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通過消費者協會比較試驗結果,對流通領域陶瓷磚商品質量狀況及不合格原因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陶瓷磚 比較試驗 質量狀況 結果分析
【DOI編碼】 10.3969/j.issn.1674-4977.2015.09.006
陶瓷磚是裝修中主要材料之一,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陶瓷磚種類繁多,質量也參差不齊。為了了解陶瓷磚商品整體質量狀況,引導消費者選擇合適的陶瓷磚商品,遼寧省消費者協會工作人員和我所檢驗人員以普通消費者的身份從市場上隨機購買了29個品牌30個陶瓷磚樣品進行比較試驗,樣品的采集基本涵蓋了市面上主流陶瓷磚品牌。本文通過比較試驗數據和檢驗結果,對陶瓷磚商品質量狀況及不合格原因進行分析。
1 樣品的采集
(1)地點:沈陽市渾南新區紅星美凱龍店、渾南新區居然之家店、鐵西區紅星美凱龍店、鐵西區陶林居家居廣場、大東區東北陶瓷城。
(2)數量:30個。
(3)規格:600mm×600mm。
(4)價格:24元/片到300元/片。
2 比較試驗項目
表面質量、破壞強度、斷裂模數、吸水率、抗熱震性、抗化學腐蝕性、放射性等7項。
3 比較試驗的依據
GB/T4100-2006《陶瓷磚》、GB/T3810.2-2006《陶瓷磚試驗方法 第2部分:尺寸和表面質量的檢驗》、GB/T3810.3-2006《陶瓷磚試驗方法 第3部分:吸水率、顯氣孔率、表觀相對密度和容重的測定》、GB/T3810.4-2006《陶瓷磚試驗方法 第4部分:斷裂模數和破壞強度的測定》、GB/T3810.9-2006《陶瓷磚試驗方法 第9部分:抗熱震性的測定》、GB/T3810.13-2006《陶瓷磚試驗方法 第13部分:耐化學腐蝕性的測定》、GB6566-2010《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4 比較試驗結果
本次比較試驗30個樣品中有4個樣品出現不符合項,不符合項目分別為斷裂模數、吸水率、抗熱震性,其中4個樣品均出現吸水率不符合。樣品總體合格率為86.7%。
5 不合格項目原因分析
5.1 斷裂模數
瓷質磚標準要求:平均值≥35N/mm2,單值≥32N/mm2。檢驗結果:3#樣品不符合,平均值29.3N/mm2,單值25.6N/mm2。
斷裂模數是陶瓷磚的重要指標,斷裂模數低的產品在使用過程中容易產生開裂、破裂或表面缺陷。造成陶瓷磚斷裂模數不符合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原料配方不合理,原料處理工藝、成型壓力、成型水分、燒成溫度和時間等生產工藝控制不嚴。
5.2 吸水率
瓷質磚標準要求:平均值≤0.5%,單值≤0.6%。檢驗結果:3#樣品平均值2.6%,單值4.4%;13#樣品 平均值0.5%,單值0.76%;21#樣品平均值1.4%,單值2.3%。29#樣品炻瓷磚,標準要求:0.5%<平均值≤3%,檢驗結果:平均值0.1%。
吸水率是陶瓷制品中的開口氣孔吸附水的質量與制品質量的百分比。吸水率不符合主要是陶瓷磚燒制溫度低、時間短,開口氣孔較多,在使用中吸收水分,引起陶瓷磚坯體吸濕膨脹,容易產生裂紋或剝落。
5.3 抗熱震性
標準要求:浸沒試驗,經10次抗熱震循環,試樣無炸裂,試樣表面應無裂紋。檢驗結果:3#樣品經10次抗熱震循環,有2塊試樣炸裂。
抗熱震性反映陶瓷產品抗熱沖擊性能,即耐急冷急熱性能。抗熱震性不符合在使用中會造成陶瓷磚坯體出現裂紋或炸裂現象。
5.4 放射性核素限量
檢驗結果顯示全部樣品均符合標準要求。標準規定外照射指數≤1.3,檢驗結果為0.4~1.3。其中有1個樣品外照射指數為1.3,達到國家標準規定的上限極限值;另有2個樣品外照射指數達到1.2,接近國家標準規定的極限值。國家標準規定內照射指數≤1.0,檢驗結果為0.2~1.0。其中有2個樣品的內照射指數為1.0,達到國家標準規定的上限極限值。
通常情況下若出現產品放射性限量高的原因除原材料本身放射性較高外,主要還是原材料配方不合理,有的片面追求陶瓷磚的裝飾效果,為提高裝飾色彩的對比度,過量加入一些放射性較高的礦物質所致。
6 質量狀態分析
此次比較試驗總體合格率86.7%。我們把30個樣品按照價格每50元劃分為一個檔次,分別排列成低檔、中檔、中高檔和高檔4個檔次。
(1)從檢測結果看,30個樣品中有4個樣品出現不符合項,單價分別為30元/片、85元/片、26元/片、68元/片,分布在中低檔區。
(2)放射性核素限量接近標準上限值的樣品,分布在中高檔和高檔區。從檢測數據看,各樣品之間的放射性核素限量檢測結果差別較大,價格高的樣品檢測數據未必好。
由此可見,價格比較便宜的樣品出現不合格的概率是比較大的,價格比較貴的樣品也出現了放射性核素限量比較高的現象。消費者在選購陶瓷磚時應仔細謹慎,用合理的價位買到質量合格、稱心如意的產品。
作者簡介
楊義,工程師,主要從事冶金、建材類產品質量檢驗工作。
許日和,高級工程師,學士學位,主要從事產品質量、計量檢測相關的檢測檢驗和管理工作。
(責任編輯:張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