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現代建筑行業的不斷進步,給我國建筑工程質量的監督和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說建筑工程的質量是確保整個建筑工程能夠正常投入使用的前提,也是整個工程的靈魂所在,由此可見,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對建筑工程的質量加強監督和管理就顯得至關重要。本文通過對當前我國建筑工程質量在監督和管理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分析,提出了幾點應對的建議和策略,希望能夠對相關的監督和管理人員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建筑工程;質量監督;解決措施
近幾年來,我國的建筑行業當中一個最為關注的問題,就是建筑工程的質量,造成建筑工程出現質量問題的原因有很多,但是絕大多數都是人為的因素所造成,因此對建筑工程的質量加強監督和管理就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及時的監管,才能夠準確的發現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且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加以解決和避免,才能夠真正的促進我國建筑工程質量的全面提升。但是當前我國在建筑工程質量的監管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相關的管理機制也不夠完善,這樣就為建筑行業的質量監管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一、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相關闡述
在我國整個的建筑行業當中,對建筑工程的質量進行監督和管理就是將建筑行業以及相關的承包商和建筑材料供應商、當地政府的監督部門作為主體的一種監管活動。在這個監督和管理的過程當中,這些行業或者是政府部門都發揮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在通常的情況之下,政府相關的部門主要是對建筑的外部質量加以監督和管理,而建筑材料的供應商等則是主要負責建筑質量的內部管理。
二、當前我國在建筑工程質量的監督和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一)監管部門存在著監管不力的現象
在建筑工程質量的監督和管理工作中,由于相關的法律和法規還不夠健全和完善,這樣就使得相關的配套條款也難以加以細化,即使制定出了一些監管的條款,也普遍存在著監管不力以及條款的操作性、實踐性不強等現象。對于那些存在質量問題或者是違反了建筑規定的工程,相關的監管人員也存在著執法不嚴的現象。這就使得建筑工程的質量監督和管理工作難以真正有效的發揮其實質的作用,在一些偏遠的地區也很難真正的開展下去。造成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相關法律規定的不完善,從而使得執法的過程中出現了漏洞。
(二)監督和管理人員的職業素養有待提升
在對建筑工程的質量開展監督和管理時,一些個別地方的監督人員自身的職業素養還有待提升,難以達到監管的實際需求,甚至在一些地方的部門中隨意的安排人員來進行質量方面的監督。監管人員在專業知識以及道德素養等方面都難以達到要求,這也影響到了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和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以及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監管部門還存在著責任不明的現象
我國的建筑行業同其他的建筑部門之間存在著一定的交叉地帶,再加上一些概念上的模糊就會使得監管部門的責任不夠明確。一些個別的單位在進行管理和監督的時候,還同時開展質量的控制工作,這樣就會嚴重的影響到相關責任的落實,從而影響質量監管工作的開展和順利進行。
(四)質量監督和管理機制不夠完善
當前我國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和管理的相關機制也不夠完善,沒有建立起配套的信息系統。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建立起建筑工程質量的網絡化監管機制,可以使得監管工作更加的公平化和公正化。這樣不但可以促進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和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還可以加快信息共享和反饋的速度,從而讓社會更好的對工程的質量加以監督。
三、應對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和管理中存在問題的建議和策略
(一)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監管相關的法規建設
要想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應對當前我國建筑工程質量的監督和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首先就需要加強相關法規的建設和制定。要建立起配套的技術標準,從而真正的確保建筑施工過程的科學性和高效性。由此可見,做好相關法律和規定的建設工作是確保我國建筑工程質量監管工作正常開展的前提和基礎。這就要求我國建筑部門的相關人員建立起質量安全的法制規定,從而提升相關法規的層次和水平,對于已有的相關法律條文也要定期的加以整理,對于那些不適合當前情況的條文或者是已經過時的規定也要給予完善或者是修改,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得建筑工程質量的監管工作真正的做到有法可依。
此外還要對地方的相關法律規定加以完善,配合地方性建筑相關法律規定的調整和完善,這樣可以確保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和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和順利的實行。
(二)進一步的將建筑行業的權利以及應該承擔的責任加以明確
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我國的政府已經意識到了建筑行業存在著權利和責任不夠明確的現象和問題,不同的部門之間也同時存在著交叉監督的現象。當前普遍采用的一種方式就是讓政府進行委托,接受社會相關行業的監督,在建筑投入施工的前期來開展建筑工程質量的監管工作,促進建筑工程質量的提升。造成我國建筑行業存在權利以及責任不夠明確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國舊有的體制,因此深化相關體制的改革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將建筑行業的權利和責任加以明確,徹底解決權責方面的問題,才能夠將建筑工程質量監管工作的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
(三)提升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和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
此外還要采取措施來提升我國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和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從而促進我國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和管理體系的不斷完善。這就需要相關的監管人員重視網絡技術的重要作用,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提升自身網絡技術的利用水平,從而更好的應用現代化的信息網絡來開展建筑工程的質量監管工作,使得這項工作更加的科學化和信息化。對于相關的設備和儀器等,技術人員也需要不斷的對其進行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加的適應并且滿足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需求。還要提升我國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和管理工作的水平,提升裝備的效率,從而推動我國整個建筑行業的信息化建設,促進我國建筑行業相關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水平的提升。
(四)提高監督和管理人員的職業素養
最后還需要定期的組織培訓來提升我國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和管理人員的職業素養,搞好人才的儲備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適應當前新形勢對于人才的需求。此外還需要注重人才的培養工作,采用科學的人才引入機制,從而更好的將優秀的人才吸引到建筑工程的質量監管工作當中。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建筑行業所面臨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因此建筑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需要最大限度的保障建筑工程的質量。這就要求相關的監管人員不但要改善管理的模式,還要優化和完善管理機制,規范管理行為,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我國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和管理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付光輝,劉明亮,繆漢良.新形勢下建設工程質量監督面臨的問題與改革策略初探[J].經濟研究導刊,2012(15).
[2]湯燕群,王昭輝.國外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特征與我國的改革措施[J].現代教育科學,2009(S1).
[3]王堅,來彬,王海波.論我國政府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發展[J].建筑技術開發,2009(05).
[4]侯志明.探討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實施措施[J].建材與裝飾(下旬刊),2007(08).
[5]鄧武文(DANGVUVAN).基于基層政府層面的中越兩國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模式對比分析[D].華南理工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