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基層水利的建設也跟隨經濟發展不斷的進步,但是傳統的基層水利管理工作與現代化的設備運行體制之間具有很大的矛盾和沖突,并且越來越嚴重,因此,對基層水利管理的工作進行相應的改革和提高是目前我國基層水利建設發展的主要源動力,只有對基層水利管理的工作提出新的思路才能保證我國基層水利建設工作持續健康的發展下去。在此基礎上,本文根據如何提高基層水利管理的工作質量進行相應的探討。
關鍵詞:基層水利建設;基層水利管理;現狀和改革
目前,我國大部分的基層水利工程的建造時間都是20世紀60~70年代。這些工程到現在基本都已經老化,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用水量越來越大,對基層水利工程進行維護以及重建工作成為基層水利工程建設的重點工作內容,具有推動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基層水利管理是基層水利工程建設的中心內容,基層管理工作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基層水利工程建設的效益,因此,提高基層水利管理的工作質量對基層水利工程建設有重要的意義。
一、基層水利管理的體制和現狀
(一)國有水利工程管理
國有水利工程管理單位主要就是負責國有的中型、大型水庫,灌區,水閘等。我市有43個國有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其中純公益性的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有10個,準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有33個。一共確定的事業編制有1000余名,其中全額撥款的事業編制700余名[1]。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人員的活動經費由當地的財政部門進行預算和撥款,但是大多數的款項并沒有落實。
(二)鄉鎮水利管理
鄉鎮水利管理站主要任務是對鄉鎮中小型的水利工程進行管理。我市根據國家的統一政策統一部署,開展了鄉鎮水利管理站,到1995年,我市已經有10個鄉鎮縣區共建有鄉鎮水利管理站200余個,一共招錄水利管理工作人員700余名。在鄉鎮綜合配套改革以后,大部分的鄉鎮水利管理站都陸續撤銷,納入了鄉鎮工作綜合辦公室,每個鄉鎮都保留2個以內的水利管理人員。在出臺了《關于加強和改進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建設實施辦法》中,明確的說明每個鄉鎮都配備一個水務站點,屬于純公益性的事業單位,編制人數為2~4人。
(三)小型水庫安全管理人員
小型水庫中的安全管理人員主要任務就是負責檢查小型水庫,進行報汛工作。我市為小型水庫安排的安全管理人員一共有2000人左右,小(1)型水庫共有2名安全管理人員,小(2)型水庫共有1名安全管理人員。
二、基層水利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沒有健全的管理機構
目前,一些非常重要的水利工程設備沒有專門的管理單位進行管理,都是由我市江河局以及水利局進行管理,日常的檢查和維護工作不能很好的落實。同時,鄉鎮水利管理站的體制得不到完善,很多鄉鎮沒有了水利管理站,負責水利管理工作的人員都是退休后的村主任等,這些人沒有編制也得不到財政部門的撥款,身兼數職,從而不能很好的落實水利管理的工作[2]。此外,小型水庫的管理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小型水庫沒有專門的管理機構,政府對小型水庫的重視也不夠,水庫日常的管理都由承包水庫的人員完成,但是防汛的工作卻不能完成,責任落實也不明確。在水利工程建成后,對水利工程的管理不到位,導致工程建成后責任分工不明確,維護和管理的經費也不能得到落實,相應的管理和維護制度也沒有建立,從而嚴重影響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影響水利工程的效益。
(二)水利管理投入小
地方水利工程,投入的資金預算增長緩慢,水利工程管理經費主要來源于政府,但是政府對水利工程管理的投入資金不能滿足水利工程的日常維護和管理。國有水利工程管理單位中的經費得不到落實,很多市區縣區的國有水利工程管理單位中的維護經費不能及時的落實,甚至出現做假賬的現象。鄉鎮水利管理站的資金補助太少,鄉鎮水利管理站的經費都需要自己創收,這種情況下,鄉鎮水利管理站不得不從事很多經營活動來創造維護經費。
(三)水利管理隊伍建設滯后
根據統計,我市有10個縣區水利局有工作人員400余人,其中水利專業的技術人員有100余人,僅僅占所有工作人員的三分之一左右。我國國有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嚴重匱乏,沒有專業技術過硬的領導干部,日常的維護和管理工作落實不到位,現代化的管理體制就不能得到實現,從而嚴重的影響著國有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的發展。同時,鄉鎮水利管理站沒有留住技術人才的能力,鄉鎮水利管理站,性質不明確,沒有事業編制,沒有財政預算且工作量大,待遇低,專業的技術人才不能長期留在鄉鎮水利管理站[3]。小型水庫的安全管理員素質過低,也是影響水利管理隊伍建設的重要因素,小型水庫的安全管理員基本都是農村的村民或者村干部,對水利專業知識完全不了解,更不要說專業的技術,且文化素質偏低,沒有工作責任心,導致在工作中不能有效率的完成任務。
三、基層水利管理改革措施
(一)建立合理的體制,完善機構
建立一個合理的管理體制,根據不同類型的水利工程進行區分,根據不同的水利建設明確不同的責任分工,大型和中型水庫以及主干渠都有國有水利工程管理單位進行管理,小型水庫以及主干渠有鄉鎮水利管理站進行管理。中型的灌區有鄉鎮水利管理站進行管理,小型的灌區、陡壩等由個人進行管理,建立純公益性的國有法人管理機構,嚴格落實單位編輯和經費。加快鄉鎮水務站的建立,明確鄉鎮級水務站的職能,核實人員的單位編制,進行水利管理部門的同意管理,人員經費也要按照標準納入縣級的財務部門進行管理。推動和發展鄉鎮水務站、鄉鎮防辦以及小型水庫安全管理人員的統一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員的待遇,進行規范化的管理。
(二)加大投入經費和保障經費
首先,要加大地方公共財務的經費投入,對國有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承擔起人員經費、工程經費等常規的經費支出,各級財政部門要進行年度預算,保證經費能夠滿足相應的需求。純公益性的工程日常維護和管理的經費,要按照年度支出的方法,進行嚴格的落實。其次,鄉鎮中要加強對鄉鎮水務站和鄉鎮防辦的建設和經費投入,嚴格保證鄉鎮工作人員以及日常經費的支出。最后,就要加強水費征收的力度,按照水的成本價進行收費,制定嚴格的收取水費的管理制度。
(三)引進專業人才建立專業管理隊伍
加強對鄉鎮水利管理隊伍的建設,努力引進專業的高素質技術人才,縣級編制要根據相應的水利管理工作量,重新進行水務站編制的核定,本科以上學歷的專業大學畢業生入職不受限制,大量的招收人才,積極的直接到水利工程院校招收人才,提高水利專業技術人員的工資待遇,從而能夠吸引更多的人才并且能留住人才。同時,建立定期培訓的制度,對基層水利管理技術隊伍不斷進行充實,提高人員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素養,還要對安全管理人員進行紀律和相應知識的培訓,提高安全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實行年度考核制度,對人員進行抽查,從而建立一只專業化高素養的基層水利管理隊伍。
結語
水是人類生存的重要來源,是生命的源頭,萬物成長和發展都是以水的滋潤為前提的,對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人們對水的需求也越來越打,只有讓更多的人認識到水的重要性,才能在對水利工程進行管理的時候做到萬無一失,才能不斷的改革和創新,加強對水利工程的管理,從而保證水利工程建設的工作效益。
參考文獻:
[1]楊林.探析基層水利人力資源管理現狀和對策[J].治淮,2014,(6):40.
[2]楊威,任繼德,王新穎等.芻議五大連池市小型農田水利的建設與管理[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0,38(5):183.
[3]舒友發.銅仁市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現狀及對策[J].中國水利,2013,(8):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