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及科技的不斷發展,國內建筑行業的發展速度也越來越快。對于建筑工程來說,建筑方案設計是其中最為重要的環節之一,也是確保建筑施工整體質量和建筑物功能發揮的前提和基礎。本文從建筑方案設計的原則及方法入手,重點對建筑方案設計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探討,以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建筑;方案;設計
1.引言
通常情況下,我們把建筑方案的設計歸結于生活設計的范圍內,具體來說是有效結合建筑物周邊環境條件,對其空間環境進行有針對性的構建,此外進行建筑方案設計也是合理利用圖式思維進行設計矛盾處理的一種過程。與一般的方案設計相比,建筑方案要求相關設計人員有著較高的空間想象力和立體化思維水平。然而設計人員因自身能力的問題,無法及時跟上時代步伐,對剛出現的建筑形式比較陌生,不可能掌握全部類型的建筑設計,大大增加了建筑方案設計的難度。如果在進行建筑方案設計的過程中,能夠有效運用科學的設計思維和設計方法,仍然可以為人們提供優秀的設計方案。
2.建筑方案設計的原則及基本手法
2.1建筑方案的設計原則
概念設計、方案設計、初步設計等都是進行建筑方案設計的必要步驟,而對空間的合理設計則是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在進行建筑方案設計的過程中,為人們提供一定的需求空間是本質,滿足對建筑功能上的要求并展示美觀效果是其基本原則。
2.2基本手法
第一,形式。就建筑物而言,對建筑物形式進行定義是進行建筑方案設計首要考慮的問題。具體來說,在進行建筑方案設計之前,相關設計人員就需要與業主確定建筑的具體形態,是民用住宅建筑還是公共建筑。在這一過程中,設計人員需要做的問題有很多,且不同的建筑形式需要解決的問題也就不同。比如對于酒店建筑來說,我們要依據酒店管理的星級標準來確定建筑的規格和類型;對于民用住宅建筑來說,我們要依據策劃公司的市場報告來對住宅的戶型進行合理設計;對于大型商業綜合體來說,我們需要將建筑的主軸定為集中式和分散式的街鋪;對于教育類建筑來說,我們在進行建筑方案設計時需要注重建筑的莊重與活潑性等等。在對建筑類型進行定位之后,再運用平面的形式對建筑主體效果進行確定,通常情況下,建筑平面形式可分為集中式和分散鏈接式兩種,其中前者注重的是建筑物的整體性,在高層建筑中比較常見,后者注重的則是具體的室內外景觀,在傳統園林住宅以及休閑度假酒店中比較常見。
第二,材料。不同時期的建筑類型和風格都是對同時期建筑原材料的具體體現,這是每個建筑設計人員都必須明白的道理,如果沒有鋼結構、玻璃等建筑材料的出現,英國的水晶宮(世界第一座玻璃樓)也不會問世,當然摩天大樓也就無從談起。所以說對建筑原材料進行合理利用,并盡可能發揮其最大功能,打造建筑最優異的空間效果,成為當前建筑設計人員的共同追求。
第三,空間。建筑高度是由空間決定的,如果一個建筑方案中沒有體現出良好的空間概念,那么這個建筑方案設計是不完整的。眾所周知,進行形體穿插是當前建筑設計人員必備的能力,在一個建筑方案設計中可以沒有文化。但絕不能沒有基本空間組合關系的支撐。可以毫不客氣的說,沒有空間就沒有建筑。要想將建筑美的一面展示給大眾,就必須注重對建筑表皮多樣性的設計,在合理的部位引入景觀設計,將原本平面化的東西進行垂直化處理,給人一種身在空中,卻活在陸地的感覺。
3.建筑方案設計需要注意的問題
圖式思維方法是在建筑方案設計中最常見的方法,也就是運用徒手草圖的形式對設計的靈感和意向進行快速記錄,并將抽象思維轉化成具體的可以感知的圖形,此外在進行建筑功能分析時還需要用到邏輯思維能力,對平面布局進行充分考慮。具體來說,在進行建筑方案設計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3.1整體設計建筑平面
合理分析建筑物與人、車之間的關系,并正確處理出入口與圖底直接的關系是進行建筑方案設計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其也是影響整個建筑布局的關鍵因素。所以在具體的方案設計過程中,要將任務書視為重要的分析依據,全面、深入研究任務書中的道路情況和文字敘述等一系列信息,并以此為前提進行設計。具體來說,在進行建筑平面的整體設計中,應注意以下三點內容:
第一,人流情況,分別根據主次要的外部人流來對建筑的主次要入口的位置進行確定,有效規避人流交叉的情況出現;第二,車流情況,在具體的針對車流入口的位置時應有效結合場地周邊道路,且在出口就地設置時充分考慮消防通道帶來的影響,合理避免了人車交叉的情況出現,通過對停車位置加以區分的方式來有效解決內外部停車問題,比如可在建筑物的主次入口之間或者建筑公共場所次要入口處設計外停車位置,在接近工作人員入口處設置內部停車位置;第三,景觀情況,重點對建筑物周邊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為建筑物朝向以及公共、輔助功能區域的合理設計打下夯實基礎。在對上述情況進行分析之后,還需要有效運用建筑功能關系與相關面積表的信息來對建筑入口位置、數量以及面積等建筑內部條件進行分析,為后面的功能劃分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
3.2合理劃分建筑功能
大家都知道,建筑功能劃分水平對建筑方案設計的合理性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在進行建筑方案設計過程中,要在豎向分析的基礎上對建筑功能進行逐層分區,以此來實現建筑內部功能分區的大致位置。此外,在方案設計的過程中還需要對建筑物的使用、后勤和管理三大功能分區進行合理設置,同時簡化設計程序。就具有復雜功能的建筑物而言,如果在設計開始階段就對其功能進行一一劃分,極易忽略其內容的有機聯系,導致建筑物功能混亂。所以在進行建筑方案設計時應選用合理的功能分區設計方法,對不同的功能分區采用不能的房間設計布局。以走廊、樓梯、電梯的布局為例,走廊、自動扶梯、樓梯和電梯分別為其水平和垂直方案的交通設計。如果是公共建筑,那么無障礙電梯必不可少。以衛生間的結構布局而言,在對其進行設計時,需要盡可能將其設計在門廳兩側以及樓梯兩旁的公共區域內,如果為公共建筑,那么則需要結合樓梯,將其設計在兩大功能分區的結合位置。以建筑物的結構層面而言,主要運用的是方形、矩形等簡單、整齊的網格,而柱網的開間尺寸則以5-8m比較適宜,其跨度則需要依據房間面積和框架結構來定。
3.3對設計細節進行重點調整
為了不斷優化建筑設計方案,使得建筑平面設計和結構系統更加合理,通常情況下,建筑設計人員還需要運用一定的方法對設計的細節進行調整。例如,加大對建筑物局部房間的比例和尺寸等的檢查力度,避免衛生間、浴室緊挨著配電室、檔案室的情況出現,有效避免了房間組合隨意性以及機密房間發生穿套情況的出現。此外還需要注意檢查加強結構柱網、樓梯數量、防火區域面積大小以及無障礙設計等是否符合相關的建筑設計標準及要求,并確保建筑主入口平臺及坡道雨篷設計的合理性,同時在需要對停車布局、用地邊界以及綠化等細節處進行調整。等建筑設計方案定稿之后,可依據一定的比例要求放大設計稿,并運用3D MAX或vary等技術渲染導出平面、剖面以及三維圖,并對這些圖像進行仔細的對照,完善細節后,形成最后的建筑設計方案。
4.結語
總而言之,建筑設計人員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在實踐中不斷的總結經驗和教訓,才能形成屬于自己獨具魅力的建筑設計理念和設計風格。此外,作為建筑設計人員還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設計方面的認知度、設計思維以及想象能力,為日后能夠設計出優秀的作品打下夯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侯明明.關于建筑設計思維方法探討[J].民營科技.2011(04)
[2]王桂起.建筑結構設計基本原則及合理設計方案[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09)
[3]梅先進.關于建筑中的平面設計研究[J].科技致富向導.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