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小型耕耘機是為解決棉花、菜園、果林的中耕,溫室(蔬菜大棚)的小地塊、復雜地形的機械化作業而設計的。在參照目前市場上已有耕耘機的基礎上,針對實際情況,本文對小型耕耘機的方案選擇以及總體傳動系統設計進行了概述。
【關鍵詞】小型耕耘機;方案;總體傳動系統設計
0.前言
凡功率不大于7.5kW、可以直接用驅動輪軸驅動旋轉工作部件(如旋耕),主要用于水、旱田整地、田園管理及設施農業等耕耘作業為主的機器,可稱之為耕耘機。
目前在市場上雖然已經有不少小型耕耘機,由于操作復雜和價格偏高等方面原因,其結構有待于進一步改進。因此在參照已有耕耘機的基礎上,本文設計了一種新型結構的小型耕耘機,主要適用于溫室大棚和小地塊作業。該動力機具的特點:采用單輪驅動,其轉向更加方便,大大降低了成本,其發動機選用小功率4.4kW使其更適合于在大棚和小地塊等環境中作業。
1.方案的確定
經過相關資料的查詢,初定設計前方案有以下幾種可能:
兩種行走方式可供選擇:一種驅動輪是單輪,另一種驅動輪是雙輪。
配套動力機目前市場上有兩種可供選擇:一種汽油機,另一種柴油機。
本文選擇單輪柴油小型耕耘機為例,來說明該機具的總體傳動系統的設計步驟(典型總體傳動系統的設計方案如圖1)。可以看出,該總體傳動系統比較簡單,結構緊湊,滑移齒輪較小,齒輪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在設計中選用單輪驅動,其低廉的價格和簡單的結構一定會受到越來越多農民朋友的青睞。配套動力機選擇柴油機,其提供的功率大,轉速低,傳動系統簡單。
2.小型耕耘機主要部件參數的選擇
2.1首先選擇柴油機的型號
本文選用R175A系列柴油機,其有關柴油機的主要參數見下:
類型:單缸、臥室水冷四缸行程
功率(kW):4.4 標定轉速(r/min):2600
2.2車輪的選擇
本文選用人字紋農用輪胎4.00—8,其主要參數見下:
相應氣壓:250kPa 充氣外直徑:435mm
3.小型耕耘機的總體傳動系統設計
⑴動力傳遞流程:(見圖1典型總體傳動系統的設計方案)。
柴油機→V帶傳動→變速器→減速器→驅動輪。
柴油機→V帶傳動→齒輪傳動→動力輸出軸(后接農具)。
⑵總體傳動系統設計:
小型耕耘機設計的方案是3個前進檔和1個后退檔。
①初步設定工作速度,推算設計(理論)傳動系統總傳動比。
我國規定:上路行駛的手扶拖拉機,時速不得超過十五公里。根據實際情況,小型耕耘機一、二、三檔工作速度設定為:V=2、3、6km/h,倒檔時,手扶拖拉機的工作速度設定為Vd=3km/h。
耕耘機一檔設計速度VI=2×1000/3600=0.56m/s。
同理,耕耘機二、三、倒檔設計速度分別為0.84m/s、1.68m/s、0.84m/s
然后計算各檔位的設計車輪轉速:
耕耘機一檔設計輪胎轉速n===24.6r/min
同理,耕耘機二、三、倒檔設計輪胎轉速分別為36.9r/min、73.8r/min、36.9r/min
接下來計算各檔位對應的設計總傳動比:
耕耘機一檔設計總傳動比i合I=n/nI=2600/24.6=105.7
同理,耕耘機二、三、倒檔設計總傳動比分別為70.46、35.2、70.46
②根據各檔位對應的設計總傳動比,確定每一級傳動的傳動比。
有張緊輪的傳動: i≤10 選取i=2
圓柱齒輪的傳動:iz≤8
結合結構,選取1、2齒輪的傳動比為i1=1.3
一檔3、7齒輪傳動比為i21=3
二檔4、8齒輪傳動比為i22=1.96
三檔5、9齒輪傳動比為i23=1
一級減速器傳動比i3=2
二級減速器傳動比i4=2.5
三級減速器傳動比i5=2.71
倒檔6、10齒輪傳動比為id1=2.5,倒檔10、11齒輪傳動比為id2=0.8。
③根據確定的每一級傳動比,再最終計算耕耘機各檔位的工作速度
按以上傳動比分配后,計算耕耘機各檔位的工作(實際)速度如下:
綜上,可知經上述步驟傳動比分配后,得到小型耕耘機的實際工作參數與設計數值相差不大(基本吻合),故傳動比分配合理。接下來可按此傳動比設計變速箱以及減速箱。
4.結束語
方案選擇后,總體傳動系統的設計是小型耕耘機設計的核心,直接影響著耕耘機的整體性能。因此我們必須合理選擇傳動比,優化結構,使耕耘機體積更小,方便人們使用。
【參考文獻】
[1]翁家昌.手扶拖拉機構造理論與設計.機械工業出版社,1980.
[2]吳宗澤主編.機械設計師手冊.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