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物必須要有足夠的安全性、適用性和耐久性,這樣才能保證建筑物的使用安全,也通過嚴格建筑工程的質量控制,為企業帶來良好的信譽。地基基礎要承受通過梁、板、柱傳遞來的建筑的最終重量與荷載,所以,建筑物為了保證其自身的安全性,要求地基基礎必須要堅實可靠。為此,我們要嚴格執行設計要求,制定合理可行的地基與基礎方案,采取有效的地基與基礎處理措施。
關鍵詞:安全性;基礎;地基;措施
1 處理基礎局部的一些方法
1.1 處理松土坑的方法
1.1.1 當松土坑的范圍較小,在基槽范圍內時,我們首先要挖除坑中的松軟土壤,保證坑底及四壁都能見到天然土,然后再回填與天然土壓縮性相鄰的材料。當天然土為砂土時,用砂或級配砂石加以回填;對較密實的黏性土,要用3:7灰土分層回填并且夯實;對中密可塑的黏性土或新近沉積黏性土,要用1:9或2:8的灰土分層回填并且夯實,每層厚度不大于20cm。
1.1.2 當松土坑的范圍較大(超過基槽邊沿)或因條件限制,基壁挖不到天然土層,要適當加寬該范圍內的基槽,通常按下述條件確定加寬部分的寬度:對用砂土或砂石回填的情況,基槽每邊均應按1:1坡度放寬;當用1:9或2:8灰土回填時,按0.5:1坡度放寬;當用3:7灰土回填時,如坑的長度≤2m,基槽可不放寬,但灰土與槽壁接觸處應夯實。
1.1.3 如松土坑在槽內所占的范圍較大(長度在5m以上),且坑底的土質和一般槽底天然土質相同時,要適當加深這部分基礎,并做1:2的踏步與兩端相接,踏步多少根據坑深而定,但每步高度不大于0.5m,長度不小于1.0m。
1.1.4 對于較深的松土坑(如坑深大于槽寬或大于1.5m時),槽底處理后,還應適當考慮加強上部結構的強度,具體做法如下:在灰土基礎上1~2皮磚處(或者混凝土基礎內)、防潮層下1~2皮磚處及首層頂板處,加配4ф8~12mm鋼筋,要求鋼筋必須跨過該松土坑兩端各1m,避免產生過大的局部不均勻沉降。
1.2 磚井或土井的處理
1.2.1 當磚井或土井在室外,距基礎邊緣5m以內時,應先用素土分層夯實,回填在室外地坪以下1.5m處,將井壁四周磚圈拆除或松軟部分挖去,然后用素土分層回填并夯實。
1.2.2 如井在室內基礎附近,盡量降低水位到最低可能的限度,用中、粗砂及塊石、卵石或碎磚等回填到地下水位以上0.5m。磚井應將四周磚圈拆至坑(槽)底以下1m或更深些,然后再用素土分層回填并夯實,如果已經將井回填處理,但是該回填部位不密實或有軟土存在,大塊石將下面軟土擠緊即可,再分層回填素土夯實。
1.3 局部軟硬土的處理
當基礎下局部遇基巖、舊墻基、大孤石、老灰土、化糞池、大樹根、磚窯底等時,均應盡可能挖除這些部分,防止由于這些土層的存在,會使建筑物存在由于局部落于較硬物上造成不均勻沉降,而使上部建筑物開裂的風險。如果一部分基礎落于基巖或硬土層上,一部分落于軟弱土層上,基巖表面坡度較大,處理方法是:在軟土層上采用現場鉆孔灌注樁至基巖;或在軟土部位作混凝土或砌塊石支撐墻至基巖;或鑿基礎以下基巖,鑿去0.3~0.5m深,充填中粗砂或土砂混合物作為軟性褥墊,軟性褥墊的存在會產生緩沖作用,可以調整巖土交界部位地基的相對變形,以期減少裂縫;還可采取加強基礎和上部結構的剛度的技術措施,來克服軟硬地基的不均勻變形。
2 其他措施
2.1 對于砂樁地基的處理措施
采用類似沉管灌注樁的機械方法,通過沖擊和振動,把砂擠入土中。砂樁地基方法經濟、簡單且很有效。如遇砂土地基,通過振動或沖擊使地基達到密實;如遇黏性土地基,可起到置換和排水砂井的作用,加速土的固結,形成置換樁與固結后軟黏土的復合地基,顯著地提高地基抗剪強度。如遇滲透性較小、抗剪強度較低、靈敏度又較大的飽和軟黏土地基,往往較難實現砂樁本身擠密并使基土密實,對這類工程要慎重對待。
2.2 對預壓地基的處理措施
預壓地基在建筑物施工前進行,在地基表面分級堆土或增加其他荷重,以此來壓密、沉降、固結地基,從而提高地基強度和減少建筑物建成后的沉降量。待達到預定標準后再卸載,建造建筑物。本法具有使用材料、機具方法簡單直接,施工操作方便,但堆載預壓需要一定的時間,對深厚的飽和軟土,排水固結所需的時間很長,同時需要大量堆載材料,可適用于各類軟弱地基,包括天然沉積土層或人工沖填土層,較廣泛用于冷藏庫、油罐、機場跑道、集裝箱碼頭、橋臺等沉降要求較低的地基。堆載預壓法能能否滿足工程要求實際,則取決于地基土層的固結特性、土層的厚度、預壓荷載的大小和預壓時間的長短等因素。因此在使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2.3 對注漿地基的處理措施
注漿地基通過壓力灌注或攪拌混合,利用化學溶液或膠結劑,將土粒膠結起來。注漿地基設備工藝簡單、加固好、可提高地基強度、消除土的濕陷性、降低壓縮性等特點。適用于局部加固新建或已建的建筑物基礎、穩定邊坡及防滲帷幕等,也適用于濕陷性黃土地基,對于黏性土、素填土、地下水位以下的黃土地基,經試驗有效時也可應用,但長期受酸性污水浸蝕的地基不宜采用。
3 結語
總之,用于基礎處理與地基加固的方法較多,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施工措施,保證地基、基礎的合理性,滿足設計的要求,保證建筑物的安全性,延長建筑物的使用壽命,避免因地基基礎等問題帶來的工程事故。
參考文獻:
[1]李瑞玲,王海燕.建筑物地基基礎常見問題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05,(17).
[2]楊舟海.現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技術[j].價值工程,2012,(22).
[3]杭國濤,俞立剛.建筑物地基及基礎施工質量控制研究[j].中國建設信息,20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