerpoint、flash、幾何畫板等計算機的工具型軟件進行探究性學習,以及對學習過程中的一些規律或現象進行實驗研究 ,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可以使學生的視野得以拓寬、智力得以提高,思維得以創新,從而達到點燃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目的。
5.“恰用”信息技術,以強化學生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是數學中一種常用的思想方法, 是數學最完美的珠聯璧合,包含“以形助數”和“以數輔形”兩個方面,它們相互轉化,相輔相成;是使抽象的數量關系直觀化的重要方法和途徑,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手段。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過:“數少形時缺直觀,形少數時難入微,數形結合百般好”,在課堂教學中,恰當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幾何畫板”,能使學生從“聽”數學轉變到“做”數學,即以研究者的方式,參與包括發現、探索在內的獲得知識的過程。能實現由靜到動、由抽象向直觀的轉變,突破學生的思維障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運用幾何畫板,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具有動態直觀、數形結合、色彩鮮明、變化無窮的特點,使抽象的數學概念、數學關系變得直觀、形象,使問題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從而使我們更好地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又如,二次函數、冪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三角函數等圖象的作圖,傳統的教學方法是在黑板經過列表、描點、連線三個繁雜的過程,若恰當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幾何畫板”的作圖功能,則完全可由學生直接來完成;同時幾何畫板還可以創造性作出很多我們用粉筆無法實現的復雜函數的圖象,由圖象可以直觀地得出函數的性質和利用函數性質來解決實際生活的應用。
綜上所述,活用信息技術整合課堂,可以迸發學生學習激情,加寬學生視野,突顯專業性,點燃學生創造性思維,強化學生數形結合思想方法,以達到提升中職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中國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數學(基礎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
[2]黃健康.結合專業知識 強化數學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