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家在建筑業的投資越來越大及建筑業的快速發展,建筑施工現場的安全控制與管理變得極為重要。如何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提高建筑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是人們一直致力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危險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一、前言
為了降低工程項目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如何正確全面的進行辨識安全危險源成為安全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危險源辨識的基本原則:通過對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行業標準及公司有關的對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的要求,詳細了解組織的活動和設施等可能存在的危險源及該類危險源可能導致的安全事故,通過對采取一定準則對辨識出的危險源采取切實可行的有效措施進行控制,并進行評判準則的核實,確定是否達到了符合實際并盡可能地符合的程度,以達到提高安全管理的目的。加強危險源的信息化建設是危險源管理模式的發展趨勢和主要內容。
二、建筑施工現場安全危險源產生的幾個因素
(1)人的因素:主要是指人的不安全行為,人的因素是事故發生的最直接的因素。人的不安全因素可以導致物的不安全狀態,導致不安全的環境因素被忽略,也可能出現管理上的漏洞和缺陷,還可能造成事故隱患并觸發事故的發生。
(2)物的不安全狀態:在建筑施工生產活動中,物的因素是指物的不安全狀態,也是事故產生的直接原因。導致事故發生的物的因素不僅包括機器設備的原因,而且還包括鋼筋、腳手架的高空墜落等物的因素。物之所以成為事故的原因,是由于物質的固有屬性和及其具有的潛在破壞和傷害能力的存在。物的不安全狀態又往往與人的不安全行為有關
(3)環境的因素,不良的生產環境會影響人的行為,同時對機械設備也產生不良的作用。由于建筑生產活動是一種露天作用比較多的活動,同時隨著建筑技術的深地下、高空化發展、地下施工等明顯增多,因此受環境影響比較明顯。環境因素包括氣候、溫度、自然地理條件等方面。另外,人文環境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影響因素。
(4)管理的因素: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往往是事故直接或表面的原因,深入分析可以發現,產生事故的根源在于管理的缺陷。環境因素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過適當的管理行為、選擇適當的措施是可以把影響程度減少到最低。在建筑業,勞動力密集,勞動者文化素質較低,在這種情況下,加強安全管理就顯得十分重要。
三、基于危險源辨識的安全管理過程
本文在原來安全管理內容的基礎上增加了相關內容,構建出基于危險源管理的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工作流程。流程里包含安全培訓教育、安全評價、安全整改和報警等流程模塊,并使這些模塊圍繞危險源管理組織體系流程發生作用,實現對安全的有效管理。
1)安全培訓教育階段
安全培訓與教育是一個了解安全、重視安全、處理安全問題的重要先期工作,也是一項持續進行的、內容持續增加的工作。因此在危險源管理小組管理及危險源識別的主要過程中都要連續不斷的進行新的安全培訓與教育,保證所有人參與建設的施工人員及管理人員都能詳細的了解現場安全事宜,并參與到安全危險源的管理工作中來。提高每個人的安全意識、安全義務和警覺性。
2)危險源辨識
本流程的核心內容是危險源辨識過程,因為它不僅承擔著分析己知危險源的工作,還要進行未知危險源的預測和預防工作。在施工前、施工中和事故后三個階段圍繞危險源辨識,分別進行危險源評價和安全性評價,根據識別、評價的危險源種類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安全措施和安全報警機制。施工后危險源辨識的主要內容就是對己發生的和未發生但未被識別的危險源進行總結性辨識,提出以后的預防重點和注意事項,然后將其補充到危險源數據庫中,為后來工程的安全管理提供經驗。
3)安全評價
隨著安全科學理論研究的深入,工程應用的推廣、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與安全科學越來越緊密的結合,安全評價也逐漸走向信息化、規范化、科學化和系統化。很多學者對施工現場危險發生的原因進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討,并將安全評價的方法應用于實際施工中,如:趙挺生、盧學偉、方東平和王澤輝等人對建筑施工的質量管理、傷害誘因及安全控制等方面進行了統計調查。他們認為:間接因素導致的事故頻率高于直接因素導致的事故頻率。在該階段需要邀請具有豐富現場施工、管理等經驗的專家針對本工程的安全危險源進行基本的安全評價,按照一定的數學方法,根據各個危險源的危害程度不同評價出重要危險源、一般危險源和非重要危險源。該評價嚴格遵循客觀、公正的準則。
4)實施階段
經過危險源辨識、安全評價階段后,需要針對評價結果針對重要危險源、一般危險源和非重要危險源的實際情況采取一定的、有效的管理措施,制定一定的規章制度進行實施基于危險源識別的現場安全管理系統的管理方法。
5)再實施階段
再實施階段是通過對本期項目基于危險源管理的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成功與失敗經驗來為下一次的項目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可借鑒性經驗,以實現優化安全管理模式的內容和可持續性發展,讓其為工程項目綜合效益的提升、社會的安定、環境的保護做貢獻。
四、建筑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對策研究
據研究表明,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絕大多數的事故是可以預防的。如果我們能夠找出事物發展的規律,并運用一定的專業知識及數理知識對有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進行提前預知、預防,將事故遏制在萌芽狀態,以此來減少災難性事故給人類的生活及生產造成的損失和危害。根據諸多學者對建筑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的研究可以得知針對安全管理流程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l)加強項目部安全制度建設
根據國家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相關規定,項目部在組建項經部時必須按照相關規定制定一定的安全制度。這該類制度必須切合企業、項目實際情況進行制定,不能將國家及行業的相關制度只進行簡單的套用,項目安全管理制度必須能夠指導項目安全管理活動,對安全管理活動具有實質性的指導意義。
(2)全員參與
施工事故的產生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作業人員的違規操作及引起的,另一類則是施工現場作業及相關管理人員缺少安全知識及安全責任。這就要求必須在安全管理體系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倡導項目所有人員(包括作業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與。
3)危險源辨識和管理
危險源辨識和管理是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的核心,也是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的出發點。正確認識危險源是安全文化體系建設的需要,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結合現場實地情況進行辨識和管理,在辨識過程中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并借鑒其他類似工程的管理經驗進行危險源的辨識和管理。
4)安全教育與培訓
教育與培訓不僅是安全文化體系建設的途徑,還是推行的重點。這個過程非常關鍵,直接涉及到危險源信息、事故案例等,對各級人員進行不同的安全交底及教育培訓是極為重要的。
5)激勵與懲罰
安全文化體系建設的一項關鍵內容就是激勵與懲罰,這個內容較為嚴格的描述了在施工過程中是否嚴格執行了安全制度的相關規定。嚴格的激勵與懲罰將會使項目部全體人員在作業及管理過程中嚴格遵循各項安全規章制度,并享受因此而帶來的榮譽感。
參考文獻:
[1]趙挺生.建筑施工傷害事故誘因調查統計分析.《施工技術》,2003;
[2]林彩金.建筑施工傷害致因與危險性評價分析.《總裁》,2008;
[3]唐正娟.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0;
[4[嚴愛民.建筑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的系統研究【A】山西建筑.第38卷第1期,1009-6825(2012)01-0279-03;
[5]任敏.基于危險源識別與評價的建筑施工安全預警系統研究,西安:西建筑科技大學,2008
[6]鄧先德.施工現場重大危險源動態管理系統研究與應用.重慶:重慶大學,2009;
[7]李鴻偉.中國礦業大學大學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 北京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