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土木工程施工;極易發生各類裂縫問題。待建筑發生裂縫后,表面只看到美觀影響,若裂縫過大,必須會影響建筑物結構。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加強裂縫控制,屬于一個綜合性、系統性問題。在具體施工中,需加強嚴格控制與規范,嚴格把控質量關,做到事先預防,盡量降低裂縫發生率。針對已發生裂縫,必須給予科學處理措施。本文立足土木工程施工角度,分析裂縫處理對策。
【關鍵詞】土木工程;施工;裂縫處理
1.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縫發生原因
首先,設計原因。針對設計結構,斷面突變產生集中應力,進而出現構件裂縫。在設計時,若構件施加預應力不合理,導致構件應力過大,或偏心,引起構件雷鋒。在設計中,若構造鋼筋配置過粗、過少,均會引起樓板或墻板裂縫。在設計中,沒有考慮構件收縮問題,在設計中,選擇混凝土等級太高,導致用灰量較大,不利于收縮,因環境溫度溫度出現變化,管線配置不合理,保護層厚度較小,各類施工縫設置不合理,極易出現裂縫。
其次,配合比設計原因。針對混凝土,若粗細集料的含泥量較大,增加了混凝土收縮率。若集料顆粒級配不合理,增加混凝土收縮,進而引發裂縫產生。若骨料粒徑愈細,或針片含量愈大,則混凝土用水量和用灰量增多,收縮量也隨之增大。同時,若水灰比過大,或選擇砂粉過少,極易產生結構裂縫。針對相同等級、強度水泥,混凝土強度由水灰比決定,待水泥水化后,在混凝土中,會殘留多余水分,待蒸發之后,產生多余水泡,進而形成氣孔,引起裂縫。對于混凝土摻合料和外加劑,若選擇不合理,極易增加混凝土收縮率。因水泥品種因素,選擇礦渣硅酸鹽,其水泥收縮明顯大于普通硅酸鹽。因混凝土強度、水泥等級等原因,黨水泥等級愈高,則細度愈細,嚴重影響混凝土開裂。
第三,施工養護。在混凝土澆搗過程中,因插入、振搗不合理,對混凝土均勻性、密實性造成嚴重影響。同時,由于拌合不均勻,或攪拌時間過長,待攪和之后,因澆筑間隔時間較長,極易出現裂縫。若連續澆筑時間較長,或接茬處理不合理,極易出現裂縫。在高空澆筑時,因風速較大,經過長期烈日暴曬,增加了混凝土收縮,同時,對于大體積混凝土澆筑,由于水化計算不不合理,保溫工作和降溫措施不嚴格,導致內外溫差較大,進而出現溫度裂縫。在現場模板拆除時,由于拆模過早、拆模裂縫,使得預應力張拉不合理,導致張拉裂縫。
第四,結構約束。主要包含內約束與外約束:其一,內約束。在土木工程混凝土中,內約束指構件質點與質點間的互相作用力,在混凝土澆筑時,由于混凝土內部存在較高溫度,混凝土表面的溫度較低,進而產生內高、外地的溫差。根據熱脹冷縮特點,在一定溫度狀態下,質點會出現變形,使得各質點之間產生互相內約束力。在混凝土中心的質點,因為溫度較高,受熱膨脹與表面相比,明顯要大,所以產生溫度壓應力,表面形成溫度抗拉應力。溫度應力比極限抗拉強度明顯要高,混凝土表面形成細小裂縫,進而產生表面裂縫;其二,外約束。由于外界物體阻礙,而使構件發生變形,例如構件與構件互相作用,地基與基礎的互相作用,形成外約束力。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之后。7d內,水泥水化熱基本完成釋放,混凝土降溫時產生一定收縮作用力,混凝土固結,蒸發了多余水分,進而加劇收縮,地基結構形成約束力,不能產生自由變形。處于該類情況下,內外溫差產生裂縫。
2.土工工程的裂縫處理措施分析
首先,在設計時,做到抗放有度。對于土木工程設計,需做到構件的抗放適當。在約束狀態下,未具有充分變形余地時,需避免裂縫出現,采取抗措施。同時,若結構處于無約束的自由變形狀態,為保證充分變形余地,需采取放措施。
其次,補償收縮混凝土。對于混凝土裂縫,大多數裂縫是因混凝土收縮所致,為解決收縮裂縫問題,可添加膨脹劑,以補償昏頭腦收縮。
第三,混凝土澆筑。為確?;炷撩軐崱⒕鶆颍跐仓r,需保證澆筑區域和構建類別,嚴格控制鋼筋配置狀況,合理選擇拌合物品質,采取合適澆筑方法。在澆筑前,對模板、鋼筋進行檢查,合理確定預埋件尺寸和部位。待確認無誤之后,再實施澆筑。另外,檢查澆筑混凝土有無障礙,制定合理施工方案,結合實際工作能力、工程狀況,確?;炷烈淮螡仓瓿伞H缬斜匾?,需實施連續澆筑,必須監控現場澆筑。若混凝土坍落度與施工要求不相符,必須調整坍落度,禁止任意加水。在降雨雪天氣時,防止在露天澆筑柱子和墻體構建。在一次澆筑時,澆筑高度直到混凝土不離析,通常每層小于500米。待搗平之后,再澆筑上層結構。
第四,混凝土養護。在混凝土裂縫防治中,混凝土養護是關鍵措施,需給予足夠重視。合理制定養護計劃,由專人負責混凝土養護。待混凝土澆筑完成之后,需加強保溫和保濕養護,盡可能防止劇烈振搗和變化。待澆筑之后,選擇灑水和覆蓋措施,選擇薄膜保濕。對于緩凝劑摻用,需與混凝土抗滲要求相符,一般大于14日。對于樓板、底板等構件,待收漿、模壓之后,選擇塑料薄膜進行覆蓋,避免表面水分蒸發。
第五,溫度控制。在混凝土高溫澆筑過程中,必須減少澆筑厚度,通過澆筑層面散熱,選擇搭設遮陽板方式,對混凝土升溫進行控制,使混凝土溫度下降。對于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尺寸影響著溫度應力,若結構尺寸較大,則應力隨之增大。所以,在混凝土結構物中,需添加水管埋設,利用循環冷水降溫,降低內外溫差。同時,對于混凝土拌合,可選擇水冷卻碎石,使混凝土出機溫度下降,合理控制預留溫度。另外,強化結構物溫度養護,待結構物澆筑結束之后,選擇濕潤麻片或草簾進行覆蓋,定期進行灑水養護,使養護時間有所延長,保證混凝土表面冷卻。對于長時間暴露結構表面,尤其是寒冷季節,需選擇保溫措施。
3.結束語
綜上所述, 對于土木工程施工而言,結構混凝土由于溫差變形、材料特性、結構約束等原因,進而產生混凝土裂縫。若想保證土木工程質量,確保不發生混凝土裂縫,必須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裂縫防治,例如優化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加強混凝土澆筑、加強混凝土養護等,保證建筑混凝土的施工質量,確保土木工程的整體性與穩定性。
【參考文獻】
[1]陳達強.如何處理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縫[J].房地產導刊,2013,(24):143-143.
[2]齊剛.分析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縫處理方法[J].建材與裝飾,2014,(26):106-107.
[3]盛集源.淺析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縫處理方法[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