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國的橋梁施工中水下鉆孔灌注樁被十分廣泛的應用,因為水下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相對完善,具有穩定性高、適應性好、施工便捷、負荷能力好。水下沉降量小等諸多特點。但是由于實際施工工藝的不正確,造成斷樁、管道堵塞、灌注夾泥,少灌等質量問題發生,針對橋梁水下灌注樁在實際施工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探究,針對實際問題盡心完善解決,對其施工中的施工難點以及注意事項進行簡單介紹。
關鍵詞:水下灌注樁;工程施工;注意事項
一、前言
施工混凝土灌注樁工程在中國現階段常用的水下管道施工方法。其原理是將一定壓力作用下,使混凝土混合物通過管密封連接管進入最開始灌注的混泥土下面。為了確保鉆孔灌注樁水下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有保證,必須使混凝土表面始終保持早期再灌注的混凝土和上面的泥漿或水,形成連續致密的混凝土樁。導管施工技術要求非常嚴格,我們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控制,以提高水下鉆孔灌注樁的質量。
二、施工過程中常見的施工難點
由于水下鉆孔灌注樁基礎施工速度快、質量相對穩定、受氣候因素影響不大,所以它們已被普遍采用。鉆孔灌注樁基礎的施工基本流程:施工放樣、鋪設套管、鉆機到位、清除孔底孔、浸漬鋼籠鎮流器、次級留置導管、水下混凝土灌注清孔、樁。在水下混凝土灌注的質量影響因素的復雜性,施工質量控制環節往往成為水下鉆孔灌注樁基礎質量控制點的困難。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經常出現的問題有:導管嚴重的空氣和水的泄漏,樁的折斷。形成一個松散的層次結構的混凝土、泥或膠囊,有浮漿夾層出現直接造成斷樁,混泥土的質量受到影響,造成廢樁重做;導管埋入混凝土的長度過深,致使周圍的摩擦力增加,導管拔不出來,繼而出現了樁斷的現象,導致灌注不能順暢的進行,致使導管外部的混泥土跟著時間的變化降低流動性損失導致惡化;含砂率小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坍落度太小以及其他因素,都有可能導致導管堵塞,致使澆筑斷條,再次進行澆注時位置發生偏差沒有及時得到處理,混凝土內就會出現浮漿夾層,產生樁斷的現象;由于混凝土等待時間增加,使混凝土在管道內部流動性變差,,使混合混凝土不能進行正常灌注;套管與地基基礎不好,就會造成套管壁帶水,引起周邊地面沉降,不能保證成樁質量;由于實際的地質原因問題和不正確的鉆孔,就有可能致使孔壁坍塌;由于終孔試驗誤差或者過程中嚴重塌孔致使之后的鋼筋籠下沉淀過厚,或澆筑高度不到位,導致樁長;由于工作人員的不細致或者是認為的操作錯誤,導致聲測管不能正常進行工作,導致對樁基的超聲波的檢測不能正常進行。
三、水下灌注樁施工的注意事項
(一)必須保證施工設備的質量
在進行混凝土灌注施工過程中,要保證施工的設備完整并且質量以及設備的成套使用,是確保水下灌注施工的決定性的因素,所以設備的質量要進一步加強:
1、設備數量
一定要具有足夠數量的備用發電機。確保網站備份發電機性能優越,因為電網斷電可能發生在施工過程中,增強發電機的使用性能就可以防止灌注時間延遲,避免斷樁事故的發生。
2、設備類型
混凝土攪拌機類型的選擇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定要選擇大容量法人攪拌機,在數量上要進一步確保混凝土可以進行連續灌注。混凝土攪拌機每次使用前應仔細檢查修復。保證攪拌機在施工過程中可以進行正常使用。
3、導管的選擇
導管是灌注水下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工具,其直徑的選擇是依據灌注強度來進行選擇的。管道必須要具有一定程度的強度和剛度,且密封性能好、內壁光滑、無裂紋的直導管、管道接口應與彈性墊圈進行密封。如果管道接頭密封性不好、焊縫有破裂,水的進入會導致接頭或焊接出現事故,所以,施工前必須要對導管進行密封性、能夠承載的負荷壓力以及接頭的實際拉伸進行試驗。
4、其他設備
除了做好以上設備的檢查、測試還應該對儲料斗、料斗、溜槽和其他與灌注設備相關的設備使用前都應該進行細致檢查,確保整個施工過程的質量與安全。
(二)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準確
在水下施工過程中應該保證混凝土的材料、強度、質量、等級都要依照其施工規范進行施工建設,混凝土中所選用的骨料應該特別注意:
1、水泥的選擇
通常情況下。我們一般施工建設中所使用的水泥大多是普通硅酸鹽和硅酸鹽水泥兩種。一般初步凝結時間最好不要早于兩個半小時,其強度應該高于四十二點五度。施工中的所使用的水泥應該在實驗室里通過物理性能測試,才能滿足實際施工中的要求,并且混泥土中水泥的實際用量最好不要超過五百千克每立方米,要嚴格按照其規定的標準進行使用。
2、骨料的選擇
骨料的實際選擇有兩種,一種是卵礫石,一種是碎石,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應該把卵礫石作為首選。選擇骨料的實際粒徑應該是導管的0.1667到0.125之間與鋼筋最小距離應該是0.25,并且粒徑要保證在40毫米內。粗骨料的實際等級配比要確保混凝土要具有很好的和易性,而細骨料最好使用中、粗砂礫。混泥土中實際含砂概率應該在9/20到1/2之間。水和灰的比例應該在1/2到3/5之間。
3、提升和易性
為了增加混泥土的和易性,在混凝土中不要加入其他外加劑,水下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劑有減水、緩釋以及旱強劑等,想要在混凝土中加入外加劑,就一定要經過實驗確定其使用種類、使用分量,以及加入的程序等。
總而言之,混凝土配合比必須適應導管水下灌注,混凝土配比的適合使可以讓其具有足夠的塑性和粘聚性,在灌注過程中在導管內具有良好的流動性又不容易發生離析現象,通常來說當水下混凝土強度高,其混凝土的耐久性也會很好。所以從水泥的強度等級,水泥和水的實際用量的總比例和性能等各種摻雜添加劑等多個方面進行考慮,保證混凝土質量。并確保混凝土的等級配比強度等級應高于設計時的強度。混凝土攪拌時間要合適并且要攪拌均勻,如混凝土攪拌運輸過程中,發生攪拌不均勻或泌水離析等現象現象,混凝土流動性差,就不能進行使用。
四、施工工藝的注意事項
(一)位置正確
鉆孔的中心位置要和鋼筋籠要相對應,做到定位精準,如果鋼筋籠是不放到鉆孔底部的,一定要注意吊環、吊鉤的堅固程度以及具備的強度,吊放是要保持垂直位置要保持在正中心,吊放使不要觸碰到孔壁,避免坍塌現象發生,當鋼筋籠的位置到達要求位置時,就應該立即安放導管。
(二)保證滑閥位置
在混凝土灌注之前,先要配置好1/10到3/10的水泥砂漿放入導管和漏斗中,然后在把混凝土放入其中,并確認初次混凝土灌注量是否充足后,把鐵絲剪斷利用混凝土的重力作用排除管道中存在的水,使滑閥位置留在鉆孔的底部,然后進行初次混凝土灌注。
(三)導管埋深程度,
因為初次灌注的混凝土量必須滿足導管深度要大于一米,;就必須要保證混凝土的存儲數量要充足,如果初次混凝土灌注埋深沒有達到要求,混凝土的灌注后就不能到達導管的底部出口,泥水就會從導管的底部出口進入,一旦出現了這種現象就應該及時把導管拔出,對底部的混凝土進行清理,然后重新在下入導管,進行混凝土灌注。
(四)灌注不能中斷
在初次混凝土灌注正常進行后,要使混泥土灌注連續不間斷,如果中斷的話先灌注的混凝土達到初步凝結,就是灌入的混凝土從導管中留出,發生斷柱現象。在灌注運行過程中要使用測錘探測其上升高度,在適當的時間提升和拆除導管,確保導管埋深在合適的位置上。
五、總結
水下灌注樁工程屬于比較隱秘的工程其影響灌注樁工程質量的因素有很多,所以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就應該對每個環節都要嚴格要求,對于質量問題給予高度的重視程度,避免因不必要的事故發生造成直接的經濟損失,讓整個施工工程可以順利的運行。
參考文獻:
[1]郭建超.沈超.淺談鉆孔混凝土灌注樁施工方法與措施[J].科技致富向導.2011(14)
[2]華振祺.水下混凝土灌注常見事故分析及處理[J].中外建筑.2009(03)
[3]李秋忠.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事故分析[J].山西建筑.2007(21)
[4]沈軍.現代橋梁施工質量管理[J].橋梁工程.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