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筆墨揮灑,最是樂事,素善書畫者興到時,不妨偶一為之。書必草書,畫必蘭竹,乃能縱橫任意,發抒性靈,而無拘束之嫌。飽食后不可捉筆,俯首倚案,有礙胃氣。若因應酬促逼,轉成魔障。
棋可遣閑,易動心火;琴能養性,嫌磨指甲。素即擅長,不必自為之。幽窗邃室,觀奕聽琴,亦足以消永晝。
能詩者偶爾得句,伸紙而書,與一二老友共賞之,不計工拙,自適其興可也。若拈題或和韻,未免一番著意。至于題照,及壽言挽章,概難徇情。
法書名畫,古人手跡所存,即古人精神所寄。窗明幾凈,展玩一過,不啻晤對古人;諦審其佳妙,到心領神會處,盡有默然自得之趣味在。
院中植花木數十本,不求名種異卉,四時不絕便佳。呼童灌溉,可為日課。玩其生意,伺其開落,悅目賞心,無過于是。
鶴,野鳥也,性卻閑靜,園圃寬闊之所,即可畜。去來飲啄,任其自如,對之可使躁氣頓蠲。若籠畫眉、架鸚鵡,不特近俗,并煩調護,豈非轉多一累。階前大缸貯水,養金魚數尾,浮沉旋繞于中,非必池沼,然后可觀。 佇時觀魚之樂,即樂魚之樂,既足怡情,兼堪清目。
拂塵滌硯,焚香烹茶,插瓶花,上簾鉤,事事不妨身親之。使時有小勞,盤骸血脈,乃不凝滯。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也。
【意譯】
(老年人)平時擅長書畫的,不妨偶爾縱情筆墨書畫幾筆。字最好寫草書,畫最好畫蘭草和竹子,因為它們能讓人抒發性情、可以縱橫捭闔、讓人無拘無束。需要注意的是飽食之后不能寫字、作畫,因為這樣做容易傷胃。
下棋雖然能消遣,但容易動火;彈琴雖然能頤養性情,但磨指甲太快。但是看別人下棋、聽別人彈琴就沒這么多顧慮了,也算是一種不錯的消遣方式吧。
平時喜歡作詩的人,偶然想到一個絕妙好句,馬上拿筆墨紙硯寫下來,和幾個老朋友一起觀賞。不論詞句好壞、筆法優劣,高興就好。如果先行擬題,然后再仔細琢磨對仗、押韻等問題,則未免太過刻意,反而不美。
名人字畫是前人精神的一種表達和寄托,找一間干凈整潔的屋子,在里邊仔細觀摩欣賞,通過作品和古人進行一次跨越時空的交流。此刻,美美地看到神妙之處,就會暗自得意。
院子里邊可以種一些花木,不必要求多么名貴的品種,四季不絕就行。平時,要讓隨從經常澆灌,自己可以慢慢體會花木的生機,仔細觀察花開花落,所謂賞心悅目,大概就是這樣了。
鶴喜歡閑散、清凈,院子里寬闊的地方就可以飼養。但是,飼養時應該讓它來去自如,這樣才能去煩躁之氣。如果用籠子養畫眉、鸚鵡,一則俗氣,二則照護麻煩,反而多了一樣累贅。院子當中放上一口大缸,儲滿水,就可以養金魚了,不必非得在池子里養。偶爾駐足觀賞,看金魚優哉游哉,就足以怡情養目了。
掃塵土、洗硯臺、焚香煮茶、插花、挑簾鉤等小事,不妨親力親為。經常活動筋骨,血脈才會更通暢。就像流動的水不會發臭,經常運動的門軸不會生蟲,人也要經常運動才會更健康。
注:
曹庭棟 浙江嘉善人,清朝秀才。曹廷棟一生淡泊名利,以讀書為樂,晚年曾為讀書寫作30年不下樓,所坐的木榻生生被坐穿。曹廷棟一生著述頗豐,主要有《宋百家詩存》《產鶴亭詩集》《易準》《孝經通釋》《逸語》《琴學內篇》《外篇》及《老老恒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