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樹
挺立荒蕪的山頂
高大得有點彎曲
遙看又矮又細
常被霧霾遮蔽
吸不到地下的水
只能靠天上的雨
曾經遭過雷劈
幸未連根拔起
向云開晚春的花
對草結墜地的實
白天抬頭望遠
夜晚低頭沉思
任鳥筑仿鳳之巢
任人刻到此一游
千眼化為葉子
千手化為樹枝
胡楊祭
你用盡了渾身的綠
沒有能打敗風沙
戰成了無鱗的龍
依然沒治出水來
死了也絕不倒下
千年不朽的雕像
大戈壁灘的英魂
西部精神的旗幟
支撐滄桑的骨架
新的綠洲為你獻花
枯 樹
窗外有一棵松樹
枝葉早已經干枯
挺直著不肯倒伏
是泥土拒絕了它
還是它背叛了泥土
讓我思索得好苦
偶爾有幾只麻雀
落上來嘰嘰喳喳
像痛哭又像歡呼
天柱山上的大樹
山上有好大一棵
沒有傷過皮的樹
仰望著它的
是傷過心的蕓蕓眾生
樹在最高處
嘲弄刀斧無能
人在最低處
任憑洪水沒頂
樹長成了天柱
想做萬年的風景
有悔也不肯悔
成了僵硬的亢龍
棗之憶
一竿子敲上去
落一陣紅色冰雹
打歡了我的兒時
打疼了我的老年
大閨女小媳婦
扯起花褂子的前襟
做果實的蹦床
笑聲比棗脆
黑發上葉子橙黃
棗和栗子混在一起
填進新婚的枕頭
構成一猜就透的謎語
遙奔五世同堂
竿子躲在門背后
保留著棗汁的氣味
一年只發泄一回
總在懷戀深秋
棗花的香
棗子的甜
棗木的梆聲
稀釋我一生的酸苦
水邊看樹
一棵樹
在岸邊是工筆
倒影在水中
就成了潑墨
一個人
在生前刻畫自己
用最細的線條
和無數的細節
百年之后
在世人看來
也許是一幅贗品
最壞的結果
是一筆也沒有留下
所以
人生要有
神來之筆
那一笑
那一笑
沒有聲音
只有滿臉的甜
那一笑
一雙眼和一顆心
一樣的透明
那一笑
比成人鮮嫩
比嬰兒成熟
那一笑
掃凈了虛假和勉強
不沾人世的微塵
那一笑
暗淡了牡丹
呆滯了蓮花
那一笑
是一道閃電
以后世界就黑了
那一笑
展現在半開的門外
定格為幽靈
那一笑
既然有過
還會有嗎
繁花似錦
春的盛宴
端上的是色彩
喝醉了
就低下頭來
豁達的站在高處
羞澀的藏在低處
各自的美
不需要剪裁
綠肥了紅就瘦
紅肥了綠就瘦
綠和紅各不相讓
幫扶就成了掩蓋
有的年年重逢
有的遭了蟲災
有的似曾相識
有的叫不出名來
花是大自然的精靈
她們的密碼無法打開
所以善觀花者
愛就是了,別求甚解
【作者簡介】高平,1932年4月出生于北平。1949年8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戰斗劇社文學隊。隨即進軍西北、四川、西藏。歷任西南軍區戰斗文工團創作室研究生,西藏軍區文工團創作組副組長,西藏軍區文化部文藝創作員,甘肅省歌劇團編劇,甘肅省文聯專業作家,甘肅省作家協會主席。出版有詩集《大雪紛飛》、散文集《步行入藏紀實》、長篇小說《倉央嘉措》等20余部,各類作品曾先后獲獎計4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