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對企業發展戰略及戰略規劃的重視,開始構建企業戰略管理體系,也是近兩年企業界的趨勢,無論是加入世貿組織后更多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內地市場所帶來的競爭壓力,還是各行業目前激烈程度不同的競爭現狀。如何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實現企業的持續發展,如何增強企業適應環境的能力……已經成為許多企業必須面臨的決策焦點。
【關鍵詞】戰略管理;戰略體系;競爭力
1.企業戰略管理的重要性
對于企業管理者而言,企業發展戰略是企業為了在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和持續發展,達到企業預期目標,面向企業未來發展的大規模的一種計劃,通過與企業內外部競爭環境的相互作用以實現企業的目標。企業如何發掘和培育企業自身的戰略競爭力、構建自身在產業領域的競爭優勢呢,取決于企業戰略運行體系的連續性和目標一致性等問題。進一步講,就是需要企業必須對宏觀環境、行業競爭、市場空間、自身資源與業務能力等要素進行前瞻性的、系統的分析、計劃,制定出企業明確可行的近期、中期及遠期的運營目標與事業發展方向,而這種分析、評估、預測與計劃的過程就是所謂發展戰略規劃。而只有擁有系統的戰略規劃,才能確保企業在日常運營與決策的連續性及目標一致性。
2.企業戰略體系的構成
企業戰略管理的基本過程如下圖所示:
企業戰略管理過程主要包括戰略制定、戰略實施和戰略評價三個階段。戰略制定主要是針對企業的遠景和使命,明確企業的優劣勢、機會與威脅來建立企業的長期發展目標,并提出供企業選擇的發展戰略以及相應的戰略實施方案。
企業戰略制定階段所涉及的主要問題包括:企業應當進入哪些領域,或是放棄哪些業務,企業應如何對資源進行有效的配置,是否進行多元化經營,是否進入國際市場,是否進行并購或組建合資企業來壯大規模等。
企業戰略實施階段要求企業能夠明確其年度計劃與目標,并制定相關的政策予以保障。一般包括塑造支持企業發展戰略的企業文化,構建有效的組織結構,制定全年預算,將企業員工績效、組織績效與企業戰略落實情況掛勾以起到激勵作用等。
3.企業戰略體系的三個層次
企業的戰略管理體系具有層次性。戰略管理一般被劃分為三個層次,即企業的總體戰略,經營層戰略和職能部門戰略。企業的發展戰略是由企業總體戰略指導, 并將總體戰略分解成各種職能部門戰略的戰略體系。其中,總體戰略是各經營戰略和職能部門戰略的出發點與指導,各職能部門戰略是對總體戰略進行實施的具體手段和方法。
企業總體戰略又稱之為公司戰略,是企業發展的總綱,是企業最高管理層對企業各項活動進行指導和控制的最高行動綱領。企業總體戰略的對象是整個企業,在一些規模較大的企業,特別是實行多元化經營的企業,總體戰略是企業戰略中最高層次的戰略。企業總體戰略需要根據企業目標,選擇企業可以與之與競爭對手進行競爭的經營戰略,合理配置企業運營所需要的資源,讓企業的各項業務活動相互支持,相互補充和協調。同時,從企業的整體經營發展到各經營層,各職能部門之間的協調,從企業的有形資源的充分利用到整個公司的價值理念和企業文化的建立,都屬于企業總體戰略的內容。
經營層戰略又稱事業部戰略,是指企業下屬各經營單位,事業部或分子公司的戰略。經營層戰略是指在企業總體戰略的指導下,經營管理某一個戰略經營單位的計劃,相當于企業總體戰略下面的子戰略,為實現企業總體戰略而服務。在一些大型企業當中,經營層單位較多,為了提升各單位的協同經營能力,加強企業總部的戰略控制能力,企業往往從組織上將具有若干個共同戰略因素的經營層單位進行整合。每一個戰略經營單位都有自己的獨立產品和細分市場。如果企業內的某些經營單位在市場和產品上具有較強的特殊性,也可以將其視為獨立的經營單位。
職能部門戰略又稱為職能層戰略,是企業內各職能部門為了貫徹、實施和支持企業總體戰略和經營層戰略而制定的相關戰略。職能層戰略主要針對如何支撐企業總體戰略和經營層戰略這個問題而制定方案,屬于職能部門的短期戰略規劃。通過制定職能層戰略,可以使各職能部門的管理人員更加清楚的認識到本職能部門在推動企業整體發展過程中的責任和要求。職能層戰略所涉及的部門主要包括市場、研究與開發、生產、營銷、售后服務等。
企業總體戰略、經營層戰略和職能層戰略的制定和落實是企業各級管理層共同協作,密切配合所產生的結果,這三個層次共同構建了企業的戰略體系。
【參考文獻】
[1]徐二明.企業戰略管理[M].中國經濟出版社,1998.
[2]王方華.企業戰略管理[M].復旦大學版,1997.
[3]于江.中國醫藥企業發展戰略研究,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