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已經成為推進我國現代農業建設的一項基礎工程和戰略任務。我國自2004年組織實施農村勞動力培訓陽光工程以來,農民培訓工作正逐步由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的職業技能培訓向提升農業勞動者的從業技能和綜合素質方向轉變。
實施陽光工程,就是要培養一批綜合素質高、生產經營能力強、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型職業農民。切實發揮好開展陽光工程培訓的示范引領作用,堅持學員為本,質量為先,效用為重,在內容實用、形式靈活、管理規范、效果顯著上下功夫、做文章,高標準、高質量開展陽光工程培訓。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應結合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開展:
(1)在培訓專業上,實行二個結合。一是培訓與主導及特色產業發展相結合,在培訓專業申報上,積極爭取適應主導產業發展的相關專業培訓任務,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二是培訓與農民需求相結合,通過深入細致的調研,了解農民增收致富所需技術,增強培訓針對性和時效性。
(2)在培訓方法上,堅持“就地就近”培訓原則,深入農民的田間地頭開展培訓,由傳統的“招進來”學變為“走出去”教,降低了農民培訓成本,提高了培訓質量。如凌海市投資15.5萬元,購置中巴車一臺,配置車載電視,作為流動授課車。此外,還配備了一臺流動播放車,車上裝一臺54寸的電視,一臺3000W的發電機,專門用于深入基層開展培訓工作;同時,創新工作機制,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緊密結合。如義縣涉農專業培訓依托青年蔬菜專業合作社、中友畜禽養殖等農村合作經濟組織,使陽光工程培訓工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在培訓內容上,以提高農民實用技能為重點,采取理論聯系實踐的教學方式,并根據本地實際和農民需求,部分專業采用自編教材。如凌海市針對當地實際,自編《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實用技術》、《測土配方施肥實用技術》、《大田農作物栽培與管理實用技術》、《玉米優質高產栽培技術》、《水稻優質高產栽培技術》等鄉土教材5種。
(4)在培訓管理上,一是落實班長和班主任制度,嚴格考勤管理,保證學員出勤率;二是統一制定能充分體現陽光工程培訓特點的檔案表冊,包括陽光工程培訓基地認定書、培訓場所設備圖片、培訓資質證明或培訓委托書、培訓協議書、支票復印件、培訓合格名單、學員登記表復印件、培訓抽查記錄表、學員典型事跡表等;三是對各培訓基地工作人員進一步加強相關政策和管理制度學習,強化政策落實和制度執行能力,不斷提高自身管理水平。進一步完善培訓基地基礎建設。
(5)在典型培養上,每個培訓班確定3—5名優秀學員,對他們實行重點跟蹤,加強指導,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同時建立“優秀學員名錄”,對優秀學員事跡進行總結、宣傳。在典型的引領下,帶動了一方百姓依靠科技致富,助力農民收入倍增。使農民群眾學有標準、干有技能,富有向導。通過陽光工程技能和專項培訓,使農民整體綜合素質顯著提高,不僅提高了農民群眾專業知識和田間作業操作技能,而且解決了在生產實踐中遇到了諸多技術難題。如棚室蔬菜土傳病害、落花落果現象,輪作倒茬規律、病蟲害綜合防治措施和水稻、玉米大面積高產栽培新技術、新成果推廣應用等。
培養職業農民、為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提供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撐任重道遠,特別是2013年中央1號文件指出:“按照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發展要求,引導農戶采用先進適用技術和現代生產要素,加快轉變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創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環境,采取獎勵補助等多種辦法,扶持聯戶經營、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大力培育新型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著力加強農業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充分利用各類培訓資源,加大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經營者培訓力度,提高他們的生產技能和經營管理水平”。這為我們從事培育新型農民工作指明了方向、堅定了信心,我們將繼續著力培養職業農民,增強農村發展活力。
【參考文獻】
[1]楊薇,王征兵.農業稅免稅時代村干部職能的定位及激勵機制[J].安徽農業科學,2006(04).
[2]盧秀茹,王健,高賀梅.提高我國農民信息素質教育水平的對策研究[J].高等農業教育,2004(12).
[3]魯可榮,朱啟臻.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新型農民培養[J].未來與發展,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