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智能化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深化設計是龍頭,是智能建筑功能與水平的體現;工程管理組織、過程質量控制、科學客觀的檢測驗收是保證智能建筑成敗的關鍵。本文闡述了智能建筑及建筑智能化系統的定義,分析了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探討了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以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質量控制
智能建筑是信息時代的必然產物,是高科技技術與現代建筑的完美結合。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是在工程施工的指導文件,工程質量管理與控制是工程成功的保證,是達到設計目標的必要手段。
一、智能建筑及建筑智能化系統
(1)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為平臺,兼備通信自動化系統(CAS)、辦公自動化系統(0AS)、樓宇自動化系統(BAS),集結構、系統、服務、管理以及它們之間的最優化組合,并廣泛應用現代計算機技術、現代控制技術、現代通信技術、現代圖象顯示技術、現代太陽能利用技術及現代綠色環保技術,向人們提供一個高效、舒適、方便、經濟的建筑環境。因此,智能建筑的實現目標便是在先進的軟/硬件環境中,用科學的管理,高效的服務,實現高額的回報。
(2)建筑智能化系統
建筑智能化系統是指在智能建筑內,以綜合布線為基本傳輸媒質,以計算機網絡(主要是局域網,包括硬件和軟件)為主要通信和控制手段,對通信 網絡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等所有功能系統,通過系統集成進行綜合配置和綜合管理,形成了一個設備和網絡、硬件和軟件、控制管理和提供服務有機綜合于一體的綜合建筑環境。
二、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施工組織設計是在施工組織總設計指導下,以一個單位工程為對象,在施工圖樣到達后編制的施工指導文件。
1.施工總體布局
施工總體布局4個階段:第1階段,進行建筑智能化系統安裝工程施工準備工作,開始采購材料、準備機具;第2階段,進行各層的配管、穿線施工;第3階段,進行系統的設備安裝:第4階段,進行系統的配合調試工作。建筑智能化系統施工工藝流程框圖如圖1所示:
圖1 建筑智能化系統施工工藝流程圖
2.施工方案的實施
建筑智能化系統的施工安裝總體上可以分為系統設備及其傳感器、執行機構或探測器的安裝,線槽及管線敷設,穿線,接線,系統調試等主要工序。根據工程不同的承包方式,對上述各道工序由誰來負責施工和指導應該事先予以明確。根據進度計劃,整體工程安裝工作基本分三個階段進行:
(1)施工初期階段。組織精明能干、認真負責施工管理人員及工作班組,密切配合其他施工工隊的施工進度,完成各種預埋管線,做到各項工作隨土建主體結構的施工緊密跟進,不能影響土建的進度。期間穿插進行其它施工等工作。
(2)施工高峰階段。隨土建主體結構的陸續交出,各系統施工全面敷開,各系統設備、管道的安裝進入高潮。在此期間,必須增加人力、物力,全力以赴,搶進度,促工期。統籌協調和土建裝修及其他工隊的配合。
(3)竣工驗收階段。掃清少量的收尾工作,按編制的系統調試方案,各專業對各系統進行單機試運行、系統綜合測試及調整、資料的整理,以及按編制的驗收計劃逐層、逐間、逐區的進行驗收工作。對發現的問題迅速整改,申請復檢,逐步驗收移交。
3.施工項目管理
(1)施工進度管理。施工進度管理決定著整個施工期間施工人員的組織、設備的供應以及弱電工程與土建工程和裝修工程的配合時機,通常必須通過建立工程進度表的方式來進行檢查和管理。建筑智能化施工進度表是建立在旌工順序的基礎上施工順序主要包括施工安裝圖設計(深化二次設計)、管線施工、設備(進貨)
驗收、設備安裝、調試、初開通和驗收。
(2)施工界面管理。施工界面管理的中心內容為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設備安裝裝修工程施工等在其工程施工內容界面上的劃分和協調。由于建筑智能化與機電設備和獨立于系統的接口界面很多(主要有高壓配電柜接口界面、低壓配電柜接 口界面、空調設備接口界面、柴油發電機和鍋爐系統接口界面、污水處理系統接口界面、消防報警系統接口界面、冷水機組接口界面、電梯運行監控系統接口界面、辦公自動化系統的網絡協議界面等),施工過程中會出現各種矛盾,因此,應及時調節施工中各個薄弱環節,對施工過程中的矛盾及時加以解決。一般采用每旬或每月的工程調度會的方式來進行管理,并建立文件報告制度,一切以書面方式進行記錄、修改、協調。
(3)施工組織管理。合理安排整個建筑智能化施工期間的工程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安裝工人和調試工程師的人數和人員進廠的時間,保質保量按時完成施工任務。
三、建筑智能化工程質量控制
1.設計階段質量控制
檢查并確認各子系統的系統設計、技術設計、功能描述、設備選型必須達到合同、業主及功能需求分析的要求;根據確定的工程界面要求,檢查各專業、子系統之間技術交接資料是否達到要求,包括功能、信號匹配、設備配置、邏輯等;檢查受控對象的設計管線到位,雙方信號接口界面功能達到設計要求;對設計圖紙進行全面審核,確保設備清單、監控點表與施工圖三者完全一致。
2.施工工程質量的控制
(1)應按施工工藝和相關的施工及驗收規范分階段進行質量控制;按圖示的施工工藝框圖的質量保證體系進行施工和質量控制;做好電管、線槽、電纜敷設及隱蔽工程的施工記錄和驗收;按施工工藝要點做好單體設備安裝的質量檢查表格;按設計和產品技術說明書的要求做好單體設備的測試和調試記錄。
(2)加強工序之間的檢查與驗收。由于弱電工程的配管、線、槽和線路敷設安裝與調試,可能是不同的施工單位施工,因此在每個工序或工種施工結束后,必須填寫相應的施工記錄或安裝表格,進行單體設備安裝,穿線、接線時必須按照隱蔽工程相應的工程驗收規范和設計圖紙要求并進行交接驗收,做好單體設備的測試記錄,提交完整的工程技術檔案資料,以確保工程質量和防止扯皮。
(3)加強專業與工種之間的協調配合,尤其在閥門、水管溫度傳感器、流量計和水流開關安裝、開孔位置、凸臺焊接、風門與執行器的配合等,均必須與相應工種協調配合,嚴防在各專業工藝管道完成后再增補BAS的傳感器、執行器、攝像機、PDS信息,點必須與裝飾工程密切配合。
3.系統調試
(1)系統調試前文檔檢查,設計圖紙檢查:系統圖、控制原理圖、管線施工圖、各種接線表、設備安裝各設備平面布置圖產品技術說明書等施工設計圖紙與資料;線路敷設、測試記錄,包括隱蔽工程驗收報告;設備安裝記錄包括各工種之間交接驗收單,受控單體設備測試記錄。
(2)根據設計、規范、合同的要求編制調試方案,經審查確認后組織實施。調試方案必須按各子系統的單獨編制,其內容應包括單體設備調試程序、檢查或測試項目、方法、評定要求或標準、測試儀器設備,并在各子系統調試開通的基礎上再按設計要求進行各系統之間與其他專業的機電設備單獨設備運行正常情況下進行聯動控制。
(3)記錄、檢查、確認按上述要求的各項測試數據,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和提出措施,并經相關部門確認。
總之,智能化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深化設計是龍頭,是智能建筑功能與水平的體現;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質量管理與控制是工程成功的保證,是達到設計目標的必要手段,是現代生產發展的必然結果和市場競爭的客觀要求。
參考文獻:
[1]李海強.智能化建筑工程的質量控制[J]天津科技,2008(05)
[2]蔣水明.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淺談[J].智能建筑,2010(03)
[3]牛海生,霍冉君.試論建筑工程智能化的施工組織設計[J].科技致富向導,2013(17)