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綜合考慮貴州省的公路材料、氣候、交通等條件,為提高路面抗滑和抗水損害性能,提出了鋪筑SMA-13改性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上面層的瀝青路面結構設計。通過對SMA改性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的優(yōu)缺點進行分析,形成一整套適應貴州省氣候、材料、交通等特點的高速公路SMA瀝青路面的材料組合設計與施工控制技術,對我省高速公路建設具有重要的經(jīng)濟與社會意義。
關鍵詞:瀝青路面;SMA瀝青混合料;施工技術
1、工程概況
余慶至凱里、凱里至羊甲高速公路是《貴州省高速公路網(wǎng)規(guī)劃》“678網(wǎng)”中“第6橫”——余慶至安龍公路的前段。項目在起點與“三橫”(江口至都格高速)相接,終點在凱里與滬昆國家高速公路的凱里至麻江段相連,再向南延伸至丹寨,可連接廈蓉國家高速公路。路線全長約165.94公里(施秉連接線為長24.226公里),批復初設預算為126.409億,平均每公里造價約為7618萬元/公里。全線按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為80公里/小時,路基寬度為21.5米。項目所在地區(qū)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是我國南北氣候過渡地帶。
2、路面結構設計
綜合考慮余凱、凱羊公路的材料、氣候、交通等特點,同時為提高路面抗滑和抗水損害性能,該段主線采用SMA改性瀝青瑪蹄脂碎石上面層+AC密級配中下面層+水泥穩(wěn)定碎石半剛性基層+底基層的國內瀝青路面典型結構類型。具體路面結構設置為:
面層:4cmSMA改性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6cm中粒式瀝青混合料(AC-20Ⅰ)+8cm粗粒式瀝青混合料(AC-25Ⅰ);
基層:37cm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頂面設置瀝青封層;
底基層:15cm級配碎石。
橋梁、橋通道頂面及其搭板頂面鋪裝采用4cmSMA改性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6cm中粒式瀝青混合料(AC-20Ⅰ)。
特長及長隧道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泥砼28天設計彎拉強度為5.0MPa。路面結構為26cmC35水泥砼+15cmC10貧混凝土調平層。在水泥砼路面與瀝青砼路面間設置3.0m過渡段。
中、短隧道路面采用瀝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結構為4cmSMA改性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6cm中粒式瀝青混合料(AC-20Ⅰ)+22cmC30水泥砼+C10貧混凝土調平層。
3、余凱、凱羊高速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要求
SMA改性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的應用:
1.1原材料的技術要求
1、瀝青
SMA-13改性瀝青混合料采用優(yōu)質SBS改性瀝青,其技術要求見表1。
2、粗集料
應采用石質堅硬、清潔、不含風化顆粒、近似立方體顆粒的碎石。采用玄武巖粗集料,其技術要求見表2。SMA-13表面層礦料采用多級破碎,分4級進行篩分控制。粗集料質量應從源頭抓起,派專人進駐集料加工廠,對不合格的集料不得裝車,對進場粗集料每500m3檢驗一次。
3、細集料
采用堅硬、潔凈、干燥、無風化、無雜質并有適當級配的人工軋制的玄武巖細集料,不能采用山場的下腳料。對進場細集料每200m3檢驗一次。
4、填料
宜采用石灰?guī)r堿性石料經(jīng)磨細得到的礦粉。礦粉必須干燥、清潔,礦粉質量技術要求見表3,每50t檢驗一次。拌和機回收的粉料不得采用,以確以瀝青表面層的質量。
5、抗剝離劑:鎮(zhèn)勝高速公路鎮(zhèn)新段多雨霧,要求粗集料對瀝青的粘附等級為5級。如達不到5級,應摻加外加劑以改善粗集料粘附性,外加量的用量通過試驗,并結合現(xiàn)場情況確定。
6、穩(wěn)定劑:采用優(yōu)良的木質素絮狀纖維技術指標應滿足有關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
1.2 SMA-13改性瀝青表面層施工
1.把好原材料質量關
(1)要注意粗細集料和填料的質量,對不合格的礦料,不準運進拌和廠。
(2)堆放各種礦料的地坪必須硬化,并具有良好地排水系統(tǒng),避免材料被污染;各品種材料間應用墻體隔開,以避免相互混雜。
(3)細集料及礦粉必須覆蓋,細集料潮濕將影響喂料數(shù)量和拌和機產量。
(4)木質素纖維地保管、存放、運輸過程中均不得受潮。
2.改性瀝青SMA-13的拌制
(1)嚴格掌握改性瀝青和集料的加熱溫度及改性瀝青SMA-13的出廠溫度。
(2)拌和樓控制室要逐盤打印改性瀝青及各種礦料的用量和拌和溫度,并定期對拌和樓的計量和測溫進行校核;每天應用拌和總量檢驗各種材料的配比核改性瀝青SMA-13油石比的誤差。
(3)拌和時間由試驗確定。改性瀝青SMA-13拌和時間及加料次序參照表3選用,必須使所有集料顆粒全部裹覆瀝青結合料,并以瀝青混合料拌和均勻為度。
3.改性瀝青SMA-13的攤鋪
(1)連續(xù)穩(wěn)定的攤鋪,是提高路面平整度最主要措施。宜采用兩臺攤鋪機梯隊攤鋪,以提高攤鋪層均勻性和壓實度,也可采用性能較好的攤鋪機一臺攤鋪。攤鋪機的攤鋪速度應根據(jù)拌和機的產量、施工機械配套情況及攤鋪厚度,按1m/min~3m/min左右予以調整,通常不超過3m/min,做到緩慢、均勻、不間斷地攤鋪。
(2)用機械攤鋪的混合料未壓實前,施工人員不得進入踩踏。一般不用人工不斷地整修,只有在特殊情況下,需在現(xiàn)場主管人員指導下,允許用人工找補或更換混合料,缺陷較嚴重時應予以鏟除,并調整攤鋪機或改進攤鋪工藝。
(3)改性瀝青SMA瀝青混合料表面層宜采用非接觸式平衡梁裝置控制攤鋪厚度。由兩臺攤鋪機聯(lián)合作業(yè)實施攤鋪,前攤鋪機過后,攤鋪層縱向接縫上應呈斜坡,后面攤鋪機應跨縫5~10cm攤鋪。兩臺攤鋪機距離不應超過10m。
(4)要注意攤鋪機接料斗的操作程序,以減少粗細料離析。攤鋪機集料斗應在刮板尚未露出,尚有10cm厚的熱料時,下一輛運料車即開卸料,做到連續(xù)供料,并避免粗料集中。
(5)攤鋪應選擇在當日高溫時段進行,路表溫度低于15℃時不宜攤鋪。攤鋪遇雨時,立即停止施工,并清除未壓實成型的混合料。遭受雨淋的混合料應放棄,不得卸入攤鋪機攤鋪。
4.改性瀝青SMA-13的壓實
(1)改性瀝青SMA-13的初壓、復壓宜用鋼輪振動壓路機碾壓,碾壓應遵循緊跟、慢壓、高頻、低幅的原則進行。混合料攤鋪后必須緊跟著在盡可能高溫狀態(tài)下開始碾壓,不得等候。不得在低溫轉臺下反復碾壓,防止磨掉石料棱角、壓碎石料,破壞石料嵌擠。必須有足夠數(shù)量的壓路機,初壓和復壓均不宜少于2臺。碾壓段的長度控制在20m~30m為宜,改性瀝青SMA-13嚴禁使用輪胎壓路機。
改性瀝青混合料施工過程中的各施工環(huán)節(jié)應滿足表5的要求。
(2)在初壓和復壓過程中,宜采用同類壓路機并列成梯隊壓實,不宜采用首尾相接的縱列方式。采用振動壓路機壓實改性瀝青SMA-13路面時,壓路機輪跡應重疊1/3~1/4碾壓寬度。不得向壓路機輪表面噴涂油類或油水混合液,需要時可噴涂清水或皂水。
(3)壓路機應以均勻速度碾壓。壓路機適宜的碾壓速度隨初壓、復壓、終壓及壓路機的類別而別,可參照表4通過試鋪確定。
(4)改性瀝青SMA-13路面攤鋪后應抓緊碾壓,由專人負責指揮協(xié)調各臺壓路機的碾壓路線和碾壓遍數(shù),使攤鋪面在較短時間內達到規(guī)定壓實度,且碾壓溫度符合相關技術規(guī)范規(guī)定的要求。
(5)對松鋪厚度、碾壓順序、碾壓遍數(shù)、碾壓速度及碾壓溫度應設專崗檢查。路面壓實完成24小時后,方能允許施工車輛通行。
5、結語
為全面規(guī)范管理和控制余凱、凱羊高速公路路面工程施工質量,確保SMA改性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在貴州高速公路路面鋪筑大規(guī)模應用成功,余凱、凱羊總監(jiān)辦特編制了該段《瀝青路面施工技術指南》。特別針對SMA-13瀝青混合料,制定了詳細的技術標準及施工技術要求。
同時,為使SMA瀝青路面結構在我省高速公路建設中廣泛應用,積累SMA瀝青路面結構、材料設計與施工經(jīng)驗,可針對余凱、凱羊公路SMA瀝青路面材料與施工技術開展適當?shù)恼n題研究,形成一整套適應貴州省氣候、材料、交通等特點的高速公路SMA瀝青路面的材料組合設計與施工控制技術,具有十分重要的經(jīng)濟與社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