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針對目前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所存在問題,結合本專業現狀,將BIM 建筑信息模型應用到實踐教學。提出BIM技術在工程造價管理課程的實踐構想及改進方向,分析工程造價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改革和教學效果。
關鍵詞:實踐教學;BIM;工程造價;教學研究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是以建筑工程項目的各項相關信息數據作為基礎的模型,并可以用于設計、建造、管理、造價的數字化方法[1],借助當今計算機技術,進行實際工程施工模擬,對將來施工階段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發現、分析、解決。它的全面應用將大大提高建筑業的生產效率,提升建筑工程的集成化程度,確定工程量消耗、材料入場時間,減少倉儲費用和材料浪費,實現工程造價的實時動態管理。使設計、施工到運營整個全生命周期的質量和效率顯著提高、成本降低,給建筑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效益。
1 工程造價專業實踐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作為高職院校工程造價專業,除關注房地產市場的變化外,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房地產業人才的培養。實踐教學是高職院校實現培養人才目標的重要環節,它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以及使學生成為復合型人才都具有特殊作用。
然而,目前許多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環節中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一是由于建筑資金或場地原因,實驗實訓室建設的相對滯后使一些實驗實訓項目無法正常開出;二是由于儀器造價較高以及操作的復雜性,使得本該是由學生操作的實驗只能作為演示性實驗開出;三是實訓內容定位不準,讓學生找不對角色;四是已建立的校外實訓基地由于建筑工程的特點,企業不歡迎在校學生下去實訓,因而校外實訓基地基本上處于徒有虛名,達不到實訓教學的目的與效果。
2 BIM技術在工程造價管理課程的實踐應用
2.1 BIM技術在工程造價管理課程的實踐應用現狀
迄今,我院工程造價專業開設如下相關課程,分別為《工程量清單計價》、《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和《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其中,《工程量清單計價》著重進行理論介紹和分析;《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和《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側重于實際的應用。應用BIM建筑信息模型,可使建筑工程更快、更省、更精確,各工種配合得更好和減少了圖紙的出錯風險,惠及將來的建筑物的運作、維護和設施管理。對于提高造價效率,提升工程造價管理水平,乃至實現整個建設工程項目壽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BIM有著無與倫比的優勢[2]。然而,國外高等院校積極將BIM技術引入課程體系并進行一系列的課程、改革和研究相比,目前我國絕大多數院校沒有將BIM技術理念納入課程體系,只有個別院校建筑類專業對Revit Architec-ture軟件的使用較為普遍。清華斯維爾組織的“斯維爾杯”全國高校BIM建模大賽,對BIM理念在高校的傳播起到了一定的推廣作用。目前國內高等院校在深入介紹BIM技術核心理念和相關技術方面還需加大努力。
2.2 BIM技術在工程造價管理課程的實踐應用構想
對造價信息進行可視化管理建筑信息模型對建設工程項目的一個重大變革就是可視化。可視化技術是能將線條式的構件形成一種三維的、仿真的并且可以實時交互的立體圖形,建設工程項目的設計、招投標、建造、運營過程中的溝通協調都可以在這個圖形中進行[3]。BIM的可視化過程是一個數據采集和整合的過程,所處理的造價數據作為整個工程項目的數據源為工程造價管理人員快速查詢定位帶來很大的便利,進而實現信息的傳遞、共享、查詢功能,信息內容主要包括:勘察報告、設計圖紙、設計變更、會議記錄、施工聲像及照片、簽證和技術核定單、設備相關信息、各種施工記錄等。
2.3 BIM技術在工程造價管理課程的實踐應用改進
基于BIM的造價軟件的新突破造價軟件是整個造價管理實施的平臺,以往基于二維圖紙的造價軟件只能是單純的進行算量和計價,而且由于地域性差異,造成計價軟件往往功能單一,數據不具有開放性。已無法滿足新時期造價管理的需求,需要研制新一代的造價軟件。本文針對本校的實際情況提出以下構想。
將土建、安裝、鋼筋等算量軟件整合在一起,開發一種全新的算量軟件,如圖1。這樣不同專業的用戶可以在同一個軟件中進行操作,保證了工程量計算各個環節所得到的數據很好的集成在一起。但將不同的專業工程進行整合過程會遇到很多困難勢必進行二次開發軟件,重新建構。在此基礎上借助當今計算機發展優勢,不斷的進行更新完善,會有顯著的應用效果。
3 實踐教學的可行性及效果分析
3.1 實踐教學可行性
基于以上設想,借骨干院校建設的東風,積極進行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本著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初衷,投建了先進的工程造價BIM實訓室。配置了當今主流的計算機、投影儀、錄像機、數碼相機、掃描儀等現代化教學設備,為
制作多媒體C A I 課件和多媒體教學奠定了硬件基礎。并與清華斯維爾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其建筑信息模型軟件方面處于國內領先的地位,為學生的實踐的教學提供了保障。此外,實訓室有專門的教師進行管理維護,在實訓中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順利完成實訓內容。目前,工程造價BIM實訓室已投入使用。實訓室的配置合理,設備先進,滿足造價專業學生的實訓實習,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動手能力過程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3.2 實踐教學效果分析
整個教學團隊人員梯度合理,對工程造價管理課程進行準確的定位及客觀的分析,制訂了一套完整的實訓方案,將課程體系建設成為重要的實踐能力培養基地,使學生們在相對真實的環境中得到鍛煉,培養學生們在 B I M 平臺上的工作能力。目前,在校學生在全國建模大賽中取得驕人的成績。在全國高等院校學生斯維爾杯“BIM系列軟件建筑信息模型大賽”中,獲得BIM作品大賽三等獎;結構設計與結構分析專項挑戰一等獎;節能設計與日照分析、項目管理與投標工具箱”專項挑戰二等獎;安裝算量與清單計價”專項冠軍獎等。
4 結語
改變工程造價管理專業傳統的教學模式,將BIM技術教育納入課程體系,并與建筑施工企業有關人員及BIM軟件商進行技術交流,結合專業特點,提出工程造價BIM實訓室建設方案及教學應用方案。完善了工程造價管理課程實踐教學,也促進BIM技術在建筑行業的推廣和普及,并為學生日后頂崗實習、步入工作崗位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過渡與銜接。
參考文獻:
[1] 何關培.BIM在建筑業的位置、評價體系及可能應用[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術,2010,(3).
[2] 淺談基于BIM的工程造價管理孟 森,劉 欣,張世洋(山東建筑大學管理工程學院,山東濟南250101
[3] 翟超.構建基于BIM的四維工程造價管理體系[EB/OL].魯班咨詢
項目編號:(JG2013020146)項目名稱:高職院校工程造價BIM實訓室構件研究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