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9840萬糖尿病患者中,沒有誰是一覺醒來就發現自己患上了糖尿病的,也沒有誰是突然毫無征兆地成為“糖友”的。從健康人到糖尿病患者,這中間必然有一個“過渡時期”,這就是糖尿病前期。之所以講到這個“過渡時期”,是因為糖尿病前期患者如果積極預防,就有可能擺脫糖尿病的糾纏而重新加入健康人的行列。糖尿病前期,既是糖尿病的“預警”,也是糖尿病“最后的轉機”。
「 健康大數據 」
10秒 世界衛生組織披露,全球每10秒鐘就有1人死于糖尿病,每30秒鐘就有1人因糖尿病截肢,加之失明、心腦血管病等并發癥,糖尿病已成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
9840萬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統計的數據,中國2013年糖尿病的患病人數為9840萬,居全球首位。其次是印度(6510萬)、美國(2440萬)、巴西(1190萬)、俄羅斯(1090萬)。
11.6%,50.1% 截至2013年,我國成年人糖尿病發病率為11.6%,成年人糖尿病前期發病率為50.1%。大量的糖尿病前期患者,成為糖尿病患者的龐大“后備軍”。
10%,70% 如果在糖尿病前期放任發展,每年會有10%左右的“后備軍”進展為糖尿病患者;若進行控制飲食、加強運動或藥物治療,糖尿病前期患者恢復為正常血糖狀況的概率最高可升至70%。
「 從“糖”說起 」

糖是我們身體必不可少的營養元素之一,不管你吃米還是吃面,里邊的碳水化合物大多數都會經過消化系統轉化為糖。
這么多糖去哪兒了呢?一部分進入血液作為能量的來源,過剩的則轉化為糖原儲存在肝臟和肌肉中(肝臟可儲糖70~120克,占肝重的6~10%)。當血液里糖分不夠用時,身體會再從肝臟、細胞“調取”(胰高血糖素負責)。
當然,這個轉化過程是十分復雜的,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就是胰島素。胰島素是胰島分泌的一種激素,它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血液里糖分“過剩”時進行分解,促進血液里的糖被暫時儲存到肝臟、細胞中去。
當代謝過程出了問題,胰島素分泌不足,不能完全把血液中的糖轉化到肝臟、細胞,血糖就會升高。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身體對胰島素“不感冒”(不敏感),雖然也分泌了不少胰島素,但是依然不能促進糖代謝,血糖仍然會升高。
「 糖尿病的“預警” 」
糖尿病前期是個什么鬼
糖尿病前期是介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間的一種狀態,被認為是糖尿病的必經階段,是糖尿病的預警信號。處于糖尿病前期的人,會大大增加罹患2型糖尿病的危險。通俗來講,就是正走在通往糖尿病的路上:人體的糖調節功能已經受損,但尚沒有糖尿病的癥狀。
處于糖尿病前期,人體并無不適感,但事實上,糖尿病并發癥的風險已經開始了,甚至已經開始出現微血管病變等,如果不加以控制,勢必會發展為糖尿病,并伴有并發癥的發生。
確診起來也很容易

糖尿病確診起來也很容易,做一下糖耐量檢查就能搞定,也就是俗稱的“喝糖水”。喝下75克葡萄糖,分別檢測空腹血糖、1小時后和2小時后的血糖。當空腹血糖為6.1~7.0毫摩爾/升,即為空腹血糖受損;當2小時后血糖為7.8~11.1毫摩爾/升時,則為糖耐量異常。具備其中之一,即可診斷為糖尿病前期。
這些人應特別當心
既然被稱為“前期”,也就意味著癥狀不是非常明顯。“三多一少”可能還沒有來得及出現,但血管內的損傷已經開始。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能靠提高健康意識,主動體檢來早起發現了。不可否認的是,有些人確實更容易患糖尿病,這類人群更應該特別當心,主動體檢,以便及早發現血糖升高傾向。
1.常規體檢中空腹血糖介于5.7~6.1毫摩爾/升者。
2.年齡超過45歲,尤其是腦力勞動者。
3.超重或肥胖,體質指數25。
4.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5.血脂異常、高血壓。
6.血管病變,如常見的中風偏癱等。
7.妊娠年齡超過30歲,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分娩大嬰兒(出生時體重超過4公斤)者。
8.習慣久坐者。
9.使用過一些特殊藥物,如糖皮質激素、利尿劑等。
留意“蛛絲馬跡”
吃得多、餓得快 很人在患病早期都有吃得多、餓得快的經歷,飯前餓得不行,這頓飯“管”不到下頓飯,而且食量變大,都是胰島素分泌遲緩所致。
乏力,總感覺累 尿得多、吃得多、喝得多,體重和體力下降,是糖尿病的典型癥狀。但是,糖尿病前期的很多人并不消瘦,只是容易累。即使體重有所下降,人們還覺得是減肥成果,病情在不知不覺中就發展了。
脖子黑、視力差 血糖高的人皮膚易瘙癢、長癤子;有的人會出現一種叫作脛前黑斑的表征,腿上一碰黑一塊;還有的人是視力不好,遠處近處都看不清楚。
傷口不易愈合 以前,不小心碰傷了根本不當回事,傷口很快就長好。現在,一個小傷口都不易愈合。傷口不愈合,這是身體在釋放“信號”,提示可能已經進入糖尿病前期。
「 “最后的轉機” 」
糖尿病前期患者就如同處在一個岔路口,如果在這個時期進行有效干預,則可推遲和阻止糖尿病的發生。否則,只能靜靜地等候糖尿病的“造訪”。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前期已經存在糖尿病大血管病變和微血管病變為代表的多種風險,因此早期干預意義重大。對糖尿病前期進行干預,可預防和延緩糖尿病的發生,同時延緩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發生。
調查發現,在沒有采取措施降低危險的糖尿病前期患者中,15%~30%的人5年后病情升級至2型糖尿病。相反,如果在糖尿病前期加強運動或藥物治療,可使其發生糖尿病的危險下降30%~75%,恢復為正常血糖狀況的概率最高可升至70%。
生活方式是基礎
一、控制體重,吃飯定量。有研究表明,體重減輕1公斤,糖尿病前期進展為糖尿病的風險就能降低16%。因此,糖尿病前期患者要控制每天攝入的總熱量,控制體重。
用身高的厘米數減去100后乘以0.9,得出的答案就是本人的標準體重。如果一個人身高180厘米,標準體重就是(180-100)×0.9=72千克,低于或高于標準體重10%都屬于正常現象。
控制飲食,主要是控制熱量的攝入,降低食物中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增加糖類的比例和維生素的含量。
每天進食的三大營養成分的理想比例是:碳水化合物占60%~70%,脂肪占15%~20%,蛋白質占10%~15%。換言之,就是低脂肪、適量優質蛋白質和高碳水化合物。具體的量根據人每天的活動量而定,以碳水化合物來說,低活動量如辦公室一族,每頓要吃50~75克米或面;中等活動量者每頓要吃75~100克;重體力勞動者消耗量大,每頓飯就要吃150克以上主食。有些人擔心米和面等碳水化合物本身就是一種多糖,不敢多吃,這是個誤區。只要掌握好量,堅持定時定量吃飯,就不會有問題。
建議糖尿病前期患者日常飲食應選擇瘦肉,去皮和肥膏的家禽,脫脂或低脂奶,另外避免煎炸食物、西式快餐。
二、每周至少運動3次。運動能降低血糖,一般中等量的運動降糖作用可以持續12小時左右。研究表明,運動可以改善胰島素抵抗及其他代謝指標,還可以使胰島素與受體的親和力增加,敏感性增強,并降低血脂,有利于防止糖尿病血管突發癥。
運動療法適用于大多數糖尿病前期患者,最好保證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例如,慢跑、爬樓梯、爬山、游泳、騎自行車等。但要避免進行劇烈的和對抗性的活動,應采取輕度到中度的體育鍛煉和體力活動。這個量怎么把握呢?要在心腦能 夠耐受的情況下持續一定的時間,并維持一定的強度,具體地說每次的運動量到略出汗為止,并逐步增加。
糖尿病前期病人體質一般都偏弱,開始進行運動療法治療時應先進行短時間的輕體力活動,隨著體質的增強,再逐漸增加運動量及運動時間。清晨空氣好的時候可以晨練,但是要注意避免受涼,預防低血糖的發生。不適當的運動量或過于緊張或興奮的運動非但達不到應有的療效,有時反使血糖升高。
但要注意的是,有嚴重的心、肝、腦、腎疾病時,不宜進行運動。待病情穩定后才可以做和緩的活動,如散步等。
難以堅持選藥物
生活方式干預是迄今最安全和不需要支付醫藥費用的方式。但是,長期形成的生活習慣很難在短期內被完全糾正,需要由專人進行健康教育、飲食運動指導,并需要嚴格隨訪和監督,因此付出的人力、費用等較大。因此,對執行強化生活方式十分困難者、強化生活方式干預6個月以上血糖仍不達標者,可考慮藥物干預。
目前已有數據顯示,阿卡波糖等降糖藥物能夠有效降低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糖尿病發病風險,同時可改善血脂、血壓,降低腦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1.推薦使用二甲雙胍(750~1700毫克/天)。若要減重,平均劑量2000~2550毫克/天。
2.如果二甲雙胍不耐受,可使用阿卡波糖150~300毫克/天(若要減重,平均劑量300mg/d),或噻唑烷二酮類如羅格列酮4~8毫克/天;吡格列酮15~45mg/d。
治療應遵從個體化原則,開始生活方式干預后,需要定期隨訪其血糖變化情況,建議每年至少到醫院進行一次檢查。若已進行藥物干預,每次隨訪時檢測空腹血糖,此外還要定期監測體重和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適宜的藥物有服用雙胍類藥物,如α-糖苷酶抑制劑,如拜糖平,每次50mg,每日3次。拜糖平能延緩碳水化合物在腸道內的消化和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副作用小,只有少數人服用后會有腹脹腹瀉,但不影響治療。另外一些益氣養陰活血中藥,不僅能延緩糖尿病前期轉化為糖尿病,還能增加糖尿病前期 患者向正常人的轉化率。
相關鏈接:糖尿病風險自測題
1.你的母親患有糖尿病嗎?
回答肯定,得13分;否定,0分。
2.你的父親患有糖尿病嗎?
回答肯定,得8分;否定,0分。
3.你患有高血壓嗎?
回答肯定,得11分;否定,0分。
4.你的年齡在55~64歲之間嗎?
回答肯定,得5分;否定,0分。
5.你曾經吸煙嗎?
回答肯定,得4分;否定,0分。
6.你的腰圍有多粗?
男性:
不到89厘米,得0分;
89~93厘米,得10分;
94~99厘米,得20分;
99.1~106厘米,得26分;
107厘米以上,得35分。
女性:
不到81厘米,得0分;
81~89厘米,得10分;
89~96.5厘米,得20分;
96.5~104厘米,得26分;
104厘米以上,得35分。
7.你身高是多少?
男性:
身高在170厘米以下,得8分;
170~175厘米,得6分;
176~178厘米,得3分;
超過178厘米,得0分。
女性:
身高在158厘米以下,得8分;
158~160厘米,得6分;
161~164厘米,得3分;
超過164厘米,得0分。
8.你安靜時的心率是多少?
男性:
68次/分鐘或以下,得0分;
68次/分鐘以上,得5分。
女性:
73次/分鐘或以下,得0分;
超過73次/分鐘,得5分。
9.你的體重為多少?
男性:
不足86.2公斤,得0分;
超過86.2公斤,得5分。
女性:
不足72.6公斤,得0分;
超過72.6公斤,得5分。
【累計得分及風險預測】
20分及以下:未來10年罹患2型糖尿病的危險大約為5%。
21~32分:未來10年罹患2型糖尿病的危險大約為9%。
33~42分:未來10年罹患2型糖尿病的危險大約為16%。
43~54分:未來10年罹患2型糖尿病的危險大約為25%。
55分及以上:未來10年罹患2型糖尿病的危險大約為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