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簡單說明旅客列車平穩操縱概念,闡明平穩操縱重要意義,分析出造成列車運行沖動原因,制定出正確的DF11內燃機車旅客列車平穩操縱方法。
【關鍵詞】內燃機車;旅客列車;平穩操縱
0.引言
旅客列車平穩操縱工作是機務部門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其宗旨是使乘車旅客感覺平穩舒適,如果由于操縱不當造成列車沖動,既損害了旅客利益,又會對鐵路形象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減少和消除旅客列車沖動,為旅客創造一個平穩、舒適的乘車環境,是一頂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具體體現。為了保證旅客列車安全、正點、平穩、舒適,人為地對列車起動、運行、調速、停車過程進行控制,從而使列車能夠平穩運行,稱為旅客列車平穩操縱。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特別是鐵路第6次提速變圖開通,采用正確的內燃機車旅客列車操縱方法,將會在實際工作中起到決定性作用。搞好內燃機車旅客列車平穩操縱工作,將具有以下重要歷史意義:
①旅客列車的平穩操縱工作,是鐵路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關系到鐵路在運輸市場中的地位和鐵路運輸的經濟效益。
②平穩操縱工作是鐵路機務系統在服務質量上的具體體現,它直接反映出機務部門的工作水平和服務質量,若稍有失誤必將影響鐵路聲譽。
③平穩操縱工作是機務段在管理水平、職工素質、機車質量等總體工作的體現。
平穩操縱工作不是一項單一的工作,對于機務段來講反映的是綜合水平,它涉及到機務段管理的方方面面,如:平穩操縱的管理體制制度、職工平穩操縱的意識和平穩操縱的技術業務水平、機車設備的質量等等。所以,做好平穩操縱工作要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建立一整套平穩操縱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使其日常化、規范化、制度化。
1.造成旅客列車沖動的原因
旅客列車在運行中,要經過多個操縱階段,如起動、加速、維持速度運行,惰力運行、調速、制動、緩解、停車等過程,在不同的操縱階段會導致列車中的各節車輛之間產生不同的動態縱向作用力。機車與車輛之間、車輛與車輛之間的縱向作用力是列車產生沖動的根本原因。
受線路縱斷面的影響,機車牽引力和制動力作用于車輛非常不平均,當牽引力和制動力發生驟變,將會使車鉤間隙以及車鉤緩沖裝置急劇伸張、壓縮,由于車鉤間隙的存在,使車輛在外力作用下增加了一段無阻尼的加速進程,列車在速度的影響下,車輛間的沖撞作用加大,這種車鉤“間隙效應”,將直接造成列車不能平穩運行。
2.內燃機車具體操縱方法
內燃機車平穩操縱主要體現在列車起動、運行和停車三個方面。它們既有獨立性也有相關性,抓住它們的各自特點進行分析,有效的結合,形成一套獨具特色平穩操縱方法,以一個穩定的心態在實際工作中切實發揮,是一個合格機車乘務員所具備的基本條件。在實際操縱時應該遵守下列原則:
①牽引旅客列車時,要時刻以“安全、正點、平穩、舒適”為宗旨,做到運行平穩、停車準確。
②熟知線路縱斷面情況,按圖行車,最大可能的保證牽引力連續性,避免或減少制動調速,必須調速時掌握早減壓,少減壓。
③運行途中保證充足風源,避免充風不足減壓制動,特別是停車站前的操縱特別重要。
④站內停車時, 主手柄1位, 減少車鉤“間隙效應”,掌握好初制動減壓時機,避免連續追加減壓停車和兩段制動的發生。
⑤在旅客列車沒有停穩之前,禁止使用單閥增加制動缸的壓力。
⑥非緊急情況下,不得使用非常制動停車。
2.1列車起車
列車在平道和下坡道開車時,主手柄1位,確認牽引電流投入后,先緩解單閥,再緩解自閥,等待全列起動后,均勻提主手柄,保證牽引電機電流逐步遞增,非特殊情況牽引電流不得超過500A。
在上坡道開車時,主手柄1位置(根據坡度情況確認主手柄位置的大小),緩解單閥防止機車后溜壓縮車鉤,等機車拉緊車鉤后再緩解自閥,待列車全列起動后,再均勻提主手柄保證牽引電流逐步遞增,起動加速操縱中,盡量減少牽引電動機電流的波動,使其保持在一定的范圍內。如果發現牽引電流表指針上、下擺動幅度較大,并突然指向最高范圍,說明機車有空轉發生,應適當降低調速手柄位置,消除空轉。加速時要盡量避開道岔,軌面有油、水、冰、霜和曲線等處所時,要適量撒砂。
2.2列車運行
當全列車出站后,及時提高列車運行速度,力爭在短時間內達到規定速度(最高不得超過額定電流),達到規定速度后,將主手柄放置于適當位置,從而使列車勻速運行。做到起車穩,加速快,充分發揮內燃機車的特點。
2.2.1上、下坡道的操縱
在上坡道運行時,應采用先闖后爬,闖爬結合的操縱方法,力求減少爬坡距離,列車運行在起伏爬道時,要善于利用坡道坡度的變化,靈活使用調速手柄,保持機車牽引力的連續性,避免惰力運行時,因線路坡度發生變化,造成車鉤伸張或壓縮所引起的沖動,牽引力的保留值以能克服當時速度下的機車運行阻力為準。
列車運行到持續下坡道之前,將主手柄逐步遞減,在下坡道運行接近限制速度前,應提早進行適量減壓,使列車制動力恰與下坡道的加速力相互抵消,目地是使列車均勻緩慢降速運行,當列車達到理想速度時再進行緩解,在接近坡道底部即將進入平道或上坡道時,應提前進行牽引加載,根據線路實際情況逐步加大牽引力,使列車仍然以車鉤伸張狀態下運行。
2.2.2長期限速地點的操縱
通過長期慢行限速地點時,在列車運行點運行許可情況下,根據自己工作中的實際經驗,掌握好降低手柄的最佳時機,方法仍然是將主手柄1位,這樣當列車運行速度降到長期慢行限速,機車牽引電流平穩,列車就能夠理想的速度運行。減少因制動造成列車沖動的機會。
2.3制動調速
列車在運行途中,如需要調整速度時,盡量避免在魚背形、鍋底形、曲線上進行,因為受線路縱斷面影響,會使列車的車鉤伸張與壓縮狀態轉化加劇,當車輛與車輛之間的拉伸或壓縮能量超過緩沖裝置容量時,就會導致列車沖動,列車管隨曲線而彎曲,影響制動緩解波速傳遞,使前后車輛制動緩解產生誤差,同樣會產生沖動,調速方法最好采用空氣制動系統的長波浪操縱方法,但應充分考慮列車速度,線路縱斷面情況,牽引輛數,車輛種類和閘瓦壓力等條件,準確掌握制動調速時機和減壓量,在初減產生制動作用下,控制列車速度均勻降速,使旅客感受不到制動調速時所產生的慣性作用。
制動調速時,自閥排風沒有停止時,不得追加減壓量,追加減壓后,自閥排風未完,不得緩解列車制動,追加減壓量累計不得超過初次減壓量,禁止自閥制動時全部緩解機車制動力,禁止在制動后,將自閥手柄由中立位推向運轉位后又回到中立位,因為車輛制動機一般是一次緩解型的,并沒有階段緩解性能,偷風會使列車有可能全部緩解,而再制動時,列車管沖風不足,前后列車車輛制動不一致,造成列車停車時沖動。
3.結束語
通過對造成旅客列車縱向力沖動原因的分析,制定了該DF11內燃機車旅客列車平穩操縱方法,為了驗證在工作中的作用,采用傳統的沖動棒,對旅客列車的起動、運行、制動進行對比試驗,采集了大量客觀試驗數據,來證明消除車鉤間隙,合理運用機車牽引力和制動力,是保證DF11內燃機車平穩操縱旅客列車的關鍵,該套操縱方法已經在實際工作中得到了廣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