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招標控制價的作用日漸顯現,《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GB50500-2008)是在以避免招標投標中的圍標和串標現象出現的情況下,而在以國有投資及以國有投資為主體的項目招標中強制執行,且要求使工程量清單和編制招標控制價都要在招標標中提供出來。為編制好招標控制價,本位旨在通過工程量清單計價前后政策對比分析,將招標控制價的概念和由來進行了進一步的說明,為招標控制價的編制提出了指導意見。再結合實際的實施過程,將招標控制價的作用和意義以及其在實施過程中容易出現的為題和對此的防范措施都提出了建議,以為相關人員提供指導和借鑒。
關鍵詞:招標控制價;成本控制;作用
《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GB50500-2008)》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于2008年7月9日發布,并在這個文件中提出了“招標控制價”的概念,即是指“招標人根據國家或省級、行業建設主管部門頒發的有關計價依據和辦法,以及擬定的招標文件和招標工程量清單,結合工程具體情況編制的招標工程的最高投標限價”且在這份規范中對于招標控制價的使用方法和范圍以及公布方式做了較為明晰的解釋。這一規范的提出,標志著招標控制價要在招標的過程中被認真思考、合理制定。筆者就先對招標控制價這一概念和產生原因做一番分析。
1.招標控制價的定義和產生的由來
1.1招標控制價的定義
在招標工程中招標控制價是作為一種預期價格出現的,是在國家或省級、行業建設主管部門發布的有關計價規定的指導和規范下,由招標人按設計施工圖紙的將最高工程造價計算出來。簡而言之招標控制價是投標人在投標時的一個限制,使投標人在投標時不能高于標價控制價,是工程招標時招標人能接受的投標人報價的最高限價。如果投標人的標價超過招標控制價的話,招標人則會否決該投標人的投標。
1.2.招標控制價的由來
在《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GB50500-2008)》修訂中新增的專業術語中招標控制價就在其中,招標控制價界定了傳統標底概念的性質,是在建設市場發展過程中為適應企標話而產生的。招標時評標定價的管理方式發生的根本性變化是于工程量清單計價在工程建設項目施工招標中推行以來開始的,在此基礎上新的 招標形式就產生了,將傳統中的“標底”概念取消了,即是取消了原來對中標價格不得低于標底多少的規定。于是控制最高限價的規定在我國多個省、市相繼出臺了,盡管有的省市在名稱上“攔標價”、或“預算控制價”、或“最高報價”、或“最高限價”等等。但是他們的目的和作用都是一樣的即使為了確定合理報價。所以在此基礎上因此,《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GB50500-2008)》對這些名稱進行了統一規定,即統一為“招標控制價”,并且明確了其概念。對于招標控制價的產生來講,其原因主要有兩方面:其一是由標底招標和無標底招標的帶來的問題而產生的。傳統的方式是在標底必需保密的前提下采用中標價不高于或不低于標底多少的限制性措施來評標定標,而招標控制價則無需采取保密措施,即會將評標、定標的重要依據即最高限價事先公布出來。其二信息不對稱的在招標人與投標人之間也是一個重要障礙。成本控制價與傳統的做法相比在項目招投標階段的優勢就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招標人為提高交易成功的可能性,可在招標控制價范圍內控制好工程投資的價格;而這時的投標人不需要像在傳統做法中揣測招標人的標底,在報價時只需根據自己的實力、施工方案等進行,這就使投標人的交易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由此看來,招標控制價的公開對招標人和投標人都是有利的。
2、工程招標中招標控制價作用的發揮
《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GB50500-2008)》的實施,改變了我國傳統的以預算定額為主的計價方式的工程造價,從而以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將其替代。由于計價方法不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市場經濟的觀念沒有得以樹立,所以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思想和工作方式仍在工程招投標階段中沿用,所以招標控制價在工程招標工作中的提出,將會很好滴促進實行工程量清單招標的工程項目。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2.1.招標控制價的實施可以合理評定中標價。
傳統的招標采用的是在講標底保密的情況下實施的,最接近標底的報價是其在評標時確定中標價的主要依據。但是這種傳統的招標方式在實踐中出現了低價惡性競爭和“圍標”現象(即所有投標價均在標底之上,但是這時的最低的投標價仍能中標,這對不利于招標人控制工程造價)。招標控制價是在無需保密的情況下事先將最高限價公布,其只是在具體建設項目的工程造價起參考作用,不在評標時參與評分,也不占有權重。這時中標的是低于招標控制價的合理最低價,而那些投標報價高于招標控制價的則會被視為廢標。這種新方法的采用體現了公平公正的原則,招標控制價被招標人如實公布,中標價也會被合理確定。
2.2.招標控制價的實施可以管理哄抬標價和控制工程投資。
衡量投標單位報價的根據就是招標控制價,投標報價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可在參考招標控制價的情況下被正確判斷出來。在在工程招標活動中招標控制價是招標人為降低工程造價而設置的最高限價,這個準繩合理的設置可利用招標控制價的作用對工程經費進行有效地控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投標法》規定,“招標人設有標底的,標底必須保密”。這一法律規定在招標方式改變和實行工程量清單招標后已不能將遏止哄抬標價的作用有效地發揮出來。因此為提高招標控制透明度,打擊圍標、暗箱操作、串標等違法活動產生,事先公布招標控制價顯得很有必要。
2.3.招標控制價的實施暴政了公平性原則。
在《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GB50500-2008)》修訂中新增的專業術語中招標控制價就在其中,其中對于如何編制招標控制價做了明確的規定。所以在招標控制價的公布情況下,投標人可以根據自身的主客觀條件自主報價、公平競爭,保證了在交易中的公平性。這樣既合理控制了工程費用的上限又招標人對評標基準價的影響減少了,在保證公平性的同時也符合了當前的建筑市場規律。推行工程量清單計價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實施的一項重要措施,在這種措施的影響下,市場機制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工程造價改革得到深化,工程造價形成機制也得到完善,它是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而提出的一個適應性措施。這對于完善和發展招標投標機制,積極地推動了市場公平競爭的建立。
3、招標控制價在實施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3.1.應注意招標控制價編制人員的資格審查。
編制招標控制價應該由招標人負責,當在在工程招投標活動中當招標人編制招標控制價的能力受限時,可將工程招標控制價的編制交由其他咨詢單位編制,但是該咨詢單位應該具有工程造價咨詢資質的才可以。合理的、準確的招標控制價的編制直接影響著對工程造價的控制。這就決定必須的專業技術知識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是工程造價從業人員要具備的素質。所以為保證工程招標控制價的公正性和客觀性信譽好、業務精的工程造價咨詢單位是招標人在編制招標控制價應該優先考慮的對象。
3.2.應該如實公布招標控制價,保證其公平性和客觀性。
與標底不同,無需保密是招標控制價的的特點之一。招標控制價應該在招標書中被招標實公布出來,而隨意調整招標控制價,使其上浮或下調。招標人既要詳細公布招標控制價各組成部分的內容又要公布招標控制價的總價,為使工程造價管理部門備查,還要按照規定將招標控制價報送上級機關。
3.3.要合理公布招標控制價。
“最高上限”,而不是“最低下限”是招標控制價在設置和公布時的特點,所有有效投標的標準就是只投標人的報價地域招標控制價都是有效的。所以招標控制價不易設置過高,因為我們要考慮投標人會圍繞這個最高限價進行圍標、串標現象的發生。所以招標控制價的設置要根據社會平均水平來考慮。而如果以低價中標的投標人在招標控制價設置過低的情況下中標,其利潤達不到中標人的預期,所以偷工減料的現象就很容易在施工過程中出現,這樣就使招標控制價的設置失去了意義。
因此我們在施行招標控制價的過程中編制招標控制價的重要性無論對于是建設行政部門來說,對于還是有關人員都要做到清楚的認識。為使招標控制價真正發揮其應有的積極作用。招標控制價編制人員要在專業知識和職業道德方面做出努力保證編制的工程量清單和招標控制價準確、合理,實現社會建設中的經濟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許秀娟.建筑工程招標控制價問題分析[J].城市建筑,2014,(4):189-189.
[2]周婭.淺談招標控制價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16).
[3]祝亞輝,袁丁.淺議招標控制價的確定與應用[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